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窮鬼的年輕人,正在被冰杯收割

0 評論 1155 瀏覽 3 收藏 15 分鐘

隨著夏日炎熱的逼近,冰杯成了年輕人的新寵。從星巴克的高價咖啡到街頭的瑞幸,再到令人瞠目的3.5元冰杯,消費者們在享受清涼的同時,也展開了一場關于價格與品質的激烈討論。今年夏天,冰杯不僅帶來了物理上的涼爽,更引發了消費觀念的巨大轉變。本文將深入探討冰杯背后的市場潛力、消費者心理以及未來趨勢,揭示這一現象背后的經濟學原理和社交影響。

今年夏天,冰杯的風越刮越起勁了。

從38元/杯星巴克,到9.9/杯瑞幸,再到3.5元冰杯,精打細算的年輕人似乎愛上了這些極具性價比的窮鬼模式。

自從冰杯爆火后,爭議始終不斷。一部分省錢小能手認為冰杯性價比太低,自己買模具制冰,不僅能省錢,還能滿足對自己冰的需要,甚至還涌現了一批去麥當勞“0元購”的人;另一部分人則表示,機器制冰能讓冰塊維持時間更久,對口感加成更明顯,適合咖啡愛好者尤其是被工作壓垮脊梁的牛馬們食用。

其實對于嗜冰星人而言,這種邏輯對立并不成立。所謂”窮鬼模式”,并不是追求毫無保留的低價,而是合理價格區間更高品質和保障,即質價比。冰杯便是“追求咖啡品質”和“高性價比”之間的折中選擇。

隨著需求的爆發式上漲,冰杯市場呈現出巨大的潛力。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中旬,以“制冰廠”為關鍵詞的相關搜索達到4168條,其中有超過2000家存續企業,近三年成立的新公司約490家,而成立時間不滿一年的公司有144家。

尤其是隨著農夫山泉、蜜雪冰城、永璞等巨頭切入這一賽道,競爭打響,“制冰”成了一門倍受追捧的好生意。

01 3.5元一杯,都是誰在買?

3.5元冰杯究竟是誰在買?

第一類便是嗜咖啡如命的當代“牛馬”們。當代打工人血液里都流淌著咖啡,每天上班前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小程序在公司周圍的咖啡店點一杯咖啡,當咖啡喝進嘴里的那一刻一天才算真正開始。

這一批打工人也是熱衷省錢的那一批,尤其當看過咖啡店做冰美式后,他們開始意識到“濃縮液+冰杯”自制咖啡,不失為一個降本增效的良方。于是,自然而然成為冰杯的擁躉。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如果往深了看,冰杯受到當代年輕人熱捧離不開這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當代年輕人消費心理和需求的變化。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喝冰水對身體不好”的概念,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媽媽“多喝熱水”的叮囑下長大。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的發展,大家逐漸認識到冰飲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多大傷害,反而能讓炎炎夏日更加舒適和清涼,于是,食冰的心理障礙逐漸被剔除了。

據《2023即時零售冰品冰飲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我國有超過40%的消費者希望酒水、飲料、乳制品能在冰鎮狀態下飲用,未來三年冰品冰飲在即時零售渠道增速預計將達到39%,遠超全渠道8%的增速。預計到2026年,冰品冰飲即時零售銷售規模將實現超過四倍增長,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30億元。

其二,消費降級的時代趨勢。雖然與2塊的冰鎮農夫山泉相比,3~10元的冰杯并不算便宜,但相較于動輒38元一杯星巴克,用冰杯自制咖啡稱得上是“省錢利器”。消費降級到底了嗎?至少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用保溫杯帶冰塊上班了。

其三,離不開購買冰杯的便利性和消費的及時性。目前來看,冰杯的主要消費渠道是線下連鎖便利店、商超和新茶飲門店銷售,較廣的覆蓋面使得購買冰杯空前便利。

從使用角度來看,冰杯的出現似乎創造出一種介于冰鎮瓶裝飲品和現制茶飲之間的消費新選擇,不用線上點單、無需排位等號,早餐或是午餐時間帶一杯掛耳咖啡、便攜茶包+冰杯,即刻滿足打工人的醒神需求,高效便捷。

第二類是通過冰杯獲益的體驗派,這或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入夏以來,自制特調飲品教程成為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流量密碼,冰杯+黑咖啡液+NFC橙汁=瑞幸橙C美式,水溶C100與烏龍茶混合=星巴克冰搖檸檬…….除了博主自制冰塊,冰杯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單品。

如今,在小紅書上與“冰杯”相關的筆記已經超過了5萬篇,涵蓋各類冰杯經驗或創意攻略,有的還搞起了推廣成功掘金,實現與商家的雙贏。

圖源:小紅書

這種分享行為還成為成年輕人間獨特的社交方式,反哺著冰杯的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7月底至8月初,在美團外賣上全國冰塊銷量比2022年同期增長182%,售賣“食用冰”的商家數量同比2022年增長近 90%。

冰杯的流行與其釋放出的潛力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以“制冰廠”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2033家存續企業,越來越多企業想要在食用冰賽道分一杯羹。

此外,7-11、羅森、便利蜂等商超均能找到自營的冰杯,農夫山泉、蜜雪冰城等巨頭入局,更是讓冰杯成為今夏“第一頂流”。

02 冰杯是智商稅嗎?

目前市場上關于冰杯最大的爭議就是價格:大部分人認為毫無技術含量的冰杯一杯要賣4元左右,部分產品價格甚至上探到了兩位數,而一瓶1L的礦泉水也就兩三塊錢,有網友評價:“直接搶我10塊好了,還送冰”。

其實在嗜冰愛好者眼里,冰杯并不是智商稅。畢竟,任何一款飲品在有冰和無冰的情況下,口味可能大相徑庭。

只是冰和冰之間也是有等級的,專業食用冰、茶飲店制冰機的冰塊、及自己用冰箱制作的冰不能完全劃等號,前兩者對冰塊硬度、生產環境的純凈度有很高要求,質量一般要優于自己用制冰機做出來的冰塊。

這與大家普遍反映蜜雪冰城的冰塊化得很快,而喝完星巴克還剩大半杯冰塊的邏輯一致。其實,星巴克采用的便是專業食用冰,優點在于能和飲料更好地融合,對冰爽的加成更明顯。

現在市面上大多數冰杯是由設備專業化出來的,產品質量與使用體驗感更佳,對于追求品質與儀式感的嗜冰愛好者來說,買冰杯既能得到產品質量保證,又要使飲品的口感達到一定標準,“買的不是冰杯,而是情緒價值”。

專業食用冰需冷鏈運輸至零售點,運輸成本上漲,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成本高、定價低,就連蜜雪冰城也扛不住了。

今年夏天,蜜雪冰城宣布推出1元冰杯產品,隨即將冰杯熱度推向定點。站在蜜雪冰城品牌的角度,是為了發揮品牌效應、吸引更多客流,并將冰杯作為“輔助商品”的維度拓寬,但這對加盟商來說卻并不友好。

圖源:蜜雪冰城官方微博

有加盟商表示,冰杯僅售1元,卻需要把冰塊裝滿700毫升的大杯,分攤到機器折舊、人力成本上或得不償失。況且門店運營需要保證用冰正常,如果選擇去制冰廠買冰,成本高達4元一斤,根本無法覆蓋成本。

03 巨頭入局,冰杯生意未來怎么走

冰杯,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

作為從日韓傳入的舶來品,2019年冰杯就進入了國內市場,如果說今年的熱度是100%,那之前熱度可能僅有10%。真正讓冰杯獲得這么多關注的,是農夫山泉和蜜雪冰城等品牌的相繼入局。

2023年5月,農夫山泉開始布局冰杯賽道,并申請了標貼(冰杯)專利,同年7月有兩位來自杭州的用戶在小紅書上分享農夫山泉冰杯,考慮到農夫山泉總部也在杭州,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公司冰杯業務的小范圍試水。

今年2月,小紅書上陸續出現用農夫山泉冰杯的DIY攻略,5月各地便利店已經能發現農夫山泉冰杯的身影。直到7月,“雪王”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直接將冰杯熱度推到了至高點。

圖源:小紅書

事實上,在今年冰杯爆火前,市面上冰杯主要來自冰力達、冰極限、冰趣味等幾家可食用冰公司,除了冰杯外,這些公司還推出袋冰、球冰,酒吧高端水、檸檬水果冰杯、草莓水果冰杯等產品。

如果將視角放在日韓兩國,不難發現冰杯玩法已經出現了眾多細分領域。2012年,韓國便利店品牌CU曾推出過冰杯和袋裝飲料品牌Delaffe的套裝產品,大獲成功;今年又推出了特大型杯冰杯,這款冰杯特點是蓋子上有2個吸管洞,適用于與家人或戀人的分享場景,也更適合在演唱會、露營等戶外活動等場景飲用。

日本市場上目前冰杯形態有純冰杯、碎冰、1.1kg板冰產品等,同時還可以根據不同使用場景,附贈不同蓋子。

據智研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日本便利店中,冰杯年消費量已經達到25.7億杯,冰杯成為和飲料一樣的大眾消費品。人口數倍于日韓的中國市場,冰杯消費潛力之大可想而知。

就冰杯自身來說,作為經濟學里典型的互補商品,冰杯能和任何飲料搭配,促進其他單品銷售??Х?、果汁、茶飲、氣泡水、啤酒、雞尾酒……幾乎你能想到的均可以冰杯模式呈現,且毫無違和感,百搭感意味著消費場景的多元化。

在飲品巨頭的作用下,冰杯逐漸進化成了“冰杯+”產業。

2023 年 6 月,永璞咖啡跟盒馬聯合推出冷萃咖啡冰冰杯,選用冰球的產品形態看起來更高級,情緒價值也更高。這款冰杯限期銷售到當年 10 月,僅用4 個月的時間便爆賣出了 300 +萬杯;在盒馬菜單上,除了冷萃冰杯外還有美式、拿鐵、葡萄汁、百香果汁等冰杯,相信在未來冰杯將不會只局限于“一杯冰”,而會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不過,火熱的冰杯也需要一些冷思考。

目前,我國尚未出臺食用冰方面的國家標準,當下市面上冰杯標準不一,難免會有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向生產劣質產品。因此,在購買冰杯時也需格外注意產品質量,盡量選擇信得過的大品牌。

撰文|H.H

編輯|楊勇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氫消費】,微信公眾號:【氫消費】,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