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演進的5個視角
從最開始的莎草紙到現在的互聯網,媒介經過了數次的變遷。這篇文章,我們和作者一起,從5個不同的視角來看看媒介的演變,看看有哪些不一樣。
步入工作第一天開始,做的事情都和媒體有關。
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期間,以「卡片寫作」的形式,記錄不少關于媒介演進的內容,在筆記軟件里,從未發表過。
它們算認識型知識,每當在營銷、內容傳播上想不清楚時,都會拿出來定期翻閱一些,也許在具體事項中,給不到「怎么做」方面的建議。
但是,我認為,在理解媒介形態上,會有很大幫助。
01
第一條,關于兩位媒介領域的重要學者: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和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
馬歇爾·麥克盧漢是加拿大的學者,在媒介理論方面很有名。他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媒介即是信息”。這句話背后的意思是,不同的媒介對社會的影響各有不同。
書中有一個典型的例子:
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里提到,手工織布機會把你帶回封建社會,而蒸汽機會帶來工業資本家的社會。
同理,快馬傳信的社會、電報線連接的社會,還有現在我們用的互聯網連接的社會,這些都是由不同的媒介形成的不同類型的社會。
媒介研究者經常說,媒介像人的幻想中的義肢,是人的感知器官的延伸。比如:現在如果有人把你的手機收走一天,你可能會感到非常不習慣,甚至有點失落。
麥克盧漢還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提出了“全球村”的概念。意思是,因為電子技術的發展,電視和其他通訊技術,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快速而廣泛地分享信息,就像住在一個小村子里一樣。
而尼爾·波茲曼是美國的一個教育家和媒體理論家。
他主要研究媒體技術如何影響人們的認知和社會結構。在他的著作《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中,他說,人生活在兩個時代:書的時代和電視的時代。
媒介有它自己的特性,書籍因為它的線性邏輯,看起來更加嚴肅;而電視因為內容碎片化和跳躍性,看起來比較淺薄。讀書需要安靜和集中,而看電視則是一個分散注意力的過程。
電視中的圖片快速切換,信息量巨大且迅速,很難同時關注細節和跟進劇情。比如新聞節目,一個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的畫面,根本不可能讓你深思(一旦你開始思考,下一則新聞就來了)。
所以,看書時你是在處理信息,但看電視時,你只是在被動接收信息。
波茲曼擔心的是,所有嚴肅的公共話題都變成了娛樂,沒有人真正監督,大家都在娛樂中忙碌。
他認為,與其花大量時間、精力構建一個監控一切的社會,不如簡單地讓信息泛濫,讓人們的注意力分散,讓真相藏在信息的海洋中,最終讓人們在娛樂中“死去”,用過多的選擇讓人們覺得沒有選擇。
因此,在理解麥克盧漢和波茲曼的觀點后,我們可以看到,媒介不僅僅是技術工具,而是塑造社會和文化的強大力量。
02
說完媒介對社會的影響外,我們聊聊:為什么技術進步改變了文化和交流方式?
尼爾·波茲曼在研究技術和文化的關系時,提到了從“工具使用文化”發展到“技術統治文化”,最后到“技術壟斷文化”的過程。
這三個進化有什么不同呢?
- 工具使用文化:這個階段,人們開始使用技術作為工具來幫助自己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技術是幫助人們達到目的的手段,比如用石頭制作工具來幫助打獵。
- 技術統治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變得更加復雜和強大,開始影響和改變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人們的行為、思維方式和社會結構。技術不再僅僅是工具,而是開始塑造文化和社會的規則。
- 技術壟斷文化:在這個階段,技術控制了一切,對文化和社會的影響達到了壟斷地位。技術決定人們的行為方式、溝通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視角。這時候,人們很難脫離技術來獨立思考或行動。
所以,這一理論反應著技術進步,如何從輔助文化發展,一步一變成對文化形態有決定的影響。
馬克思也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問題。他說:
“炸藥和炮彈被發明之后,像阿喀琉斯這樣的英雄還可能存在嗎?有了印刷機的情況下,《伊利亞特》這樣的史詩還能被創作出來嗎?”
他覺得,印刷機的出現讓傳統的說唱和歌舞停止了,好像連繆斯女神也停止了前進,創作史詩的條件也消失了。
波茲曼還用非洲部落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在那個部落里,人們在夜里會向鄰居借火,這個習慣讓通奸幾乎不可能發生。但自從有了火柴以后,這種習慣就迅速消失了。
還有14世紀機械鐘的推廣,法國國王查理五世,要求人們的生活要按照時鐘來安排,這極大地規范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古登堡在歐洲發明印刷機,雖然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但這項技術自然而然地挑戰了教會,因為書籍的普及減弱了教會對圣經解釋的權威。
再看看媒介的進步,通訊工具越來越先進,但我們卻忽視了一個問題:“我們真的需要說這么多話嗎?”
信息泛濫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否真的讓簡潔的表達,變得不再重要?為什么我們要和朋友聊兩個小時,只是問問“你吃了嗎?好吃嗎?下次還去不去吃?”
我們甚至把這些日常的客套話帶到了網絡上,只是因為它方便。
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汽車發明之后,鐵匠、馬車夫本以為自己的工作會變得更重要,但實際上,他們反而成了技術進步的犧牲品。技術壟斷文化的進程中,輸家和贏家竟然一起歡呼,這真是個奇怪的場面。被剝奪的人和獲益的人一起慶祝。
因此,如果你認為技術是至上的,希望這些例子能讓你重新思考一下。我們在追求技術發展的同時,是否也應該保護和發揚人類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呢?
03
既然技術發展不可當,不妨思考下:什么是進步的媒介?
在我看來,肯定是那些內容效率更高、傳播速度更快、覆蓋受眾更廣的媒介。新中國成立初期就設立的第一所傳媒類高校,不是叫報紙學院,而是叫廣播學院。
這是因為,廣播可以快速傳遞黨的聲音到千家萬戶、農村邊疆,而文字做不到這一點。微信正是在做這樣的事情——用進步的名義,讓新媒介做舊媒介的工作。
張小龍是我們非常尊重的前輩,他和微信的地位,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說,微信里的對話框、朋友圈和公眾號,都是基于文字的。
比如:
你打開朋友圈,如果不加文字說明,肯定不知道對方想表達什么意思?打開自己的朋友圈,數一數有多少帶文字的圖片?
再看看視頻號的封面,是不是也寫了不少字?還有朋友圈里的那些鏈接,基本都是一行行的文字。這就讓人覺得,微信的整個生態其實是為了讀文章的。
公眾號實際上是雜志和PC互聯網博客的一個延伸,特別適合那些“只寫長文章”的人(這是張小龍的話)。
就連報紙上的短新聞,在公眾號上都難以找到,因為創作者可能覺得在公眾號上寫300字的文章,1分鐘就能讀完,顯得不夠專業。
更關鍵的是,公眾號的每一個字都是在電腦上寫和編輯的,這反映了公眾號作為媒介的本質。
2021年,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說:“當我們考慮短內容時,到底是用文字還是視頻,視頻可能是未來十年內容領域的主流?!彼€提到:“我們應該在朋友圈下面加一些東西。
我當時想做一個非朋友圈,可以發短文、照片和視頻,和朋友圈互補?!彼舱f:“雖然我們不確定,文字還是視頻哪個更代表了人類的文明進步。
但從個人表達和消費程度來說,的確是在向視頻化發展。”
視頻號的初衷,是為那些不常用朋友圈的人提供一個公開分享內容的平臺;微信對視頻和文字的看法是模糊的,雖然習慣了用文字,但覺得視頻的“消費程度”更高,這是市場的壓力所迫。
微信認為內容的“長短”是本質問題,而不是媒介思維。
麥克盧漢在1960年代說過:“書籍已過時?!彼囊馑际牵瑥V播和電視取代了主要的媒介角色,人們通過這些方式獲取信息的量超過了閱讀圖書和其他印刷品。
遺憾的是,即便是進入視頻化的近幾年,微信的生態系統依然是全網最大的文字信息沉淀池。
所以,從媒介角度看:微信的本質,迭代了傳統以線下書籍為代表的媒體形態,轉移成了線上化,而產品、功能,只不過是一個個不同的入口,展現形式罷了。
04
既然如此,也就驗證了那句話:新媒介是舊媒介的演變。
關于新媒介和舊媒介的關系,有個有意思的觀點:文字是電報的內容,電報是報紙的內容,然后廣播、電視又包含了之前所有這些內容。
如果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新媒介就像一棵大樹,樹干是主要的新媒介,而那些枝條,就是各種各樣的舊媒介。
那么,舊媒介消失了嗎?
其實沒有。它們還在,不再是主角了。比如說,現在的手機集成了電視、廣播、報紙的功能,這些舊媒介雖然還存在,但已經變成了手機功能的一部分,不再是主要的播放工具了。
洛根在繼承麥克盧漢的思想后,還發現了更多的東西。
比如:
他說用手機聊天和用固定電話聊天,雖然內容相同,但效果和感受完全不同。這說明新技術不僅改變了我們接收信息的方式,還創造了全新的交流環境。
但是,舊媒介變得過時,程有時候很明顯,有時候又不容易被察覺。例如,手工制作的器皿,曾是農業社會中的常見工具,到工業社會就變成了藝術品。
而像戲曲這樣的傳統媒介,雖然今天仍有它的觀眾,但已經不再是大眾的主要娛樂方式。
麥克盧漢還提到了“后視鏡思維”,指我們傾向于用過去的理解來看待新事物。但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嘗試在手機上提供傳統媒介的內容,如電影、電視、雜志等,但他們未能抓住視頻化這一核心趨勢。
所呢,新媒介并沒有完全把舊媒介替換掉,而是把它們結合起來,變成了新的形式。這樣的變化,不僅保留舊媒介的功能,還讓它們的作用和影響力更大了,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和信息消費的環境。
就像短視頻,并沒有讓文字消失,它們像存在于兩個平行的空間一樣。
05
既然如此,我們再說說:視頻化對圖文的影響。
現在,短視頻很火。無論是買衣服、看醫生、學習,還是辦保險貸款,越來越多的事情都可以通過視頻來解決;將來,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得靠視頻來宣傳自己,這就是視頻化的厲害之處。
但是,不只有抖音才有短視頻,它也不是唯一的方式。
比如說,微信視頻號是用來給熟人看的;B站是年輕人的文化社區;快手則更受基層市場歡迎。這意味著,在很多領域,像體育、汽車銷售,甚至是本地生活服務,都有機會通過視頻化來發展。
再說說視頻本身的問題,為什么看視頻時只能往上劃,而不能左右劃,或者同時看好幾個畫面呢?為什么不能在視頻上做標記、加標簽,或者編輯一下呢?這些都是視頻平臺目前還沒做到的地方。
而且,現在通過視頻搜信息還很難,比如:用文字去找視頻,這些都是將來可以改進的。
至于直播和虛擬現實(VR),也是視頻的一部分。直播可以把編輯好的內容變成實時的直播。但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需要直播,很多時候,觀眾不需要實時看。
VR更進一步,讓我們可以在三維空間里體驗內容,但真正需要這種全景體驗的場景其實并不多;如果VR只是技術上的炫耀,而沒有好的內容支持,那它也沒什么大用處。
所以,視頻化不只是一個工具,它成為了一種新的媒介。
將來的視頻,無論是直播還是VR,都需要更好地結合內容和技術,才能真正發揮它們的作用。這樣,無論是電商還是其他服務,視頻都能成為一個強大的推動力。
好了,這五點我重復下:
媒介不僅僅是技術工具,而是塑造社會和文化的強大力量;技術進步改變了傳統文化和交流方式;微信的本質,迭代傳統以線下書籍為代表的媒體形態,轉移成了線上化。
新媒介是舊媒介的演變,視頻也是一種新媒介,它并沒有讓文字消失,而是替代了部分功能。最后,視頻的潛力空間,才剛剛開始。
總結
媒介,還在進化。
未來隨著AI技術的發展,會有比視頻更高級的媒介形態嗎,我不知道。不過,幾十年內,視頻必定會像文字一樣,擁有更靈活的空間。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王智遠】,微信公眾號:【王智遠】,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