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從業者,于驚濤駭浪中扎實自己

0 評論 577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在人力資源行業保持競爭力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深入探討了企業如何通過增強自身價值、精細化服務和創新生產力來鞏固市場地位,并提供了實用的策略和建議。

“自身價值是產品價值的體現,客戶在知識上信賴你,就必然在產品上依賴你?!?/strong>

被粉絲的評語感觸到。

虎蛙這兩年的業務越做越穩,核心也是因為團隊在成長,大家對于幫助人力公司完成數字化這件事的理解在不斷加深,從原來基礎功能的信息化,到把線下流程搬到線上,再到向內建設成本中心,從虛到實,一步一步,都是靠時間磨出來的。?

周日,武漢區域一位頭部人力公司老朋友發消息我,說起她公司經營的現狀,有些懊惱,這些年嘗試很多,最后兜兜轉轉又繞回來,還是應該聚焦業務本質,不要神化流量。???

她早期是58的銷冠,離職創業在武漢做勞務,是從招聘會,報紙,人才網站,綜合性招聘平臺,再到新媒體,抖音,快手,視頻號,小紅書,短視頻矩陣,ip,直播帶崗,無人直播……都嘗試過,也都拿到過結果,但是這個“結果”不能幫助她的團隊打贏現在以及未來同行競爭的仗。

她發了很長一段話,諸多不如意,總結提煉下來就是缺失兩個字:“定力”。?????

企業經營是需要定力的。

定力的執行貫徹,不僅源于團隊對未來戰略目標的篤定,經營者本身的性格也決定了執行的動作是否變形。??

這幾年直播興起,不少人力公司迷失在快速流量的神話里,泡沫破碎的時候,滿地雞毛。

公司偶然遇到機會能賺一筆,沒有遇到機會的慘淡離場,對比之前,整個經營利潤不增反降,而且團隊沒有沉下心來做厚、做實,基本的服務都跟不上,市場上沒有贏家。??????

我們往前翻記錄,從教培領域、電商領域到現在的勞務行業,被流量輔導培訓割韭菜的歷史不短了。

想走捷徑的人總會中招,做得半桶水出來割韭菜培訓的“導師”一大把,自己被割韭菜后就要把成本攤給下一個受害者,俄羅斯套娃式的陷阱,層層疊疊的套路,套路可以短期偶爾取勝,想長期經營,平常心是武器。

再怎么卷,都會有不一樣的解題思路。內卷的盡頭,或許就是“不一樣”。

經營人力公司怎么樣才能不一樣呢?

01 經營本質:穩定交付+精細化服務+綜合能力???????

管理者角色凌駕于個人意志之上???????????

武漢的這位客戶公司規模還不錯,在突破瓶頸時,短平快的選擇了淺表層最寬的門,沒有長周期的思考人力行業的價值屬性。

比如流量火,就去做直播帶崗,現在虛招火,就去試試虛招。

打過籃球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們防守的是“人”,不能只跟著“籃球”轉,把自己折騰得暈頭轉向。

穩定交付的決定性因素是私域運營能力,用戶不求規模,只談黏性與忠誠度,以及帶來的轉介紹數量。??

精細化管理體現在方方面面,一家人力公司的管理能力,從門店里招聘顧問的響應速度就可以看出來,在這方面,我強烈建議各位人力公司經營者去實體服裝店和汽車4s店參觀學習下,門店是品牌的顯性表征。?????????????????????

綜合服務能力包含的內容很多,我只談兩點,選合作客戶的思路與內部人才梯隊的建設。?????

不是所有甲方企業都要做,選擇適合公司當前業務階段的客戶做,既可以降低壞賬風險,也能避免農夫與蛇的故事,超長賬期是能夠把一個項目利潤拖空的。

建議每家人力公司要做客戶四維象限圖。

看上游產業發展趨勢,判斷這個客戶近三年是否還有大的用工周期;看往日里與人事部的溝通協作,是共贏思維還是墊背思維;看公司高管對勞務派遣外包的考量;結款時會不會故意在工時上做小文章。?????

內部人才梯隊的建設,早在2016年亞太人力研究院聶老師分享時就在提,真聽進去的公司基本現在都發展得不錯。再次搬出老生常談的話題,是因為見過太多人力公司只能紅在一時,無法在不同的行業周期里跨越式生長,惋惜不已。???

草莽時代完全依靠老板的個人英雄主義,到了拼耐力的時代,需要團隊集體的智慧分工。?????

02 新質生產力:零工市場

披著“黃馬褂”的人力公司????????

“零工市場”是我們這兩年一直藏在水面下的業務,為什么藏,不是擔心競爭,更多是因為政策不明朗,經營思路不明確。

虎蛙選擇扮演技術服務商的角色,陪同客戶從0到1,做深,做精,做透,在市場化的浪潮里走出一條特色的經營之路。

在零工市場的建設上,虎蛙行業研究院提供了充足的活力支援,我們沒有從熟悉的切口進入賽道,也不鼓勵一上來就是軟硬件系統、大屏幕、求職者這類市場通用標配,更多是因地制宜,先解讀政策,幫助客戶從為什么接、接了怎么做、做了怎么產生收益、如何能夠長期發展,這四個視角來提供一攬子綜合性服務。??????????

零工市場到底是什么業態,是一場大秀,還是一次新的變革,值得每家人力公司去仔細揣摩思考。

最后,回復下武漢那位老友的困惑,經營者破局要去哪里呢?

去市場一線,去客戶中,去團隊中,那里有我們想要的答案。

專欄作家

大井蓋先生,公眾號:八點四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某廠PM總監,現創業公司CEO;關注企業服務和金融賽道,愛好廣泛,歡迎一起交流探討產品或創業相關問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