需求,這么接,領導跟你拜把子
本文主要講述了作為產品人員,在面對各種需求時應具有的態度和技巧,包括如何有效地挖掘需求背后的真實情況,以及如何設定明確的效果目標以制定最佳解決方案。
什么是產品人的命脈,是能力嗎?雖然能力很重要,但是,最原動力還得是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活干了。
市場的需求、用戶的需求、業務方的需求、領導的需求、自己靠“本事”搶來的需求、自己閉門造車琢磨出來的需求。
而能搞到什么需求,面對一個需求怎么開始搞,也是一門“手藝”,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也算是一個手藝人了。
在實際工作中,不是所有需求都是好需求、真需求,也不是拿到了需求所有人都能掰扯地明白。
怎么樣成為一個需求高手呢?至少要學會三招。
首先我們要能識別真假的需求,難道需求還有假,那是必然的。
接需求是手藝,提需求也是門“手藝”,經常會有業務方過來就說:我要一個什么功能。很多人不會提需求,只會提功能,如果你把功能都明確了,要產品經理干什么,成了需求傳話筒了。如果你照做了,很有可能一通罵:他要啥你就做啥,那我要你干嘛。
就像,用戶上來就說,我要一個冰棍。難道他真的想要冰棍么?
那我們就得琢磨琢磨問一問,是什么原因讓你覺得自己想要一個冰棍呢?可能想吃甜的,也可能是因為太熱了。
如果太熱了,那為什么不吹一下空調呢?很多時候,用戶并不明確他真正需要什么,只是通過他的認知給了你一個可行的答案而已……
所以真正的需求是:我太熱了,幫我降降溫;而不是我要一個冰棍。在這個需求之下,方案的可選擇性就很大了。那作為產品經理,我們的工作不是給他一個冰棍,而是幫她降溫。
因此,接到這類功能類需求,要回溯到其業務場景、挖掘其痛點,然后拿出來一個性價比最高的方案。
別吃冰棍了,我剛從二手市場淘到了小龍女的寒冰床,躺上去10s鐘就不熱了,吃冰棍還傷胃;給出更好的方案建議,也是產品能力的體現。
其次,需求痛點要明確化,把感性和情緒化的表達,轉化成理性和可量化的確切數字。
你說你太熱了,那究竟有多熱,熱的渾身冒汗,還是熱的心急火燎,如果熱的渾身冒汗,那讓你吹空調可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就得先等汗干了,再降溫。
工作中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痛點表達,“你這個功能用戶都說不好用”。
——“都”?是不是就立刻開始懷疑自己了,我做的真的這么爛么,用戶都說不好用,這下慘了。
別著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這里的“都”就是不明確的,細問之下,也許就只有3個用戶吐槽了網速太慢,本質跟功能沒啥關系,而業務一著急,就怪到你的新功能頭上了。
線下班實戰靈魂拷問環節,一個組質問另一個組,如果用戶付了多筆怎么辦,你們是不是應該做一些校驗。
這里也有一個不明確的場景假設:“用戶會付多筆”,初一聽,也對,付多筆怎么辦,我這一期是不是得做一個功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在評審的時候,大家各種“意淫”出來的場景要求你給個方案,或者反駁你的設計。
這里最大的問題是,他為什么會傻到要多付錢,從常識來看,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用戶心智行為,就算有這樣笨的用戶,那究竟會有多少用戶會多付,這些問題都需要搞明白,才能明確要不要針對性的給出產品方案。
一般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可以給出,也許有人可以用競品的已驗證數據來佐證這一場景的發生。
如果都拿不出數據,那就可以完全不用過多關注該問題,可以先定性的評估如果發生其造成的后果,先用最小的人工干預的方式應對,等有了真實的數據反饋,再做也不遲。
所以,當有人告訴你一個感性的需求時,我們要先冷靜,然后讓他明確化,究竟是“誰”、具體是“多少”。
最后,明確了痛點、挖掘出了需求,還要明確“究竟想實現什么效果”。
做功能并沒有意義,真正的意義是,我們做了,會獲得什么效果,而這個效果怎么去評判。
就像用戶太熱,要降溫,那究竟想降到什么程度,沒汗就行還是要降到瑟瑟發抖;是想在10分鐘內降下來,還是要1個小時內降下來即可。
只有有明確的效果,才可以做出最適合的方案,不要接了一個需求,啥預期沒有,自己就開始搞,最后業務方說“這個效果我不滿意,我是想….”。
你來了句,你咋不早說。
他給你來了一句,你也沒問啊,怪我?
就像業務方告訴你現在的付款成功率太低了,用戶都煩死了;那你就應該問一下現在的付款成功率是多少,失敗的有多少,涉及到了多少用戶,又有多少用戶煩死了,他們是如何表達自己“煩”的,業務方又是如何判斷出來用戶“煩死了”這一情緒的。
而不是直接反饋“可以,我想辦法提升一下”,得,在什么都還沒明確時,你給自己攬了一個“需求”,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越來越忙,也不知道在忙什么的原因,最后怪公司看不到自己的努力。
不是公司看不到你的努力,而是沒看到你努力的價值,別人說什么,你就接什么,做什么,也不知道為啥要做,要做成什么樣。不僅沒看到你的價值,還看不到你的能力。
即看不到能力,又產出不了價值,那下一步會是什么,打入冷宮,大禮包候選人唄。
當我們知道了真實的付款成功率是多少,多少用戶抱怨時,我們發現確實說不過去了,那就考慮提升一下。
通過什么方式提升呢?
發現很多付款失敗是因為大量的卡無效,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小額打款的方式先驗證卡的有效性,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然后,再明確,通過小額打款,我們可以解決多少因為卡失效的付款失敗問題,因此付款成功率能提升多少,比如+△5%。
這樣去接需求,挖掘痛點,評估預期效果,設計能落地的可行性方案,才是拿到一個靚麗的結果。
面對功能時,要習慣問2句“為什么要做這個功能”去挖掘背后的痛點,“想達到什么效果”去評估能實現的目標。
只有能夠解決真正痛點的需求,才是一個真需求;也只有有明確效果目標的產品方案才是一個好方案。
如果我們先有了一個目標時,要習慣去問“如何才能達到這個效果”,這樣,才有了設計的方向。
功能需要追尋一個目標才有意義,而目標需要建立在功能之上,才可達到。
如此,功能和效果就閉環了,也自洽了,會讓需求更加的有血、有肉、有價值,也會讓自己升職加薪有影響力。
這樣的產品經理,領導可不就要跟你拜個把子,因為,你的成果,是他炫耀的資本。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陳天宇宙】,微信公眾號:【陳天宇宙】,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學習了
說的挺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