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8萬,月入1萬,共享充電寶還能賺到錢嗎

0 評論 308 瀏覽 0 收藏 14 分鐘

共享充電寶行業在經歷早期的快速增長后,目前卻面臨諸多挑戰。代理商與品牌之間的糾紛、顧客的投訴、以及市場的飽和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繼“偷單”(消費者在租借共享充電寶后,并未通過正常渠道支付費用,但品牌方通過某些技術手段繞過支付環節,造成加盟商收益損失)套路之后,共享充電寶再一次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是因為代理商和品牌的糾紛。

8月15日,據新浪科技報道,多地代理商正聯合起訴怪獸充電,稱遭遇該公司銷售人員電銷欺詐。

多位代理商累計投資數百萬元,買入怪獸充電設備及售后鋪設等服務后,卻出現鋪設爛尾現象,導致設備大面積掉線,前期投資虧損嚴重。對于目前的情況,怪獸充電至今尚未回復。

怪獸充電是目前唯一上市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只不過它的股價已經從巔峰時期的10.96美元,跌落至如今的0.62美元,市場慘淡可見一斑。

同樣是移動互聯網興起的產物,共享充電寶并沒有發展成為超級獨角獸,反而是被顧客投訴、代理商起訴,重壓之下,共享充電寶將如何發展?

01 從直營到代理,誰獲利

作為共享經濟為數不多的幸存者,共享充電寶的轉折發生在2022年。那一年,整個行業遭遇了負增長,小程序月活數據和線下消費場景到店客流顯著下滑。

也是這一年,共享充電寶開始大規模從直營走向代理模式。當時,街電和搜電已經合并,更名為竹芒科技,此后怪獸、美團、竹芒科技一直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第一梯隊。

開放代理最直觀的影響,是減輕企業的經營成本。唯一上市的共享充電寶品牌怪獸充電在2023年,也就是開放代理后的第二年第一次實現了盈利,利潤為1.03億元。

今年第二季度,怪獸充電營業成本大幅下降67.2%。由于直接運營模式下支付給位置合作伙伴的激勵費用減少以及人員相關費用減少,銷售和營銷費用減少了38.7%。

一位竹芒科技員工告訴Tech星球,最開始合并的時候,公司加起來有8000多人,但因為從直營轉變成代理后,現在人員規模已經大幅度下降至4000人左右。

這其中包括合并后,組織結構上的優化,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從直營到代理,不需要太多人員去線下做業務。

他表示,直營轉代理的根本原因還是成本過高,一個直營城市最起碼需要配備幾十個業務人員。

一位共享充電寶企業的員工稱,在國內,除去美團外,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全面轉型代理,而竹芒科技幾乎全部都是代理。怪獸充電的財報顯示,2023全年,代理點位占比提升至72.8%,代理業務為怪獸充電貢獻18億元的收入。

共享充電寶的代理成本并不高。Tech星球了解到,最便宜的機器只要550元,最貴的8800元,有類似電視機的大屏幕、40個接口。

如果代理商一次性拿更多機器,還可以優惠。遇到企業搞活動,還可以買6臺送3臺。大部分品牌代理商和品牌方按照9:1分成,之后的9成如何分配,需要和商家去談。

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直營為主的時代,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經從1元/小時上漲到了2元甚至3元/小時。代理模式開啟后,價格變得更混亂。

消費者們發現即便是同一個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在同一個城市價格可能也不一樣,甚至在深圳的一個景區,共享充電寶的價格達到了20元/小時。

造成價格混亂的根本是代理機制。Tech星球咨詢了一位代理了街電和怪獸品牌的代理商,他表示,代理之后,充電寶的使用價格是自己定的。一位街電員工稱,他們的要求是最多不超過20元/時。

還有服務品質的下跌。在黑貓投訴上,有16萬條關于共享充電寶的投訴。借來的充電寶充電速度很慢,四十分鐘,手機電量也只是從20%充到了30%。明明只用了十幾分鐘,卻發現扣費99元,相當于又買了一個充電寶。

02 沒有100萬,別來碰

共享充電寶品牌們宣稱會負責售后,比如設備正常使用下的磨損等,并且前期只要代理商支付一定費用,甚至可以幫助溝通點位等,聽上去,這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包括怪獸、街電在內的品牌也承諾落地設備日均流水收益大于3.3元,但想要靠代理充電寶賺大錢并不容易。

一位街電員工代理了自己公司的品牌,他向Tech星球展示了位于江西某城市的酒吧,這個酒吧總共有12臺機器,一個月有3600元左右的凈利潤,“就是個副業”,他感嘆道。

共享充電寶的生意本質上是資源、點位之爭。一位代理商稱,景區、酒吧、KTV是最好的點位。這些點位有兩種入駐方式,要么一次性繳納入場費,10萬,20萬皆有,要么和代理商按照9:1的比例分成。

餐飲門店則是基礎點位。一位剛剛加入的代理商告訴Tech星球,類似餐飲門店大多按照4成或者6成抽成。

一位街電的員工向Tech星球展示了餐飲門店的情況,一臺充電寶一天的收益是3.85元。按照商家和代理商4:6分成,單臺機器成本價550元計算,只要8個月回本。

但現實的情況并非如此。一位代理商告訴Tech星球,壞充電寶的情況經常出現,而且品牌給的機器往往搭配了二手機器,問題非常多,你需要配備團隊去做運維,這造成了更多的成本。

還有一些平臺會采取偷單、漏單等手段,在后臺上偷偷抽掉消費者的訂單,讓代理商、商家無法看到該筆訂單,從而減少分得利潤。

即便按照每臺設備3.3元的收益,按照代理商和商家2:8的比例分成,回本需要28個月。如果想要月入過萬,以每臺最低550元的價格計算,不計算人員投入,資金投入需要28萬。

“現在其實是跑量的生意”,一位做了6年的代理商稱,“沒有100萬就不要入場。”

“現在一個店有每天就30塊的流水就算不錯了,也算優質門店。這種店在你整體鋪設的設備占比中有20%-30%左右就不錯了,市面上大部分門店一天的流水可能只有幾塊錢”,上述代理商稱。

給商家的分潤也可以作假。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Tech星球,一些共享充電寶品牌會做假系統,比如這臺機器今天的流水是200元,可能給商家展示的只有100元。一位還未上市的共享充電寶員工稱,他們根本不會向商家展示整體收益。

一位代理商告訴Tech星球,對于商家來說,成本是很低的。充電寶的功率大都是50瓦左右的,你不充電的時候是待機狀態。

即便是帶有電視機的機器,一個月才30度電,商業用電按照1塊錢一度電算,電費就30元。一個12孔的機器,一個月只有5度電,就是5塊錢。因此,商家基本都可以覆蓋電費。

代理商的邏輯是,一個商家投資十幾萬、幾十萬開店,沒有人會在乎充電寶一個月幾十塊的收益。倘若商家真的在乎收益,那這個門店的人流量肯定少,充電寶租借量也會少,也沒有必要投放。

更重要的是,開放代理并沒有帶來點位的大幅度增長。艾瑞咨詢指出,2023年共享充電寶行業覆蓋點位數已達到404萬個,占全國所有潛在有效點位數的19.1%,同比增長31.8%。而2021年這個數據是380萬。2017年,這個數據是30萬。

這意味著共享充電寶品牌大規模開放代理時,市場的增長已經有限?!拔覀儸F在不敢算毛利,基本就是上面托著品牌方的錢,下面托著商家的錢”,上述代理商稱。

03 充電寶的下一步:出海和下沉

共享充電寶本來就是一個只有百億規模的市場,國內早就成了紅海市場,隨便走入一家餐廳,有時候都能見到三個充電寶機器。一位代理商稱,他曾去過一個店,老板說每天有十幾個人來問他要不要充電寶。

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一二線城市點位滲透率已達到44.7%,但三線及以下城市點位滲透率為22.2%,未來下沉市場將是主要的點位增量來源。

怪獸充電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點位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0%,新增超過50個縣級及以上區域。20%的增速足以證明市場的前景。

根據新浪科技報道,因為設備及售后問題,代理商們紛紛指控怪獸充電的銷售人員存在電銷欺詐行為,導致他們在投資數百萬元購買怪獸充電的設備及售后鋪設服務后,卻遭遇了鋪設爛尾、設備大面積掉線等問題,前期投資虧損嚴重。

如果品牌方和代理商不想辦法提高服務,在價格更為敏感的下沉市場,共享充電寶的前景似乎也沒有想象中樂觀。

更何況,已經玩不出花樣的手機品牌都在想辦法提高充電效率,比如最經典的,充電5分鐘待機兩小時的OPPO R7,消費者未來對于共享充電寶的需求還有多少增長空間依然是個謎題。

另一個增長點是出海。竹芒科技2023年就已經進入了迪拜、美國、柬埔寨、印尼、越南、瑞典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團和怪獸也在近期開始加速出海,后者同樣希望以招商加盟的方式擴張。

一位竹芒科技的員工稱,公司現在的計劃是街電在國內做,搜電用于出海。

出海前景確實可觀,據霞光社報道,目前最頭部的移動電源出海公司,總設備量大概也不過就是3000~5000臺左右。一部分高收益點位,月收益已經能達到單點2000元人民幣。

但不同于國內,用微信或者支付寶掃一掃就可以使用充電寶,國外則需要下載APP。另一個是海外過高的維護成本。

市場份額決定著共享充電寶很難出現市值百億的大公司,而移動互聯網的流量見頂也預示著大廠收購他們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對于共享充電寶企業來說,唯一的出路只有做好服務,在紅海中卷出一條生路。

文 | 王琳 封面來源 | 圖蟲創意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Tech星球】,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