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公司為什么做不大?
中國軟件公司與國際巨頭相比規模普遍較小,這一現象引發了業界的深思。本文深入探討了造成這一現狀的五大原因,并提出了針對性的策略和個人思考。
眾所周知,中國企業軟件公司的規模普遍偏小,不僅比不上歐美軟件公司比如Oracle、Salesforce,甚至也比不上印度軟件公司比如infosys、Wipro。
我整理了上述公司在 2023 年的營收,可以看出來,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那為什么中國軟件公司普遍做不大呢?
我梳理了 5 個主要的共性原因,文末也附上了一些個人思考,供大家參考。
第一,企業結構
軟件行業有一個公認的規則,那就是只有服務于大企業,才更容易實現規?;?。
因為 IT 投入與企業營收往往成正比關系,而且企業規模越大,生命周期就越長,這就意味著續費的持續性也更高。
比如,Salesforce 在早期也是以小微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不過創始人貝里奧夫很快就發現,只有服務于大企業才能賺到大錢,于是他明確把“服務大企業”作為 Salesforce 的戰略方向。
但可惜的是,我們國家的企業結構還是以小微企業為主,大企業占比并不高。
下圖來自于信天創投創始合伙人蔣宇捷的梳理,從中可以明顯看到我國和美國的企業結構差異。
比如:5000 人以上的企業,中國占比不到 0.02%,而美國則是 0.15%。
數據來源:信天創投創始合伙人蔣宇捷
大企業占比太低,就從根本上限制了企業軟件行業的市場天花板,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業務特性
中國企業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以制造業、貿易業為主,這里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是中國的第三產業相對不太發達,特別是金融業、科技行業占比低,這幾年互聯網行業退潮也比較厲害。
而恰恰這些行業相對制造業、貿易業的利潤率更高,業務也更偏線上化,天生有更強的 IT 投資意愿。
二是中國的制造業、貿易業的經營方式其實都比較傳統。
就說制造業吧,歐美有蘋果、西門子、通用電氣等一大堆善于創新的制造企業,但是中國制造業的技術含量相對就低不少,更不要提那些血汗工廠。
這里不得不提到華為,華為可以說是中國制造業的楷模,我在 Oracle 公司的時候也曾經服務過華為,華為在 IT 上的投入可以說是大手筆,絕對秒殺中國 99.9%的企業。
但問題就在于,華為這樣的中國制造企業還是太少了。
還有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產品:飛書。
飛書的產品理念、用戶體驗在中國企業軟件里面絕對是領先的,但是大部分企業不選擇飛書的原因就是嫌它貴。
相比之下,很多歐美企業選擇軟件的標準第一是看質量,第二才看價格。
這可能說明了一點:傳統業務真的不需要太好的軟件。
第三,企業性質
軟件公司其實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如果我們回到過去那種“企業辦社會”的時代,軟件公司就不會有太大的生存空間。
但是中國大企業的性質以國有資本為主,而國企往往強調自主可控,因此他們都喜歡找外包公司定制開發,甚至成立自己的科技子公司自研,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社會分工的倒退。
當然了,專業的外包公司也是一種社會分工,但是中國的軟件外包基本上是最原始的人力外包,不但利潤低,而且還存在很多灰色地帶,很難培養出infosys 那樣的 IT 服務巨頭。
第四,創業文化
我們常說歐美軟件公司賺錢,其實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他們很鄙視抄襲。
帶來的結果就是大家的產品都存在差異化,從源頭上杜絕了價格戰。
但中國軟件公司普遍喜歡跟風,把價格戰作為核心的競爭手段。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一種現象:本來行業是賺錢的,但是隨著仿制產品的加入并且不計代價的搶奪市場,很快大家都開始賠錢。
SaaS 如此,大模型也是如此。
連李開復都感嘆:大模型項目惡性競爭,做一單賠一單。
第五,國際化經驗
其實我們存在的問題,印度本土市場也同樣存在,但是印度就出現了 infosys、Wipro、Zoho等非常優秀的軟件公司。
核心原因還是他們很早就開始了國際化,如今 90% 以上的收入都來自于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
相比之下,中國軟件公司普遍缺乏國際化經驗,結果大家都在一個貧瘠的土地上內卷,當然很難做大。
說了這么多問題,很多朋友就問了:你說的問題我都知道,那應該怎么辦呢?
我覺得核心的策略就兩點:國內收縮,國外擴張。
首先說國內收縮。
這方面大廠已經給我們做好了表率,比如阿里云,過去一年收入增長僅3%,但是利潤增長了 48%。
再比如企業微信,在中國 SaaS 行業普遍性虧損的背景下,在 2023 年率先實現了盈利,而且不出意外的話,2024 年盈利水平還會進一步提升。
這得益于企業微信控制團隊規模,并且嚴格遵循集團的“利潤導向”方針。
所以,軟件公司就不要想著做大了,做得越大死得越快。
還是多想想怎么提高利潤率,因為這個寒冬可能有點長。
再說國外擴張。
這兩年喊著要出海的軟件公司不少,但真正有大動作的其實不多。
因為我們的創業者普遍缺乏國際化經驗,甚至海外工作和生活的經驗也不多,這就導致觸達客戶、獲取客戶信任成為了大難題。
簡單來說,就是從 0 到 1 太難。
我也邀請過海外 SaaS 創業者來產品星球分享,他的經驗就是:盡量從新的賽道切入,而且嚴格控制團隊規模,通過 PLG 的打法來獲取第一批客戶。
這樣可以最小化試錯成本,而且成功率也很高。
比如,他的產品就結合了大模型,而且第一批客戶基本上都來自于網上試用+直接付費,不需要太強的推銷。
這種打法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直接觸達客戶,從而不斷加深對海外客戶的理解。
國際化比較成功的 aftership,其實就是采取的這種策略。
他們的創始人告訴我,公司成立了很多年,都沒有配置銷售人員。
有些軟件公司為了繞開觸達客戶的難題,采取的策略是和本地團隊合作,比如自己負責提供產品,讓海外的合作伙伴去服務客戶。
這種方式確實容易打開市場,但是很容易淪為“原型仔”公司。
畢竟,軟件的功能只是表象,對客戶業務的理解才是軟件的本質。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ToB老人家】,微信公眾號:【ToB老人家】,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就一個原因,技術型公司創始人如果不了解人性,就無法擴大團隊,強行擴大,產品越來越差,成本越來越高
SAAS從業人,感覺很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