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出海揚半帆
釘釘將出海作為戰略級項目,是海外的錢更好掙?還是開疆拓土的新布局?揚帆之際,迎來海外SAAS掘金征途新挑戰。
2023年剛剛過半的時候,一眾中國SaaS企業還沉浸在上半年ChatGPT帶來的AI大模型浪潮中,雪球社區上一篇唱衰整個行業的帖子《中國不需要SaaS》,一石激起千層浪。
文中直言道,“國內SaaS,沒一家過的舒服,全體苦大仇深。做SaaS的創業者,就應該從Day1就面向全球,與美國公司同臺競技。”投資者和從業者們很快也加入到唇槍舌劍之中,更有被文章說服了的實干派,及時把自己的SaaS業務快速調整到了出海方向上。
如今2024年也剛剛過半,作為中國SaaS行業中協同辦公領域里的龍頭釘釘,終于姍姍來遲般地正式對外宣布,將出海明確定義為戰略級項目,內部包括產研、解決方案、銷售、市場在內的數個部門,已經抽調人選組成混編團隊。
從2014年的7人創始小團隊,成長為今時把企業微信、飛書踩在腳下的行業第一,釘釘花費了十年時間,也一直致力于解決獨立造血的難題。
隨著阿里巴巴集團的震蕩改革,釘釘不得不走出曾經的“云釘一體”舒適區,絞盡腦汁思考自我盈利的手段。去年順應潮流搭上了AI大船,顯然無法快速迎來收獲的季節,今年拾起老生常談的出海故事,又能幾時發現深藏海外的寶藏?
01 海外的錢更好掙?
中國的SaaS本就是一個從海外輸入的“舶來品”。
那時,釘釘還未從杭州的湖畔花園里橫空出世,美國一眾產業互聯網公司已然成為資本市場上的寵兒,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股價暴漲。沒能分到蛋糕的部分美元基金,開始瘋狂涌入國內,給在消費互聯網里看不到藍海的中國互聯網人,畫出一個個誘人的大餅。
風投基金的思路向來都是簡單粗暴。它們在消費互聯網領域里,用依托信息技術的標準化產品,通過燒錢顛覆掉原有的市場格局,便想把這個模式復制到企業服務領域,并換個名字叫做產業互聯網。
SaaS吸引眾多資本青睞的盈利模式,就是建立在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之上。不管是利用公有云服務器,還是本地化私有部署,SaaS產品一定要盡可能地標準統一,一次性的開發投入加上后續日常的運營維護就構成了大部分成本。而接下來隨著客戶規模的增加,營收水平在覆蓋掉成本后就屬于“躺著賺錢”,這與網絡游戲等消費互聯網中常見的財務模型何其相似。
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To B生意與To C生意最核心的差異性,就是購買決策權的歸屬,這一點在國內市場復雜的環境中凸顯得影響更大。
中國的企服市場上,傳統大型企業的需求多種多樣,想要服務好就必須深度定制化,不可避免地拉高成本,甚至淪為廉價的外包;互聯網大型企業本身具備研發能力,企服產品只是騰出一批程序員的功夫,釘釘、飛書等都是由此誕生;千萬中小企業更不用說,要么是盈利困難付費能力不足,要么用慣了盜版軟件沒有付費意愿,更何況還有一批打著免費旗號的大廠產品,在一旁虎視眈眈。
不管是以上哪類企業客戶的決策層,都不是SaaS公司的銷售好對付的。因此,當大批一級和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在SaaS賽道上敗興而歸后,出現《中國不需要SaaS》這樣的痛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客觀環境短時間內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熱錢也逐漸退卻,可已經下海的SaaS企業們還要求生。曾經對標的美國企業所教育成熟的海外市場,自然成了不二的選擇。
2022年時,亞馬遜云科技曾發布《中國企業上云出海趨勢調研結果》,顯示國內60%的出海企業海外業務已經涉及三個以上大洲或地區,東南亞、歐洲和北美市場是中國企業出海的熱門目的地。第三方機構Statista 也統計預測出,到2027年全球協作辦公軟件市場規模預計將達184億美元,2022年-2027年的CAGR為5.5%。
釘釘的手下敗將飛書,其前身Lark更是在國內版本更名之前就同步瞄準了全球市場,于2022年還定下五年內營收60億元的商業化目標。如果說別的SaaS企業出海尋求的是市場增長,釘釘出海的目標卻只能是國內見不著的利潤空間。
02 “順風車式”出海
釘釘出海求利不求名,從其近些年的試水動作中也可看出一二。
有內部人士對外部媒體透露,釘釘出海還是會優先滿足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協同管理需求,尤其是當下的出海主力,比如光伏、鋰電池和電動汽車行業的客戶。其中,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陽光電源皆是代表。
企業出海的類型本就各有側重。有的是產能過剩尋求新市場的消化;有的是資本過剩海外投資價值潛力更大的標的;還有的只是依賴本土的人力或政策資源,產品開發之初就錨定了特有的海外市場。
釘釘的出海與以上幾種都不一樣。它更像是一種搭上順風車式的出海,是在服務現有的本土客戶過程中,由于客戶業務的出海擴張,衍生出類似智能翻譯、時區提醒等跨境協同辦公需求,因此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才跟進的需求開發和自身出海。
早在2018年,釘釘的注冊用戶過億之際,就宣布啟動了國際化戰略,還把第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定于東南亞地區。到了2020年4月,釘釘又推出海外版本DingTalk Lite,支持繁體中文、英文、日文等多種文字和語言,主要包括視頻會議、群直播、聊天、日程等功能。
如今的正式官宣,仿佛是在給此前的種種嘗試,樹上一面師出有名的大旗。在全球經濟周期走勢不明朗的當下,開疆擴土的勞民傷財之舉,縱然有萬分小心也是不為過的。不過市場上的競爭態勢瞬息萬變,釘釘的小心謹慎可以理解,可面對海外市場中美國前輩們的多年深耕壟斷,以及國內同行搶先一步的登陸險灘,小打小鬧或許難以撼動分毫。
倘若只是抱著大腿順風出海,眼前的獲利多少不談,長遠的未來只會隨著出海大潮的漲退而波動。
03 國內機遇,國外挑戰
中國的新能源和電動車產業出海,是疊加了諸多內外部以及歷史因素形成的紅利。是紅利就有消耗殆盡之時,而到了真刀真槍近身搏殺之際,釘釘在國內的成功經驗,到了海外可能反而成為劣勢。
釘釘的崛起,有人會歸功于特殊時期線下渠道的強制關閉。但那屬于整個行業眾生均等的機遇,唯有釘釘做到了獨一無二的地方,那就是其產品中處處體現的,“討好老板”思維真正抓住了國內大基數中小企業客戶的實際需求。
上文中就已提到,To B生意的購買決策權歸屬,非個人而是組織實控者。釘釘雖然繼承了阿里在社交上的野望——來往的基因,卻也在規劃之初就限定在了企業溝通這個單一場景。因此,無數中小企業主最為關心的管理功能,就成了釘釘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這些功能在釘釘中,不管是即時消息已讀、未讀的顯示,還是Ding一下全員推送的強制,都讓使用釘釘的管理者能夠充分享受到控制欲得到滿足的快感。
與之對比,字節的飛書更強調員工之間的協作效率,騰訊的企業微信則更長于與個人微信的打通,對客戶關系的管理。三者領跑同行各有千秋,但釘釘的一家獨大卻是抓住了大多數客戶的那一點共性。
中國大部分SaaS企業的出海,本質上只是國內產品的國際化版本,最多是在核心產品基礎上進行適當地增添刪改。這并不是在海外市場中挖掘本土化需求空白的從0到1模式,而是模仿當初SAP、Oracle等海外SaaS巨頭全球擴張時的策略。
不可同日而語的是,當初巨頭的擴張屬于降維打擊,從一個成熟市場進入一個未被教育的市場,屬于SLG(銷售驅動)模式;現在中國SaaS想要反攻海外早已習慣了PLG(產品驅動)模式的大本營市場,大而全的國內產品國際版,不僅針對需求不一定精準,還會因為過于復雜抬高了客戶使用門檻。
中國SaaS出海這道難題,早就擺在了釘釘以及同行們的面前,大家八仙過海至今,各有收獲卻也未能找到一條萬全之道。至于釘釘此次大張旗鼓的出海宣言,從略為保守的策略選擇上也可以看出其忐忑之心,最終能夠攪動海外風云幾何猶未可知,也期望能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教科書先例。
作者:茯神 編輯:九犁
來源公眾號: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業變量,探尋商業本質。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新熵 授權發布,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