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蘋果“躺賺”?大廠爭奪“AI應用商店”高地

1 評論 503 瀏覽 0 收藏 11 分鐘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巨頭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AI應用商店這一新興領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商店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核心功能之一,為相關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F在,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大廠們開始爭奪AI應用商店的高地,希望能夠在這一新興市場中占據先機。

應用商店,是司空見慣的智能機必備的App之一,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物。

對于應用商店背后的公司來說,這也是一筆極為重要的凈利潤營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的App Store和谷歌公司的Google Play Store,每年都“躺賺”數十億美元。

在國內,華為、OPPO、vivo等手機品牌建立的“硬核聯盟”,每年也有數十億人民幣的流水。

現如今,移動互聯網關于應用商店的紅利已經吃盡,于是大廠們又盯上了一個AI,試圖成為AI時代的App Store。

一、大廠集體攻堅“智能體”

AI浪潮已經過去18個月的時間,國內互聯網大廠們都一一成為AI急先鋒,不斷在AI領域加碼,不論是阿里巴巴騰訊,還是字節跳動拼多多百度,都將AI視為核心戰略。

從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組建AI應用商店,創造各類智能體應用,搭建AI生態,成了大廠們的熱門潮流。

而所謂的“智能體(AI Agent)”,是AI世界的熱門詞。

智能體應用是基于內嵌于終端的本地大模型打造,精準理解用戶意圖,并將意圖轉換為相應的任務組合,分解任務并識別任務完成的路徑,通過查詢本地知識庫、調用設備API以及合適的模型或應用來執行相應的任務,并將相應的結果返回給智能體,智能體完成整合后反饋給用戶。

簡單來說,智能體將成為AI OS系統的最小工作單元,在PC、手機、自動駕駛領域預計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而承載智能體應用的最好容器,就是AI應用商店。

2024年2月,字節跳動正式推出“Coze 扣子”AI Bot開發平臺。據其官方描述稱:無論你是否有編程基礎,都可以在扣子上快速搭建基于大模型的各類Bot,并將Bot發布到各個社交平臺、通訊軟件或部署到網站等其他渠道。

2024年4月,百度旗下的“靈境矩陣”正式更名為“文心智能體平臺”,基于文心大模型,支持廣大開發者根據自身行業領域、應用場景,選取多樣化的開發方式,打造大模型時代的原生應用。

2024年5月,騰訊基于“混元大模型”上線一站式AI智能體創作與分發平臺“騰訊元器”。用戶不僅可以在平臺上創建專屬AI智能體,使用騰訊官方的插件和知識庫,還能將這些智能體一鍵分發到QQ、微信客服、騰訊云等渠道上。

除此之外,近日又傳出微信的云開發團隊正在打造一款名為“云開發AI智能體”的應用平臺,這是一個多平臺AI智能體開發框架,用于企業和小程序提供專屬的智能體平臺。

螞蟻集團也在開發一款AI應用搭建工具“芝士餅”。用戶通過該平臺也能夠在無代碼的情況下搭建AI應用,支持創作成支付寶小程序等多重產品形態。

在2023年,大廠們的注意力放在搭建AI大模型;到了2024年,大廠們又轉向搭建智能體應用平臺。

總而言之,在國內AI應用商店、智能體應用平臺已經成為“風暴眼”,大廠混戰不休,整個AI世界都亂成一鍋粥。

二、OpenAI喪失主動權

最早提出效仿App Store、成立一個專屬于GPT機器人的AI應用商店的,是OpenAI。

借著ChatGPT在大模型領域的強勢地位,OpenAI在2023年11月7日,首屆OpenAI開發者大會上,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就提出了GPT Store概念。

在山姆·奧特曼的設定下,GPT Store并不簡簡單單只是個軟件商店,它甚至可以開發機器人。

一般來說,想要開發一個App 1.0版本,需要產品經理、開發、前端、后端、測試、運營等一系列崗位夜以繼日的埋頭苦干。

但在OpenAI的GPT Store里,這個過程被無限省略。開發者不需要額外的編程技能,只需要在GPT Store根據引導-輸入文字-命名GPT機器人-設定主題內容-避免特定范圍-設定互動方式。

就這樣,開發出一個GPT機器人可能只需要一個人和幾個小時的時間。

從商業視角來說,GPT Store極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是非常有利于市場的事情。但現實卻不這樣,由于過于低廉的門檻,導致了機器人的泛濫、無序和混亂。

大量軟色情、侵權、盜版的機器人霸占GPT Store,僅靠OpenAI一己之力根本沒有辦法約束全世界范圍內的AI開發者。

到了今年3月末,The Information報道稱,OpenAI內部對于GPT Store負面情緒爆炸,大量員工開始質疑為何要推出這個應用商店。再加上,OpenAI不允許開發者為其應用收費,導致GPT Store開發者無法進行商業化。

報道稱,OpenAI官方已經放棄了GPT Store。

“AI領頭羊”OpenAI倒下了,但也只是一個起到警惕作用的經驗包,并不妨礙后來者的前仆后繼。

首先上場的是微軟,作為OpenAI背后的最大金主,微軟的AI進展也足夠的迅速。

今年5月的Build大會上,微軟推出了涵蓋軟件應用和云服務的“AI全家桶”。其中,Copilot和超過50個新插件,是大會的絕對主角。

微軟Copilot也是一種另類的AI應用商店,在微軟的構想中,用戶可在Copilot交互界面中輸入指令,Copilot即可自動調用Windows系統中的所有應用程序,將尋找、啟用、跨應用的流程和時間大幅簡化和壓縮。

除了微軟之外,蘋果公司也不肯放過“再造App Store”的機會。

今年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正式推出Apple Intelligence,這也是蘋果粘合旗下眾多智能平臺打造成AI大模型的App Store。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蘋果正在與Meta洽談入駐Apple Intelligence,其他參與了洽談的公司還包括生成式AI初創公司Anthropic和Perplexity。

一旦蘋果完成AI應用的整合,那么“30%蘋果稅”將重現在AI世界。

三、AI世界的分發權

不論是國外的OpenAI蘋果微軟谷歌,還是國內的騰訊阿里字節百度。

想要做“應用商店生意”,就離不開應用的分發權。

想要支撐起分發權,首先要有一個足夠龐大的生態體系,并且是獨家的、封閉的、私有的。

例如今年五月上線的“騰訊元器”,它的生態就是完整的騰訊社交王國。從QQ到微信,從公眾號到視頻號,依托于自身龐大的社交生態體系,通過元器平臺將智能體應用和QQ、微信深度整合,利用用戶基數和社交關系鏈來推廣應用。

比社交生態要龐大的,還有蘋果旗下的iOS生態。

蘋果就試圖和AI公司談判,將其名下的大模型、AI應用統一上架到Apple Intelligence,蘋果作為分銷商,為世界上所有使用蘋果設備的用戶,提供高級訂閱服務。

就像在App Store中一樣,蘋果將從訂閱收入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傭金。

Munster預計,如果有10-20%的蘋果用戶將選擇付費訂閱ChatGPT等產品的高級AI服務,這對成功整合到Apple Intelligence的AI公司來說,意味著數十億美元的收益。

不管所謂的“智能體(AI Agent)”這個互聯網名詞多么高級,本質上還是一場用戶數量和分銷渠道的流量生意。只有自身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才能拿到這場游戲的入場券。

但目前為止,AI應用商店并沒有誕生一個“超級巨頭”,所有玩家都是起步階段,用戶教育還在初級層次。

這場AI世界分發權的斗爭,注定要持續很久。

作者|孫鵬越
編輯|大 風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鋅財經】,微信公眾號:【鋅財經】,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商店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核心功能之一,為相關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F在,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大廠們開始爭奪AI應用商店的高地,都希望能夠在這一新興市場中占據先機。

    來自中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