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因果鏈到反應鏈:理解復雜世界的新思維

1 評論 495 瀏覽 1 收藏 6 分鐘

在我們的認知中,世界似乎總是按照一定的因果關系運轉。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開始發現,真實的世界更像是一個復雜的反應鏈。本文將探討從因果鏈到反應鏈的技術演變,并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例子,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的理解方式叫因果鏈。

我們通過觀察一件事物的發展,追溯其背后的原因,再將這種因果關系作為解釋世界的基本框架。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興起,我們開始發現,世界并不總是遵循簡單的因果鏈,而更像是一個復雜的反應鏈。

電影《蝴蝶效應》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小的事件,經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引發了巨大的變化。這樣就是反應鏈最典型的例子。

反應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系統論和控制論。20世紀中葉,諾伯特·維納提出了控制論的基本思想,認為系統通過反饋機制來調節和控制自身。這一思想在今天的人工智能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先說一下什么是因果鏈。

因果鏈關注的是明確的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簡單來說,在因果鏈系統中,每一個事件或操作都是由前一個事件直接引發的。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因果關系鏈條,使得系統的行為可以被準確預測。

與因果鏈不同,反應鏈系統不僅處理固定的因果關系,更通過實時數據和自適應算法來進行動態調整。這樣,系統能夠在復雜和變化的環境中做出更靈活的響應。

因果鏈強調的是一種線性的、單向的關系。例如,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可能是因為沒有認真復習;一家公司業績下滑,可能是因為市場競爭加劇。

反應鏈強調的是系統內部各因素之間的互動和反饋關系。它是一種更加復雜和動態的思維方式,能夠更好地解釋和預測復雜系統的行為。

以環境問題為例,空氣污染不僅僅是工業排放的結果,還涉及交通、能源消耗、氣候變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僅僅針對某一單一原因進行治理,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回顧這一技術發展的歷程,簡單來說有四大轉變。

一、規則的時代

最開始,計算機主要依賴明確的規則和邏輯。我們通過編寫算法,明確定義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

二、數據的時代

隨著互聯網和計算能力的發展,數據量急劇增加,統計學習方法開始取代傳統的規則編寫方式。通過大規模數據分析,通過數據分析捕捉數據中的模式和關聯,而不需要明確地定義每一個規則。

三、學習的時代

深度學習通過多層神經網絡結構,能夠處理更復雜的特征和更高維度的數據。神經網絡的層級結構讓模型在不同層次上提取數據特征,形成了從低級到高級的抽象。

四、復雜的時代

或者叫網絡的時代,從信息網絡到社會網絡,再到神經網絡,大模型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技術的進步。這些模型利用巨大的數據集和計算資源,能夠處理更加復雜的任務,展現出更強的適應性和智能。

總的來說,從因果鏈到反應鏈的技術發展,實質上是從確定性到不確定性的過渡,也是從線性思維到網絡思維的轉變。

科學的發展是一個追求確定性的過程,牛頓的經典力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于物理世界的明確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物體的運動和力的關系是清晰且可預測的。

牛頓力學的核心是因果鏈——通過明確的物理定律,系統的每一狀態都可以從已知的初始條件和作用力中推導出來。

牛頓力學是一種線性結構,一個小球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會筆直的向前行進,而現實中我們是通過不斷碰撞先前的。世界并不總是遵循簡單的因果鏈,而更像是一個復雜的反應鏈。

以前,我們做事是先思考,準備,然后行動?,F在,我們更應該行動,多點碰撞,尋找最優路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靜態的規劃往往不如動態的適應。通過不斷的嘗試和調整,我們可以更快地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有時候,我們需要改變觀察事物的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它?!?/p>

——羅伯特·普利希特

本文由@楓來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確實,世界是復雜的,我們的思維方式也需要隨之進化,才可以更好地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