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渠道歸因分析模型及應用場景

0 評論 1261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在廣告投放的復雜環境中,準確評估各渠道對最終轉化的貢獻對于優化渠道投放策略至關重要。渠道歸因分析模型通過不同的邏輯和方法,將廣告效果歸因于不同的營銷渠道,幫助企業優化營銷策略,提升投資回報率。

很多企業都在降本增效,除了存量用戶價值深挖外,新客獲取更加關注流量渠道的ROI。在廣告投放的復雜環境中,準確地評估各渠道對最終轉化的貢獻是優化渠道投放策略的關鍵。而對于不同業務,當用戶在各個渠道都有相關觸達行為時,如何準確、公正地計算結果歸屬,就涉及到不同地渠道歸因模型。渠道歸因模型通過一定的邏輯和方法,將廣告效果歸因于不同的營銷渠道,從而幫助企業優化營銷策略,提升投資回報率。

常見的渠道歸因模型及其應用場景。

1. 首次接觸歸因模型(First Click Attribution)

基本原理:首次接觸歸因模型將全部功勞歸于客戶旅程中的第一接觸點,即用戶首次點擊或查看廣告的渠道。這一模型強調首次互動的重要性,認為首次接觸能夠引發用戶的興趣和關注,為后續轉化奠定基礎。

適用場景:

  • 新品牌推廣:在品牌建設初期,需要快速吸引用戶注意,提高品牌知名度。
  • 短周期銷售:產品生命周期短,需要快速轉化的業務場景,如促銷活動、限時優惠等。

應用案例:

電商平臺在社交媒體上投放了首支廣告,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點擊并注冊成為會員。根據首次接觸歸因模型,該社交媒體渠道獲得了100%的轉化功勞,為平臺帶來了大量新用戶。

2. 最終接觸歸因模型(Last Click Attribution)

基本原理:最終接觸歸因模型將全部功勞分配給轉化路徑上的最后一個接觸點,即用戶最終點擊或查看廣告的渠道。這一模型認為,最后一個接觸點對用戶最終的購買決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適用場景:

  • 電商行業:用戶購買決策路徑短,轉化快,如直接搜索購買。
  • 短周期服務:如在線旅游預訂、電影票購買等。

應用案例:

在線旅游網站在多個渠道投放了廣告,用戶最終通過搜索引擎廣告進入網站并完成訂單。根據最終接觸歸因模型,搜索引擎廣告獲得了100%的轉化功勞,成為該網站主要的推廣渠道。

3. 線性歸因模型(Linear Attribution)

基本原理:線性歸因模型在轉化路徑上的每個接觸點平均分配功勞,認為每個渠道都對最終轉化做出了貢獻。這一模型適用于多觸點、長周期的轉化路徑。

適用場景:

  • 長周期銷售:如房地產、汽車等高價值商品的銷售。
  • 復雜購買決策:需要多次接觸和比較才能做出購買決策的產品或服務。

應用案例:

汽車品牌在社交媒體、電視廣告、線下車展等多個渠道進行了宣傳。用戶通過多個渠道了解產品后,最終在線下門店完成購買。根據線性歸因模型,每個渠道都獲得了相同比例的轉化功勞,幫助品牌全面評估各渠道的營銷效果。

4. 時間衰減歸因模型(Time Decay Attribution)

基本原理:時間衰減歸因模型認為,距離轉化越近的渠道對轉化的貢獻越大。這一模型考慮了時間因素,認為用戶近期的互動行為對最終決策的影響更為顯著。

適用場景:

  • 促銷期間:大量用戶集中轉化的場景,如雙十一、黑色星期五等。
  • 用戶決策周期短:如快消品、電子產品等。

應用案例:

一家電子產品品牌在雙十一期間通過社交媒體、電子郵件、短信等多種渠道進行促銷宣傳。用戶在最后兩天內通過電子郵件中的優惠券鏈接完成購買。根據時間衰減歸因模型,電子郵件渠道獲得了較高的轉化功勞,因為用戶的購買行為發生在最近的接觸點。

5. 基于位置歸因模型(Position-Based Attribution)

基本原理:基于位置歸因模型結合了首次接觸和最終接觸模型的特點,將首次和最后一次接觸點各分配較高的功勞比例(如40%),其余接觸點平均分配剩余功勞(如20%)。這一模型兼顧了用戶興趣點和促成轉化的渠道。

適用場景:

  • 多渠道營銷:企業采用多種渠道進行營銷,需要全面評估各渠道效果。
  • 長期客戶關系管理:需要持續跟蹤和維護客戶關系的業務場景。

應用案例:

金融機構通過社交媒體、電子郵件、線下活動等多個渠道進行產品推廣。用戶首次通過社交媒體廣告了解產品,并在多次接觸后通過電子郵件中的鏈接完成購買。根據基于位置歸因模型,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渠道分別獲得了較高的轉化功勞,其他渠道也獲得了相應的貢獻,幫助企業全面評估了各渠道的營銷效果。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數據干飯人】,微信公眾號:【數據干飯人】,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