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策劃是好策劃?
好的策劃涉及從基礎信息搜集到高端戰略咨詢的多層面能力,本文不僅展示了這一系列層次策劃職業的成長路徑,也強調了不斷學習和適應變化的重要性。
什么樣策劃是好的策劃?圈友問的,這是原封不動的標題,我沒改。
策劃是干什么的?用簡單的話說,就是“知道了目標,找路徑”。準確的說,是思考達成目標的最佳路徑,核心是“策略的思考和輸出”,策略就是為解決問題。
自然,能解決問題就是好的策劃。
但我這么回答,那就等于沒回答,而我相信問的也絕不止于此。
為此,我不能說什么樣的策劃是好策劃,但我能夠給你的是,為什么同樣頂著策劃的頭銜,有人3K有人3W,從淺到深,不同的策劃的能力分層。
第一層:打醬油的。eg:策劃助理
說打醬油的有點不太厚道,因為一般這一層的多類似是助理這樣的角色,新人,剛入行,別人帶著做。
這個階段的工作,就是由帶著的人發布具體的任務,而助理呢,最常見一般承擔一些信息收集、整理的工作。
比如了解一個行業,了解一個品牌,甚至是某一具體的業務,要去做調研,做檢索,進行初步的思考、和整理、輸出。
這是非??简炄说?,很多策劃好幾年的,也干不了這活兒,一份優秀的行研或者競品報告,決定了很多策略的思考和輸出。
而很多人干不了,要么是不知道怎么做,不僅是報告本身的成文邏輯,而是缺方法,要么是缺乏耐心,畢竟做市場方面的研究的確非常耗時耗力。
舉個例子,比如說要做一份行業研究,怎么做。
先不要沉浸到具體內容,得像寫作文一樣,按照系統的框架寫一份目錄或者說大綱,再去針對性找資料也好,付費數據也好。
這里,舉一個例子,比如按照SCP模型來確定大綱:
- 行業歷史:行業界定、發展歷史、生命周期
- 行業狀況:發展概況、周期性、產業鏈組織、外部影響、市場供求、競爭狀況、商業模式、技術發展、資本市場表現、關鍵因素分析
- 行業趨勢:主要驅動因素、長中短期預測、重點企業分析
一般情況下,對外的行業研究標準報告就是這么些內容,當然如果是內部使用,往往會更詳細,會著重分析競品以及自身。
這份大綱只是我根據SCP模型來的,你不可以生搬硬套,理論和模型只是給你一種思考的邏輯。
有了大綱框架,然后去尋找對應的資料,做定量和定性兩方面的整理、輸出。如果你能輕松應對,當然我不是指百分百指做研究的過程,而是指你知道怎么做時你無疑會比較輕松。
第二層:能提案的
直白點,就是這個階段,策劃需要能夠寫方案了。
但是大部分人,包括入行好幾年的,大部分都只是在抄方案或者說模仿方案。
這里面的問題,比較嚴重。
首先不說網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多,你費盡心思搞到的可能只是瞎編的;另外,方案只是表面的,每個企業的問題和需求都是不同的,你不做分析鑒別直接套用就是扯淡。
人類悲歡并不相通,企業也是一樣。
而且,大家對外發布和分享時,都會做兩個動作:一是脫敏,有時甚至會故意刪除和修改某些內容,你壓根兒看不到;二是案例化處理,即給你看結果,并不會給你看策略過程。
所以呢,寫方案,最不該做的就是套方案。
如果你一定要套方案,方案就只有一個:目標—問題—解決方案。
但凡方案,無論他怎么花里胡哨,都是在這三個元素上下功夫。
很多人寫方案,屬于腦子過熱,像寫小作文似的,腦子有個想法,一拍大腿,跟酒桌上的老油條一樣。啥都能干,等到要干的時候,啥都沒法干。
或者完全把方案當作表演工具,要知道無論是寫方案還是做提案,他都要盡可能的克制,是需要去解決問題的,這點需要好好的平衡和把握,包括方案的美化或者包裝。
方案是一種邏輯編排,是輸出解決問題辦法的溝通文檔,你的想法、你的創意或者策略在方案中的行文邏輯,就是你表達的過程,思考的過程,解決問題的過程。
所以,不管你有多么深厚的理論知識,不管你是啥理論都沒有的小白,結構性思考和結構性表達都是要刻意修煉的,實際上有非常多信息邏輯模型。
比如金字塔模型。
掌握結構性思考和結構性表達,會讓你把自己想的想清楚,并且把想的有條理有邏輯的說出來,而且不管方案本身如何,但他人能聽懂。
但除此之外,策劃還需要培養自己的靈感和創意,也就是感性的一面。
尤其是大部分策劃干的都是品牌營銷和傳播推廣的工作,這類對創意要求是比較頻繁的。
創意的過程也是可以培養的,多看多觀察多透視多動手多換視角和維度,我之前招文案和設計時,其中一條要求就是愛觀察愛表達,針對生活中的那些小事。
好的靈感,一定是來自生活,好的洞察,一定是對人生活百態的細致入微。
第三層:能教人的
一般到這個階段,帶領和培養新人,是不可避免的了,帶新人是最難的……因此,這也是檢驗一個策劃能力的方式。
因為策劃本身,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以及形成本公司或者本人的知識產權,考驗的是個人思考、邏輯和輸出能力,這大部分人就被排除在外了。
另外,帶人不僅僅是專業上的事兒,同時還是一個管理上的工作,能管好自己并不表示可以帶好他人。
策劃不是能夠按部就班的,哪怕你把諸如整合傳播方案、年度規劃、品牌全案等等類似目錄的東西給他,他依然還是腦袋空空,無法動手。
這就像學駕照,大部分教練,就是大多數人遇到的那種教練,上來就讓你上車,只會告訴你直角轉彎的時候要等后視鏡過線打方向盤,車速達到多少時候換擋……但是他就不會告訴你為什么要這么做,甚至教授非常多的錯誤方法。但當你真的理解了這些操作背后的道理,你都想罵教練了。
所以帶策劃新人呢,如果像大部分駕校教練那樣,那就完了,這個新人最后只能是打雜。
那么說,一般怎么帶新人好呢?
新人到位,盡量別上來就讓他干活,先給他找平,就像工人裝修貼地磚,必須得找平。找平啥呢?理論知識+業務生態+策劃邏輯+工作流程。
拋開工作流程可以不著急,前三則是最重要的。
因為他可能在乙方干過,市面上各種廣告公司,做咨詢的、做設計的、做媒介的、做創意的;也可能干過甲方,也得分行業,最起碼分To b和To C。又或者就是剛畢業的,還得分專業(營銷學、或者傳播學)對口或者不對……
新人也許之前是廣告公司的,可能是做創意的,也可能是做媒介的,但現在很多公司既做品牌咨詢,也做品牌孵化和運營,也可能更加偏向實體和快消,那和他之前的工作就是不一樣的。
他或許有推廣的經驗,但是背后更全面的品牌、營銷專業知識就是缺的,同時得了解公司的業務,以及公司的工作方法,也就是我常說的知識產權中獨屬于你自個兒的方法論。
找平之后就是案例學習+逐漸實戰過程。
案例學習不是看就完事了,得教新人看什么,怎么看,看完要輸出什么?案例學習的目的是讓新人得像屠夫殺豬庖丁解牛一樣,學習如何切入,怎樣的解構,過程或者鏈路是怎樣的。
總結就是總結這些,反向定義案例中的目標、問題、解決方案,一方面可以觀察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觀察新人的邏輯能力。
第四層:知識產權
這個階段的策劃,最重要的是為自己或者公司創造知識,沉淀成為自我的知識產權,再成為公司的知識產權,簡單點理解也就是上面有說到的方法論。
站在公司角度,自然就是公司的做事邏輯,包括培養新人。
對于各種理論知識包括大部分水貨自媒體,要開放心態要兼容并蓄要仔細分辨,但落到最后,一定是結合自身內化為自己的邏輯。
所以呢,第一要多學習理論知識,是必須的;第二熟悉業務生態,自己公司的、市面上的;第三就是要勤迭代多修正。
比如私域很火,你肯定不能是看了兩個自媒體文章,公司也要去折騰,那就是折騰。
方法論這東西有大有小,小到公司的某個職位的工作方法,大到公司的整體業務流程,也可以是某個具體業務環節的工作流程或者指南…
大部分時候別人問你,實際上就是在問你,你的方法論是什么。
第五層:能帶團隊
到了這個階段,帶的人就比較多,一般是相關部門的主管。
帶個把人和帶整個團隊不一樣,這個時候除了自身的專業能力外,另一個就是自身的團隊管理能力。
自身專業能力,不單指自己干活的能力,而是指要在戰略高度上,對團隊成員有指導和把控的作用,發揮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作用。要時時給予指點,要全局系統的去把握方向和思路。
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自己部門,還包括與其他職能部門。面向內部需要提升自身的領導力和流程能力,要規范規劃部門的業務流程,清晰每個成員的優勢和不足,幫助其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面向外部,要協同配合,資源配合,需求管理等等。
第六層:獨立做咨詢
策劃本身,一路成長,到最后就是獨立做咨詢了,整個行業也是如此,向上做咨詢,向下做執行。
咨詢起碼的能力,可以說是全案的能力。通常可以是團隊總監,或者自己做公司。
但也不一定說是非得做咨詢業務,做其他的行業也是一樣,更多的是指帶著咨詢的視角去經營,這個時候你的視角不能只停留在做廣告或者說營銷了,而是更多在生意上,經營上……
本文由 @王不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