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服務100+知識IP后,我發現:變現的卡點往往隱藏在這些心態中……

0 評論 1940 瀏覽 5 收藏 7 分鐘

本文作者通過豐富的實戰經驗,深刻洞察了在這一路徑上常見的心理障礙,如對產品完美主義的追求、對市場反饋的過度敏感以及對銷售結果的不切實際預期等。

最近在服務知識IP客戶過程中,當我遇到客戶的卡點時,我發現對方最多的問題并不完全在于技法上,而是心態上。

比如“糾結于我朋友圈發的內容有沒有人看”、“私聊對方一直沒回復要不要繼續”、“感覺以前賺錢很容易,現在越來越難了”…….

所以在知識IP的日常交付中,除了要提供解決方案,更要提供情緒價值,適當給客戶做下心靈按摩。

那么,接下來我就簡單總結一下我在交付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客戶心態卡點問題,看看你有遇到過么?

一、產品一定要先做再賣?

很多知識付費創業者,很容易陷入一種慣性思維:先學習,再打磨產品,最后再賣。

但當我接觸和服務了越來越多的知識IP,也見證了很多大佬的快速崛起,我覺得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賣,再打磨產品,最后再進行迭代優化。

以知乎大V、《精進》作者“采銅”為例,他最初并不是一個知識付費創業者,而是一個對知識充滿熱情的普通用戶。他通過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思考,逐漸積累了大量粉絲。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加,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分享的知識對其他人有價值,于是開始將這些內容整理成課程,并在知識付費平臺上銷售。

在這個過程中,采銅并沒有先將全部精力放在學習和打磨產品上,而是先通過分享和輸出,了解市場需求,再針對這些需求打磨課程產品。這種策略使他的課程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跳出知識付費的圈子,很多新品發布會其實都會先有模型、概念。法拉利每推出一款新車,一定是先用樣車開一場發布會,然后看市場的反饋,再決定是否大規模生產。

所以,一定要記?。汉卯a品是迭代出來的,不是你一開始就能做出來的。

做IP也是一樣。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覺得自己是不是要報一個班或考個證才能贏取客戶的信任,用匠人精神的借口天天打磨產品,卻忘記了在從0-1的早期,跑通最小的極簡閉環才是最重要的。

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有才華的窮人。如果你是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去教一個二年級學生做數學題,而不是把自己打磨成一個大學教授再出山。

做事也是一樣,先完成再完美,然后不斷迭代和優化。

二、內容包含越多越好賣?

心態這個方面,在產品設計上也很容易存在卡點,比如很多客戶覺得:內容包含得越多,產品就會越好賣。

就像有些專家型老師在線上課程中,一開始就詳細講解各種專業知識和原理,卻忽略了學員的興趣和耐心。其實,在產品設計中,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建立用戶的正向反饋。

所以,千萬不要單純去追求所謂的完整性,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讓用戶建立一個正向反饋的閉環,讓他從此對做這件事有信心。比如,很多瑜伽教練會在第一節課上,先讓學員做一些簡單的動作,然后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

只有先收到一點正向反饋,才能樹立信心和保持更精進的動力,從而拿到更多正向反饋形成閉環。

作為產品設計者,我們應該始終以結果為導向,注重那些能夠影響客戶決策的關鍵環節。從這些環節中提煉出最有效的元素,集中力量打造正向反饋的閉環。

總而言之,產品設計要順應人性,找出最容易收獲正向反饋的步驟和方法,別藏著掖著,把它放在你交付流程里的第一步。

三、預期太高、陷入內耗?

在產品體系模型搭建好之后,賣的過程卡點也有很多種。最為典型的就是很容易自己拉高預期,陷入內耗…….

比如最初我們要求客戶觀測每日的變現數據,但后面發現這樣做其實并不合理,因為一定會有一天成交3個的情況,也一定有連續3天一直不開單的情況。短期看這就是概率,要是只關注當下、預期太高,心態很容易出現變形,運營動作也自然執行不到位。長此以往就容易陷入內耗當中。

所以,我也調整了策略,從最初以每日來跟進復盤數據,過渡到按月按季度來看,這樣才能得到更為合理的平均水平。

其實只要按照我們被驗證過的完整sop來,保證動作不變形的情況下,是可以大概率拿到變現結果的,至少是很快能夠變現第一單。

希望我們都能突破自己內心卡點,保持一種正確的心態,終會拿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以上,都是我在日??蛻艚桓哆^程中實打實的感受和經驗總結。

本文由@阿寧Runni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