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店的野心
微信小店的問世,標志著騰訊正式步入電商新紀元,展現其在社交電商領域的雄心與策略,但如何將其盤活又成了一個新問題?
微信小店發布,一只靴子落地。
微信,正式開啟“微信電商”時代。平臺電商高速發展的 20 年里,騰訊從未放棄過電商夢,在經歷數次自營嘗試之后,一度中斷,并轉向投資,成就了京東、拼多多萬億規模。
正因N多次嘗試未果,
坊間傳出:“騰訊沒有電商基因”
也許,這次的微信小店,真的不一樣了。小店發布,微信正式攪局平臺電商,不過看微信小店的業態,用“平臺”這個詞,似乎又不太準確。微信特別的土壤,以及超級復雜的流量結構,注定了它會走出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今天我們聊聊,微信小店的“野心”。
- 微信找到最佳策略;
- 微信小店撬動萬億市場;
- 誰是最大受益者?
一、生態最大,視頻號往后靠
8月15日,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我們最近也重新定位了我們的直播電商業務,使其更像微信電商,也就是說,我們要建立的這個生態系統不僅僅基于視頻號和直播頻道,我們要在微信內建立電商生態系統,與整個微信生態系統相連接,仍然會從我們的公眾號,視頻號以及直播頻道汲取很多力量。
但同時,它將與微信生態系統的所有元素相連接,包括公眾號、小程序、企業微信,以及包括微信內發生的所有社交和群組活動,我們想以非常耐心但系統的方式建立一個生態系統,使其與單純的直播電商有所區別,對商家和用戶更有價值,我們也非常希望解決大家所看到的問題?!?/p>
這段內容以及最近一系列動作,釋放了非常明確的信號。
在2024年6月份之前,視頻號電商內部閉環,它是生長在微信內的“抖音”,以直播間為核心,從各個節點導入到直播間進行集中變現。
但是這兩個月調整之后,微信小店成為整個微信電商的核心陣地,公私域流量開始導入微信小店。
導致這個變化的原因,可能如下:
1、單純”微信版抖音“,效率并不高。
目前小程序電商有 5 萬億體量(公開數據),而視頻號去年只做了 1300 多億。
優質內容缺失、流量激活率低,視頻號并沒有最大化使用微信的流量。
2、無法與微信生態耦合。
視頻號之前的思路,在某種層面與微信生態是割裂的。
所以,我們看到有很多擰巴的操作,并在公私域聯動中,政策搖曳不定。
時至今日,微信內并行存在不同電商業態:品牌自營小程序商城、獨立私域電商平臺、視頻號電商。
一個生態內多個相同業務并行,用戶從哪兒下單?商家在哪兒開店?有沒有統一的規則?
一是割裂了用戶體驗,
二是商家賣貨亂上加亂。
有沒有一種更包容、更加體系的做法?
微信小店,應運而生。
微信小店是個全域視角的產物,“它將與微信生態系統的所有元素相連接,包括公眾號、小程序、企業微信,以及包括微信內發生的所有社交和群組活動”。
微信各場景“全家桶”,所有的交易,百川匯海,微信小店之后會成為微信用戶購物與交易的最終場景。
所以,微信小店是微信所有流量集中變現的陣地。
從主陣地退下來,視頻號,則成為微信小店破圈的主要流量來源。
二、小店,盤活生態
“如果,
微信用戶只需要一個交易場景,
那只能是微信小店?!?/p>
這意味著,小程序電商走向了尾聲。
品牌自營小程序商城、私域獨立電商平臺,需要重新尋找生存機會,之前幾篇文章我寫過,這里不做贅述。
對于用戶,私域種種交易風險:售后不完善、假貨黑灰產等,核心問題就是沒有一個被監管的交易陣地。
交易無法被管理,
那么用戶體驗很難被優化。
對商家而言,私域無法體系化獲得外部流量,又是個致命痛點。
微信小店,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 私域用戶引入小店成交,受平臺監管,平臺也有扣點收入,所以私域引流就不會成為阻礙。
- 商家做小店動力充足,因為私域導入直播間成交,會有公域流量額外的流量獎勵。
- 微信小店可以持續累積銷售量、好評以及各種信譽資產,從而大大提升新客戶的轉化率。
微信小店,完成了三贏:
- 商家獲得免費SaaS,信譽陣地、公域流量、以及公私域聯動的額外激勵;
- 平臺通過小店,把之前商家積累的交易客戶吸進來,各類私域成交會被納入到平臺交易,極大地擴充了平臺的商域流量。
- 用戶獲得更規范的購物體驗:產品合規性、發貨及時性、售后保障。
通過微信小店的規范與約束,用戶體驗與其他平臺拉齊,從而再次激發新用戶進入微信交易,形成疊加效應。
私域交易遷移到平臺;
視頻號公域流量持續增加;
用戶購物體驗的提升,搶走其他平臺份額;
微信小店,
可能會讓微信整體交易量提升1-2個數量級。
三、誰是最大受益者?
如今,多寡頭平臺電商混戰,整個互聯網又遇到增長瓶頸,游戲、廣告業務似乎不足以支撐騰訊帝國的龐大版圖。
微信小店支撐生態電商,可能會顛覆現有的電商格局。
拉長時間看,
商家與用戶唯一無法逃離的可能只有微信。
基于邏輯推演:
一、微信小店成為商家的核心陣地。
- 信譽陣地:銷量、評論,成為商家的信譽資產;
- 分銷陣地:公域主播、私域分銷員,都會通過小店標簽來確定分銷意向;
- 轉化陣地:私域、公域新用戶也會根據小店標簽,確定購買意愿。
二、利好中小微商家。
微信去中心化、網格化的流量分發,注定微信不可能產生超級頭部,不可能有小楊哥、董宇輝這種流量奇跡。
那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會獲得基礎流量池,但流量不夠多,就必須提升流量的有效使用率。
本地生活商家、或已經積累信譽的中小商家,則能更好使用這部分流量。
本地生活商家,原本有一定的私域流量,就容易完成冷啟動,加上已有內容場景(門店場景)、以及服務能力(到店、外賣、小時達)。
流量變現能力強,那他們就有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中小品牌、源頭基地、生產工廠、手工工作室都具備這類特征,內容生產成本低,已經有部分私域沉淀,就特別容易完成冷啟動。
低成本運營、以信譽積累為獲得訂單的主要手段,就能夠承接小流量,且可以長久持續地良性運營。
或許,他們會是微信小店的超級受益者。
不同于淘寶的純購物平臺,也不同于抖音娛樂驅動興趣購物,微信是一個日活用戶 13.59 億的復雜生態。
它顧及的維度太多,除了講商業效率,可能要更看重用戶的長久體驗,以及每個人在生態內的生存狀態與價值。
說到底,微信是中國人際關系的線上版,它是由熟人關系編制的一張大網。
遵循著熟人社會的一切法則,價值依賴一層層的口碑傳遞。
交朋友、做生意,
最終靠的是真誠與信譽。
公眾號的野心是: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微信小店的野心,也許可以很樸實:
“每個真誠的人,都可以做好生意”
有了真誠,一切都會變好。
也許能做好微信小店的人是,燒烤店老板娘、大山里養雞的返鄉大學生、開服裝工廠的王老板、開了30年老店的趙師傅……
還有那些愿意用好產品、好服務,通過積累口碑而賺錢的人。
這個野心,也許已經足夠大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大魚知道】,微信公眾號:【大魚知道】,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