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改版,我讓點擊率暴漲73%”

0 評論 1005 瀏覽 5 收藏 7 分鐘

在產品的功能迭代中,我們的目的是提升產品的曝光、轉化等數據。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采用的5個方法,讓點擊率暴漲了一大截的技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產品設計的過程總是循環往復。

前段時間,我們為京東APP「逛」頻道做了改版設計,如今這個改版方案已經上線了一段時間,我們將其與舊版進行了AB測試,以獲得數據反饋。

基于這些數據,我們得出了以下5個有效的產品設計策略:

01.用拇指熱區降低用戶操作門檻

在這次改版中,我們將創作入口從頂部下移至屏幕拇指熱區作為懸停按鈕。

經測試發現,下移至屏幕拇指熱區后,創作按鈕點擊率比舊版提升了62.5%。

根據屏幕拇指原則,屏幕下方2/3區域為易操作區,當按鈕所在區域越往上則越難被點擊到。

創作按鈕下移至屏幕中下部的易操作區時,操作門檻的下降讓點擊率有了明顯提升。

可能有人會發現,相比舊版創作按鈕,新版按鈕除了位置下移之外,面積也放大了。

那么,“放大”是否是一個有效的設計策略呢?

02.放大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這次改版中,其實許多模塊都有所放大。

但在AB測試中發現,“放大”雖然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但其帶來的轉化效果并不明顯。

比如上圖中看到的tab區、用戶頭像、feeds卡片,這些只經過“放大”舉措的模塊,點擊率的提升平均只能維持在7%左右。

如果放大并不能帶來很好的轉化效果,那什么設計策略才能有效提升點擊轉化呢?

03. 信息排布清晰更利于點擊

針對這次改版中的話題模塊,我們用了以下3種布局,來測試其帶來的轉化差異:

最后發現,圖文分離的卡片布局反而獲得最高的點擊率;而大圖布局(左一),即使其圖片面積最大,但點擊率仍低于面積較小的、圖文分離布局的卡片。

類似的例子還有這次改版中的列表頁設計。

做了圖文分離的設計后,新版列表即使面積變小,平均單卡片點擊率仍比舊版提升了37.5%。

從產品角度看,選擇圖文分離的小圖布局,不僅點擊率更佳、屏效也更高。

04. 信息層級是影響點擊的關鍵因素之一

這次改版我們將詳情頁中的熱愛榜模塊,從頁面的頭部下移至底部,作為一個吸底浮層。

經測試后發現,改為吸底浮層的熱愛榜模塊,點擊率提升了73.8%。

其實,模塊不出現在界面中心、甚至放在底部并不等于其優先級低。

模塊的層級反而是比位置更關鍵的影響因素:是否為屏幕絕對位置、是否有投影強化點擊感、是否有清晰邊界與背景拉開..這些才是讓模塊更顯眼的設計策略。

為了讓大家更明顯的感受層級設計對模塊的影響,下圖展示了熱愛榜模塊在相同位置、相同內容的情況,大家覺得哪邊的設計更顯眼呢?

05.沉浸式讓用戶看的更久,但更少

這次改版將關注頁中的feeds卡片,從時間流調整為沉浸流樣式。

經測試后發現,相同的內容,采用沉浸式時卡片點擊率提升了7.65%,用戶停留時長提升了33.1%,但用戶內容消費數下降2.9%。

這說明,沉浸式讓用戶看的時間更久,而時間流讓用戶看的內容更多。

兩種內容卡片樣式各有優缺點,這讓我們更需要結合自身產品特性和具體場景來選擇,使用“時間流“還是”沉浸流“卡片。

沉浸流更適用于:

  • 半開放域內容
  • 深度互動的場景
  • 強下單轉化訴求

比如在關注頁這種半開放域內容場景下,我們更希望用戶能對自己已關注的內容,有更深度的互動來促成下單,則使用沉浸流設計更適合;

時間流更適用于:

  • 全開放域內容
  • 外部引流的場景
  • 增加曝光訴求

比如,在推薦頁這種以系統推薦為主的全開放域內容場景,我們更希望用戶看更多的內容,來達成引流增加曝光量,則更適合用時間流設計。

下周我將更詳細地為大家分享,過去幾年我在不同App產品中,如何應用認知行為學,推動用戶行為、提升產品轉化。

作者:洪草莓,公眾號:洪草莓

本文由 @洪草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