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設計被扣錢,到底冤不冤?

0 評論 0 瀏覽 0 收藏 14 分鐘

本文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在逆周期中,產品人員應如何提升自我,避免因低級錯誤被扣績效,甚至面臨失業的風險。文章通過實際案例分析,指出了產品人員在工作中常見的幾個問題,如產品語言與用戶語言的差異、設計斷層以及缺乏商業化思維等,并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思路。

消費降級的當下,沒有誰不可替代。

經濟下行的壓力逐漸傳導至末端,身邊一兩個月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的小伙伴越來越多了,最近找鏡同學咨詢和面試輔導的同學也驟增。

即使如此,我卻勸說每一個同學:先茍住、等等看。

也許有同學反駁,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不用過于焦慮和擔心,干的不爽就換下一家,哪怕多等一個月呢?

但現實往往事與人違,這個邏輯也很簡單,當你一兩個月沒有合適的機會下,大多數人都會撐不住壓力而倉促決策,但人生就這么幾個重要的十字路口,要遵循規劃而不能賭概率。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逆周期下的隨意擇業就很像用博弈心態來買股票,你很難堅持初心、長線持有,輕易購入之后往往就是快速換手。

前段時間去北京出差,順便拜訪了百度的產品同學,他向我講解了百度對AI的布局和投入,一句話:外界認為百度所謂押中的AI風口,其實是等來的,是靠早期堅持的投入。

圖 -↑ 百度參訪有感

其實,人和組織一樣,都需要求之于勢,不可強求。

鏡同學認為,在這個逆周期之下,最好的姿態就是儲蓄,不只是現金賬戶的儲蓄,更包括心理賬戶、技術賬戶,這也是近期和團隊交流最多的話題。

我們團隊不少同學也面臨被優化的壓力,但我并沒有直接遵循公司的要求,強制考核而后逼退,沒必要,同是打工人、相煎何太急。

曾仕強老師講的《易經》,鏡同學反復聽了很多遍,在我看來,輕易裁人其實也是改變某個人命運,這并不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駕馭的。

當然,在其位也要對公司負責,所以我悄悄對優化的定義做了優化:優化不等于裁人,而是等于“升級”+“裁人”。

所以,對于名單里的同學,我首先給定個更高目標,比如初級升中級、中級升高級,如若兩個月達成,升職加薪;如果達成不了,江湖再見。

而我需要做的就很簡單:只需要找準對象、定好目標、全力培養即可。

但是,在這個深度培訓過程中,我也發現不少初級同學所缺甚多,尤其是綜合專業能力的確差距很大,不僅產品體驗設計薄弱,就連業務功能的理解也有很大不足。

說實話,很多設計不符合規范,有些設計不完整,甚至有些設計是錯誤的,嚴格來說,有些同學的設計是應該被扣績效的。

其實,對于咱們產品同學來說,個人的產品力就是核心競爭力,而在這個逆周期的當下,如果不有意彌補、抓緊提升,被汰換出局的風險就很大。

基于此,我也分享幾個產品產品常見的低級錯誤,供大家參考學習。

1、產品語言 ≠ 用戶語言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產品設計不能盲目自嗨。

產品自嗨有很多典型特征,如,不去做市場調研、用戶洞察,只是躲在實驗室里自行推演;再如,固執地應用某個局限方法論,試圖逆轉用戶的真實需求。

而反映在產品設計上,最常見的就是未把產品語言轉化為用戶語言。

隨便舉個例子:

團隊有產品同學在菜單按鈕命名時完全是產品視角,用戶壓根就看不懂,比如,二級菜單包括“資金賬戶”、“發票管理”、“賬號管理”、“運營管理”,結果一級菜單命名為“辦公管理”,結果每次向客戶演示時都被詢問什么是“辦公管理”。

起初,該同學還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很好地創造了一個高大上的新名詞,但這就是典型的產品自嗨,因為用戶壓根就看不明白,拋開業務領域的錯誤不說,你哪怕叫做“綜合管理”也好理解吧?

為此,我們還收到了投訴,反饋系統升級后不好用,很多菜單命名看不懂啥意思,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客戶投訴我們是要被扣績效的,該同學也被扣了績效。

從表面看,他好像很冤枉,但咱們要明白,產品是業務的載體,不是功能的堆砌,我們的價值是讓用戶高效理解產品,而不僅僅是自我視角的盲目自嗨。

我早些年還見過,有同學在客戶系統里的菜單命名為“用戶字典”,我天,難不成客戶也都是IT專家么?你就是叫做“配置管理”可能用戶還能看懂,可字典是什么鬼?

所以,咱們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一定要把產品語言轉化為業務語言,轉化為用戶語言,讓用戶更高效地理解。

2、設計斷層,業務不閉環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確保業務閉環是基本常識,因為這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用戶滿意度、商業轉化效率以及可持續性。

但有一說一,現實中很多同學確實還停留在堆砌產品功能的階段,表現在對業務場景理解不深刻,設計同業務存在割裂、斷層,從而犯一些常識性錯誤。

舉個例子:

前兩年,我們后臺管理系統有個功能是配置SaaS產品的SKU,可以設置B端企業客戶中允許使用該系統的最大人員數,如,設置為100人,則該企業最多允許100名員工使用該系統。

這是很常見的設計。

可我們產品同學在設計時卻未深刻考慮業務場景,沒有把產品和業務做融合,更沒有貫徹產品服務業務的設計常識,只是完全被動照搬了運營同學的政策,需求方咋寫就咋做,堅決不多動腦筋思考用戶場景。

因為業務策略上暫時就給了5類套餐,所以他設計的“最大人員數”這個選項值也是5個,即:10人、20人、30人、50人、100人。

某次業務同學對新客戶進行系統演示,客戶當場要求150名員工都加入,結果業務在配置時發現該選項竟然沒有“不限”這個字段,還需要研發同學改代碼,研發領導對該設計表示很震驚、很憤怒,堅決要求復盤追責、罰款扣錢。

后來我們組織復盤,起初該同學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沒錯,還理直氣壯地說是按運營政策設計的,因為運營政策就是這5個類型。

但作為產品經理,如果但凡對該業務場景多思考一步,都不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更何況該需求設計本身就不符合閉環的基本邏輯。

咱們是設計師,不是需求方的翻譯器,更何況內部需求方(業務、運營等)未必專業,他們提出的需求有太多需要推敲,有些甚至就是偽需求、錯需求。

所謂“反正我是按業務方需求做的”、“市場需求就是這么寫的”、“有問題也追責不到我頭上”,等等,這些話千萬不要成為設計懶惰的借口。

任何時候咱們都要牢記:產品同學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業務價值。

所以,我們必須基于對應用場景的洞察與分析,縫合業務與需求的斷層,應用閉環思維來設計,做出符合用戶真實需求的產品。

3、堆砌功能,未考慮商業化

眾所周知,產品同學對商業化思維的深度應用非常重要,越是高段位越是如此,因為這可能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市場接受度、用戶滿意度以及最終的商業效益。

優秀的商業化設計不僅是高效增長的支點,往往也是可持續的關鍵。

對此,鏡同學的經驗是:設計之初便同步思考對公司怎么盈利,而對運營相關的產品設計要足夠敏感且始終繃著一根弦。

但有一說一,現實中很多同學還停留在堆砌產品功能的階段,表現為缺乏對業務場景的洞察,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并不深刻,對業務模式也只是被動地淺嘗輒止。

他們往往習慣把領導對商業模式的詮釋當做著手設計的基準線,但卻從未思考為何如此。

而這不僅影響商業達成,甚至可能會為公司帶來損失。

舉個例子:

上個月,某產品同學和我咨詢交流時提到一個案例,當時他們有一個“團隊分傭”的運營需求,因為平臺剛起步,所以運營提出對平臺抽取的傭金進行二次補貼,即把平臺抽傭的錢再補貼給平臺的分銷員。

于是,他們運營人員就提出對商品的交易額進行抽傭補貼,如,平臺抽取10%的傭金,并計劃將這10%拿出來補貼給相應的分銷員。

不過,他們平臺對不同商品的抽傭比例不一樣,而這個平臺的抽傭比例是根據品類而進行后臺單獨配置的。

可產品經理并沒有對分銷員的傭金比例同步做限制,沒有設計“不得大于平臺分傭比例”的判斷條件,在頁面元素上只是一個輸入框,運營人員可以在0-100%之間隨意輸入。

但是,這種設計實際上存在很大漏洞的。

比如,如果某款商品平臺抽傭比例5%,可運營人員卻可以配置大于5%的傭金,比如,配置了30%,而這多出來的25%的錢卻需要由公司承擔。

而更要命的是,如果商家發現這個活動漏洞時,就可以自導自演,同時扮演“商家”、“購買者”雙重角色,瘋狂套取這25%的活動補貼。

事實上,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本質上還是產品同學對商業化需求設計缺乏經驗,尤其是對于涉及運營費用類設計不敏感,從而輸出逆商業化的設計,還讓公司蒙受損失。

其實,說了這么多,產品同學在設計之路上可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甚至自己也會因此要承受被扣績效等處罰,但往往越是低級的產品錯誤越是顯微鏡、越是放大鏡,越能描繪產品人的能力畫像。

當然,除了本文提到的這三點,其實還有很多設計錯誤需要改正和提升,比如在用戶體驗上相關的設計深度,可謂是永無止境。

但是,我們對此要有認知,并且要勇于、樂于下沉和修正,正如前面所講的,在整個大環境都在消費降級的時候,沒有誰是不可被替代的!

所以,目光和行動都得下探。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產品大峽谷】,微信公眾號:【產品大峽谷】,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