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大變局:招行在打折,股份行在觀望
招行基金費率打一折,為什么能引起大家的討論?這篇文章,作者分析了這么做的原因,看懂了這兩點,你也就能夠管窺招行經營的底層邏輯了。
今天的話題,是“招行基金費率打一折”。
我會和你從兩個主要層面進行拆解,看懂了這兩點,你也就能夠管窺招行經營的底層邏輯了。下面我們開始,先看——
A面
這條消息,是在上周招行的財富合作伙伴論壇上傳出來的。怎么說呢,事肯定是有這么個事,但很多人的認知和判斷卻出現了偏差。甚至有金融自媒體發文,歡呼這體現了“金融的人民性”,或是說將掀起銀行的財富業務巨變,還有人算了招行一年要少賺20個億,等等。
拜托,先別急著上價值。
這是一家商業銀行的經營決策,背后是有很深刻的商業邏輯的。具體邏輯是什么,后面的內容會帶你拆解。
但首先,我想說的是,談論這個話題的多數人,你能不能仔細聽王行長的講話,或是看清招行的原文:
“零售代銷公募基金買入費率全面一折起“。
記住,這句話是最關鍵的題眼,我們一起來拆解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零售。
招行是一家零售銀行,但業務卻不僅限于零售。
這次的費率調整,僅限于零售業務,而批發業務是不在其調整范圍內的。比如面向機構和企業客戶的“招贏通”、面向銀行同業的“銀銀通”,都有各自獨立的經營邏輯,費率計算和折扣也都是獨立的。
所以,這次的費率折扣,影響的主要是個人基金代銷業務。
第二個關鍵詞,公募基金。
招行零售代銷的產品類型很豐富,除了公募基金外,還有私募基金、銀行理財、信托、保險和貴金屬等產品。
從2023年年報來看,招行的財富中收270.07億,其中代銷基金收入54.57億,占比20%。
保險的營收占了大頭,有127.43億,代銷理財也有52.91億,跟代銷基金基本持平。
看到這里你就明白,這次費率折扣影響的只是對財富中收占比20%的品類,對大局影響可控。
你要知道,國內大多數銀行的收入構成中,財富中收在整個大盤中的占比又是非常低的,息差收入占了七成左右,存貸款收入才是銀行的根本。
這時,如果你認為這次的費率調整,影響了招行20%的財富中收,那么恭喜你——又走進誤區了。
第三個關鍵詞:買入費率。
一只公募基金產品的費用,我們去掉一些細枝末節、跟本次分析關聯度低的項目后,基本看六項就夠了:認購費(僅限新發基金)、買入費用、贖回費用(或有)、轉換費(或有)、管理費、托管費。
我們簡單粗暴一點,去掉或有的選項,剩下的:認購費按1.2%、買入費按1.5%、管理費1.2%、托管費0.2%來看,這次折扣,對費用的影響大概三成左右:
總費用:1.2%+1.5%+1.2%+0.2%=4.1%
買入費減少:1.5%-0.15%=1.35%
買入費減少比重:1.35%/4.1%=33%
道是無注:嚴謹角度,不該用百分比除以百分比來算比例,一來不符合財務表達要求,二來認購費/買入費是相對固定、且一次性的,而管理費對應的管理規模是動態變化的,且可以周期性多次收取,公募和銀行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我在說什么。
但考慮到我一不是寫論文,二不是在做經營分析,就從簡了,大家看邏輯就行。
道叔是個嚴謹的人,想到招行的這個舉動,難道只適用于持營產品,不適用于新發嗎?
于是打開招行APP去找新發專區,一看,哎,新發的認購費也打一折了。
這么算下來,折扣力度又增加了,到了接近六成(59%)。
但這里要考慮,管理費中,基金公司會將其中很大一部分作為渠道尾傭返給銀行,在規定出來之前,多的能到七成左右。后來壓降,上限定在五成。
招行是非常強勢的渠道,在尾傭上的議價權是非常高的,這部分高比例、周期性持續收取的費用,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沖掉買入費折扣的影響。
你以為到這里就分析完了嗎?
年輕人,這才哪到哪呀,我們繼續往下看。
第四個關鍵詞:全面。
這里有趣的地方在于,招行對基金買入費率打折,其實是有一個過程的。
招行在此前,就曾對很大一部分非貨非債基金采取了費率一折的操作,本次只是擴大的范圍,更加“全面”地推動而已。
換言之,買入費折扣對招行財富中收的影響,其實已經體現在此前的年報里了。
現在擴大適用面,是在對過去降費影響的數據分析和經營決策的基礎上,正式官宣而已。
有趣吧。
但,還沒完,因為,我們要看下一個關鍵詞——
第五個關鍵詞:一折起。
這個“起”字,就非常講究。
這意味著招行還保留“今天一折,明天不一折”的權利,還意味著“有些產品一折,有些產品不一折”的權利。
如果行情逆轉,牛市到來,或是內部經營決策變化,需要平衡財富中收了,再或者出現熱門基金搶購的情況了,費率就可以靈活變化。
喏,看到這里,我用了將近2000字,才算是大概把招行“零售代銷公募基金買入費率全面一折起“這句話,完成了最基礎的解讀,這句話就變成了:
招行“(1)零售 (2)代銷公募基金 (3)買入費率 (4)全面 (5)一折起“。
恭喜你,對這條消息的解讀完成了——
50%。
啥??。?!
對,你沒聽錯,這才解讀了一半呢。
以上是招行基金費率折扣的A面。
B面
在這次的會上,招行提了很多新的概念,還發起了共同推動大財富管理高質量發展的五大倡議。
我認為這一點非常棒,這是一家優秀的銀行、一個財富管理領域領導者應有的態度,也希望這個行業也能在招行的倡議和行動指引下,真正能更多從投資者角度考慮問題,惠及百姓民生。
說到底,財富管理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投資者權益保障、良好的投資體驗作為基礎,這樣才能把這個市場做大,各家機構也才有活下去的底氣。
但是(對,這里我要“但是”一下),如果你是銀行從業者,更需要關注的是招行提出的這個概念——“大財富管理的不可能三角:海量客群、極致體驗、有限成本”。
按照招行的表述,目前其“零售客戶超2億,其中個人財富客戶超5000萬,零售管理客戶總資產突破14萬億元,與157家合作機構開展財富開放平臺深度合作”。
先看“海量客群”。
所謂“海量客群”,直接對應的是5000萬財富客戶,間接可輻射的是2億零售客戶,未來希望覆蓋的,是7億潛力客戶(根據2023年年報,宇宙行的個人客戶數為7.57億,這是國內銀行的天花板了)。
客戶規模上來了,就會放大客戶經營中每一個摩擦點的副作用。
在無法承諾收益的情況下,降低客戶的交易摩擦損耗和交易成本,就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客戶投資體驗,從而帶來客戶規模的持續提升和營收貢獻。
這要算大賬,不是買入費甚至一時的財富中收這樣的三瓜倆棗可比的。
只有客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明白其中的經營邏輯。
其他中小型銀行,千萬不能照抄,因為你的客戶規模、資產負債表和營收結構,跟招行差別太大了。
一抄就“死”。
再看“極致體驗”。
這個點在上面其實已經提到了。
在我心里,一直有一個非常有效的客戶投資體驗公式(忘了最早是誰提出的了):
客戶投資收益=阿爾法收益+貝塔收益+投資者交易摩擦阿爾法要看投研能力,貝塔依賴市場基本面,這些都是普通投資者無法掌控的。
于是,對客戶收益或投資體驗影響最大的,就變成了“投資者交易摩擦”這一項了。
這個點上,既有投資者本人的追漲殺跌導致錯過上漲行情,也有因為頻繁操作,導致買入、賣出費用侵蝕總體投資收益。
說到底,客戶的投資行為是無法改變的,假定客戶永遠都會追漲殺跌,那為了降低損耗,就只能把費率降下來,壓降投資行為帶來的損失。
真的,客戶體驗真的不是線上APP界面和流程是否好看、舒適,也不是線下理財經理的和顏悅色,一聲“哥”、一聲“姐”的噓寒問暖。
最后看“有限成本”。
銀行開門經營,線下網點和線上平臺,睜眼就要花錢,這些都是成本。
其他在客戶經營、隊伍激勵和市場營銷上花的錢,那就更多了。
但當一家銀行做得足夠大之后,這些成本都變成了固定值,基本都有固定的系數,可測算、可調控,可以認為是線性的。
招行這次會上,提出要用數字化和智能化來降低成本、重塑財富管理的未來形態,邏輯上是完全正確的。加大科技投入,積極使用新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成本的折線稍微改變一點方向。
但是要注意,這一點其他銀行也都可以學,所以無法成為招行的核心競爭力。
畢竟,比招行科技實力更強、投入意愿和資金實力更強的銀行也還是有的。
所以,這不是關鍵的成本。
那么招行到底要控制的是什么“有限成本”?
在我看來,其實是銀行的內部經營管理協同成本:它跨越了對公、零售條線,跨越了零售的資產和負債業務,跨越了總分支三級結構,跨越了中后臺和前臺的劃分,跨越了線上線下的隔閡。
二十幾年前,招行的馬蔚華行長說,“不做批發業務現在沒飯吃,不做零售業務未來沒飯吃”,就此開啟了零售轉型歷程,引領一個時代。
十幾年前,招行零售戰略進一步明確,從“存款為綱”轉向“AUM為綱”,在經營策略和考核機制上進行了轉向。
四五年前,招行提出“大財富管理價值循環鏈”,跨條線、跨業務甚至跨公司協同來做財富管理。
很多人羨慕招行的AUM規模一騎絕塵,羨慕招行的存款結構碾壓股份行,但他們沒有看到,這家銀行的戰略定力和組織能力,這才是根本性的決定因素。
以上的層層隔閡,以及由隔閡帶來的算小賬、協作難,在每一家銀行都存在,招行也不例外。
但招行厲害的地方在于,不管環境怎么變、管理層怎么換、內部分隔怎么大,都能有一些“熱刀切黃油”的手段和工具,持續發揮作用。
這次的基金買入費率折扣,其實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它向銀行內部、向合作機構、向投資者傳遞了一條明確的信息:玩法變了。
看到這,我想我們才算真正看懂了這次招行費率折扣的B面,接近理解了這個變化背后的經營邏輯。
銀行財富管理,道阻且長,招行的種種努力,說到底,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和投資者一起,都能順利地穿越周期,走得更遠。
作為銀行從業者,我也真心希望有更多同行,能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帶著自己的客戶一起,穿越周期和市場浮沉,走到更加光明的未來。
祝福同行者們。
注1:以上引用數據和信息,都來自公開渠道,無任何內部未公開信息。
注2:本文僅作為業務探討,不代表任職機構意見,亦不作為投資建議。
專欄作家
張德春,微信公眾號:道是無,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曾任職于螞蟻財富,前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部總監兼信息技術總監,專研(互聯網+金融)逾17年。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