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治理的本質是“治人”

1 評論 1922 瀏覽 4 收藏 6 分鐘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幽默而自嘲的方式,生動地描繪了數據治理工作中的種種困境,特別是人的因素對數據治理成敗的決定性影響。文章深入探討了數據治理的本質,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數據權責關系的建議,并分享了如何激發數據錄入者熱情的策略。

作為集團數據治理小組里一名卑微的數據牛馬,常常感覺自己是公司最窩囊的人:召開數據治理會議前,不知道以怎樣的主題;召開數據治理會議時,又被懟得啞口無言;召開數據治理會議后,發現毫無結論,討論了個毛線。整一個從頭到尾,忙忙碌碌,窩囊到底。

不是我自嘲,這工作做久了,都開始懷疑人生了:數據治理的本質到底是治理“數據”,還是治理“人”?

成日周旋在一群“我想要、我沒有、我不干、憑什么”的人中間,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自己的工作不是數據項目經理,而是“平底鍋”街道辦主任。

廣大業務群眾的需求和目標很簡單:希望主數據能提供所需要的數據。

就這么個“簡單”的需求,放在項目拉通會議現場,那就是世紀難題了?!拔矣植挥脭?,憑什么我錄數據?!”,此話一出,全場沉默。情況好點的時候,大家好言相勸,情況不好的時候,動嘴動手拂袖而去的也不少。

誰來做這個數據錄入的冤大頭呢?如果沒有個強勢的高層發話,是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的。

但真可惜,強勢的高層都是護著自己人的,作為IT方、職能部門、乙方單位、科技公司的數據治理“磚”家,就顯得卑微多了,只能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挨家挨戶敲門商量,談的不好,還會被無情地轟出辦公室,別提多窩囊了。

每當這時候我都會想,要是我也是個高層,我要治的就不是數據了,而是你們這幫“人”了。

算了算了,工作而已,切勿幻想,不要生氣。為了下個月的“窩囊費”,我還是可以窩囊一點的。

言歸正傳,數據治理過程中最大的兩個阻力,一個是高層的意識,很多高層一般只關注數字化效果,認為數據治理是IT部門的職責,做的好做的壞和自己關系不大,只要應付一下上層要求即可;另一個是業務部門配合度低,推進阻力大,業務人員的主要任務是推進業務發展,底層的數據治理他們不懂也不愿意參與,任何增加他們工作量的事情都有可能會遭到拒絕和抵制。

簡而言之,作為一項業務關系龐雜、人員參與眾多的項目,數據治理工作難于推進的主要阻力是人的因素。

也因此,數據治理的權責關系確定,也是決定數據治理項目成敗的關鍵。

數據治理過程中的權責關系如何確定?可遵循以下幾個建議:

  • 誰產生數據,誰就是數據owner;
  • 誰使用數據,誰對數據質量負責;
  • 誰產生數據,誰對數據質量負責。

即誰第一個生產和使用數據,誰是數據owner誰對數據錄入質量負責。

同時,關于數據錄入的建議,可參考如下:

  • 誰有數誰錄數;
  • 誰錄入數據誰是數據owner,誰對數據錄入質量負責;
  • 給予數據錄入和數據質量激勵,激發數據錄入者的熱情。

作為一名“不生產數據,只是數據搬運工”的數據治理小組項目經理,一名甩鍋大隊的協調員,能做的就是制定好公平公正的數據權責機制,保障數據從源頭到尾部通暢、穩定、健康。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成于念】,微信公眾號:【老司機聊數據】,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哈哈哈,雖說全篇大部分是吐槽,但也說出了數據人的心里話!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