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RP(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本文深入探討了ERP系統的基本概念、運作方式以及部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旨在為企業提供一條明晰的路徑,確保ERP投資能夠實現預期效益。
前面幾篇我們詳細拆解了ERP系統的各種功能,但是依然會有伙伴不了解ERP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運作的。
其實這也能理解,現在ERP系統已經不僅僅是制造業在用了,ERP的種類已經越來越多,入局的廠商也越來越多,各家有各家的一套解讀,你會發現你看10篇內容可能就有10個定義。
所以這篇我們在上一篇的基礎上ERP(企業資源規劃)是什么?ERP系統的發展歷史 對ERP再做一次詳細的補充,爭取一篇能夠帶大家了解ERP的一切!
01 ERP的定義
企業資源規劃(ERP),其實就是一套集成軟件應用程序系統,用于管理財務、人力資源、采購、分銷、供應鏈等職能部門的日常業務流程和運營。
ERP系統是大多數企業的核心業務系統,因為ERP系統能將運營業務所需的所有流程集成到一個系統中,同時也有利于資源規劃,所以它也叫【企業資源規劃】。
ERP最初是為制造公司設計的,但后來幾乎每個行業,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ERP功能和產品,例如,政府ERP使用合同生命周期管理(CLM)而不是傳統采購,并遵循政府會計規則而不是GAAP。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人對于ERP系統的定義理解逐漸混亂不清晰,因為各行各業對于ERP都逐漸有了自己的一套解讀,而互聯網使得信息爆炸,大家很難通過自己去辨別。
02 企業上ERP系統的目的
ERP系能夠統通過多種方式改善企業運營,這也是企業熱衷于上ERP的主要原因,實施ERP系統可以:
- 簡化流程,從而提高企業敏捷性
- 通過減少正在使用的系統數量來提高組織效率
- 提高數據可視性和數據分析機會,包括實時加速報告的可能性
- 通過集中數據并確保一致的工作流程,實現整個企業的運營標準化
- 通過集中化、訪問控制和審計跟蹤確保更高的數據安全性
- 通過自動化任務和減少手動數據輸入來提高生產力
ERP系統,就是典型all in one的存在——
比如它能夠把財務信息集成到ERP內,能夠很好的統一組織的財務報表;
再比如ERP還集成了訂單管理,使訂單處理、制造、庫存、會計和分銷過程變得更加簡單,錯誤更少。
大多數ERP還包括客戶管理(CRM) 工具來跟蹤客戶互動,從而提供有關客戶行為和需求的更深入的意見。
除此之外,ERP系統還可以標準化和自動化離散制造和流程制造,并統一組織各業務部門的采購。有的大型ERP系統還能提供標準化的人力資源平臺,用于時間報告、費用跟蹤、培訓和技能匹配,并大大增強組織在財務、人力資源和供應鏈中必要提交合規報告的能力。
03 ERP系統如何運作
我們說ERP系統是將一系列業務流程集成到一個集中式數據庫和軟件平臺中,一般來說它包含一套針對特定業務功能(如財務、制造、人力資源或供應鏈)的模塊——
用戶可以通過統一界面訪問ERP模塊,執行任務并生成報告,這也是ERP系統all in one的一個體現,同時許多ERP系統還可以進一步定制,即根據企業的特定需求進行定制。
由于ERP系統旨在滿足各種企業的獨特需求,因此任何給定的ERP系統可用的模塊列表都可以很全面。
常見的ERP模塊包括:技術管理、客戶管理、銷售管理、計劃管理、生產管理、委外管理、裝配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財務管理
這9大功能模塊,構成了5大業務流:
- 【銷售流】:客戶 → 報價單 → 銷售訂單 → 銷售出庫 → 銷售退換貨 → 對賬 → 開票 → 收款
- 【計劃流】:報價單 → 銷售訂單 → 方案設計 → 產品信息/BOM → 生產計劃 → 采購申請、生產任務池
- 【采購流】:采購申請 → 供應商 → 采購訂單 → 采購入庫 → 采購退換貨 → 對賬 → 收票 → 付款
- 【生產流】:生產任務池 → 生產工單 → 生產領/退料 → 生產報工 → 生產質檢 → 生產入庫
- 【倉儲流】:倉庫 → 其他出入庫、調撥、盤點 → 庫存
04 ERP系統的部署流程
根據我自己給企業部署ERP系統的一些經驗,大部分企業的ERP部署或者說落地流程大概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 獲得批準:執行發起人監督批準所需的所有文件的創建。該文件通常稱為業務案例,通常包括計劃目標和范圍、實施成本和時間表、開發和運營風險以及預期收益的描述,執行發起人將業務案例提交給予相應的高管以獲得正式批準。
- 規劃項目:時間表現在細化為工作計劃,其中應包括確定團隊成員、選擇任何外部合作伙伴(實施專家、組織變革管理專家、規劃技術專家)、完成合同、基礎設施升級,并詢問具體情況記錄任務、依賴關系、資源和時間。
- 配置軟件:這個最大、最困難的階段包括分析當前業務流程和支持應用程序中的差距、配置ERP軟件中的參數以反映新的業務流程、完成必要的定制、使用標準化數據定義遷移數據、執行系統測試以及提供所有功能和技術文檔。
- 部署系統:在最終上線前,必須完成監控活動,包括對員工進行系統培訓、規劃支持以及在ERP運行后回答問題并解決問題、測試系統、與執行發起人一起做出“上線”決策。
- 穩定系統:部署后,大部分組織的業務績效都會下降,因為需要學習新的角色、工具、業務和指標。另外,數據清理不善和基礎設施阻礙可能導致流程中斷。這些都會給ERP員工部署和支持團隊帶來了工作量泡沫。
05 為什么很多企業上ERP失敗了?
有一部分企業,在上ERP系統的過程中,項目會停滯甚至夭折,這是為什么呢?根據我的經驗,大致可以歸納為三方面:
- 對ERP定位不清晰
- 對實施ERP的隱形成本不了解
- 內部阻力
1. 對ERP定位不清晰
ERP項目失敗的原因與其他項目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相同之處,包括 執行發起人效率低、項目目標定義不明確、項目管理薄弱、資源不足以及數據清理不善。
但有幾個失敗原因都和對ERP定位不清晰有關:
很多企業在上ERP系統的時候,因為對其定義的(大而全)理解,很容易”貪大貪全“。
實際上,大部分企業對于ERP系統功能需求很基礎,只有非常大的全球性企業才會使用其一小部分以上的功能。
所以很多企業會發現實施因功能過載而延遲復雜。
2. ERP系統的隱形成本不了解
ERP系統在部署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包含以下隱性成本:
- 業務流程變化。一旦團隊看到改進的結果,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充滿力量并尋求進一步的改進。成功會帶來成功,而這通常會比最初預算更多的時間。
- 組織變革管理。變革給予組織的所有條款帶來不確定性。由于許多高管不熟悉組織變革管理的薪酬差別,因此很容易低估變革工作量。
- 數據遷移。企業通常存在重疊的數據庫和薄弱的編輯規則。ERP系統需要更嚴格的編輯,這會增加數據遷移時間。這個所需時間很容易被低估,尤其是在無法識別所有數據源的情況下。
- 自定義代碼。自定義會大量增加實施成本,應盡量避免。自定義還會使保修失效,向供應商報告的問題必須在未修改的軟件上重寫。自定義還會使升級網格困難。最后,大多數企業都低估了自定義系統的成本。
3. 內部阻力
雖然說任何改革都會有阻力,但ERP在這其中更加明顯。
遠程業務部門經常將ERP強加的標準化視為總部想要加強對業務現場的控制力。所以即使有積極的變革管理活動,但現場負責的人員放慢速度實施的情況也很常見。
如果實施團隊的支撐不給力,那么支持上ERP的那一群人會因為遲遲看不到正向反饋而逐漸失望。沒有得到適當的支持時,他們可能會變成ERP實施過程中的批判者。
本文由 @零代碼研究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