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三天,拯救下滑 45%的業務!
資生堂、太二酸菜魚和百果園等知名企業的凈利潤急劇下降,這不僅是流量紅利消失和競爭加劇的結果。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消費市場需求的根本變化。通過深入的業務復盤和診斷,企業可以重新找到增長的路徑。本文將分享一系列成功的業務復盤案例和策略,幫助處于困境中的企業尋找到突破的方向和方法。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到這樣一個驚人的現象:今年上半年,很多企業的利潤數據猶如自由落體般直線下降,簡直慘不忍睹!
瞧瞧資生堂,1 至 6 月歸母公司凈利潤同比降幅竟高達 99.9%;太二酸菜魚也在困境中掙扎,上半年凈利潤暴跌 70%;百果園同樣未能幸免,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降 66.1%。
這些可都是行業內的大品牌,堪稱各自領域的翹楚。然而,如今他們的數據卻如此不堪,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難道僅僅是因為,流量紅利結束和激烈競爭的原因嗎?
我想沒這么簡單,真正的原因是,今天消費市場的需求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從7月份開始,我有個明顯的發現,客戶咨詢最多的需求,不再是直接奔著私域和會員的增長問題去了。
反而是業務診斷和復盤,有的聚焦于原有的業務,有的則劍指新業務線。這說明,企業意識到增長并不單單是買流量,調價格,而是業務可能要做出調整。
業務,從外部看,首先就是需求;從內部看,涉及模式產品,營銷,組織等一系列問題。
就說這周吧,我又被客戶拽到了一個偏僻的民宿里,和他們業務團隊一同“閉關”了整整 3 天。
他們的業務在 Q2 下滑 45%,內部多次研討,卻始終無法達成共識,老板和業務團隊之間分歧漸顯,方向愈發迷茫。于是,想找個顧問參與業務診斷復盤,既給些專業指導,從外部視角帶來新啟發。
當下,遇到問題不可怕,只要停下來,理清頭緒,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做業務復盤,關鍵是:左手看市場,右手看競品,找到自己位子,再看差距?!?/strong>
所以,在見面前,我給他們布置了 2 個重要的作業。
第一個作業,是讓他們完成企業自身的深度梳理。
我給出一張涵蓋 9 個維度的表格:目標用戶、市場定位、產品、渠道、價格、促銷(營銷)、團隊、服務、技術。我要求他們按照這 9 個維度,將企業的信息填進去。這 9 個維度,實則源自市場營銷中 STP戰略和 4P 理論的核心要素。我讓他們填完之后,再提前發給老板和參會的每個人,務必做到人人熟悉。
第二個作業,是讓他們完成 5 – 7個競品的全面梳理。
我同樣要求按照上述 9 個維度填寫,鑒于他們這個行業適合打造 IP,我特地增加了【創始人 IP】這個維度,從創始人的專業和背景也進行梳理。
相比第一個作業,多了一項關鍵任務,業務負責人要明確寫出每個維度競品強于我們的地方,并闡述清楚究竟強在哪里。這個“強”,可以是確鑿的事實,也可以是主觀的判斷。比如說,競品的產品包裝(顏值)更勝一籌。
到了業務復盤會的關鍵時刻,我特意讓老板主持,不過我與他約法三章:主持期間切勿表達個人觀點,盡量讓業務人員暢所欲言,輪到自己發言時再發聲,并且要盡量摒棄老板的架子,嚴禁批評指責。
而我呢,則全程輔助引導,確認問題并刨根問底。
業務復盤過程中,有個流程細節至關重要,就是“共識確認”。
復盤雖然最終要的是結果(行動計劃),但它是集眾人智慧的過程,也是分解、透視問題的過程。所以每個環節,問題都要讓與會人講清楚,討論,確認,保持全過程都是透明的。
于是,在企業自身梳理環節,我會逐一與老板和團隊進行共識確認。要確保描述傳遞的意思的精準無誤,必須保證大家理解的信息毫無偏差,完全一致。
在競品梳理環節,同樣要求對每項競品的優勢進行確認并達成共識,確保大家的理解整齊劃一,高度認同。
若有分歧,現場研討,力求達成一致。實在無法統一的,就記錄作為2種不同的優勢。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咨詢項目,我是有判斷的。當大家對自己的企業、對競品、對市場現狀的認識高度統一后,后面尋找解決答案就容易多了。
完成前面2項工作,接下來,就是針對競品的優勢,探討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個過程中,要做分析和決策,就需要資料和數據。我們的原則就是,缺什么資料、數據,現場指揮搜集。
總之”把問題消滅在現場“,現場出解決方案(思路),甚至把行動計劃都寫出來。這么做的效率真的非常高,并且從老板到業務團隊,都在現場戰斗,士氣都特別高漲。
我們的焦慮和迷茫,往往是因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么辦?一旦知道該怎么走,哪怕是有個嘗試的方向,焦慮和迷茫就會緩解。
現在好了,在復盤會現場,我們不僅界定問題,拆解問題,找到破題思路和方向,還把解決方案和行動計劃都明確下來,且分配到人。
比如,我們發現,競品比我們的業務定位更清晰、精準。具體表現是,競爭對手描述業務的關鍵詞非常精準,直擊用戶痛點,而且一句話就能講清楚。但我們的不行,需要念一大段文字,聽起來費勁,還記不住。
于是,我們當場就提煉業務關鍵詞,并且每人想一句不超過 30 個字的業務介紹(最后定下2個來選擇)。
所以行動指令越清晰明確,人就越不焦慮,解決問題就越快。
今天,這個業務復盤會終于結束了,我們找到了業務下滑的原因,知道從哪些地方調整,也明確跟競品的差異,還預判了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而且,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回去要做什么。
一下子沒有糾結和迷茫,剩下“干就完了”!
經過3天的鏖戰,我也終于可以返城了。
最后總結一下,參加了幾次業務復盤,我有 3 點深刻感觸:
1)當下一定要“勤復盤”,正處于消費市場的變革期,保證企業緊跟市場需求。復盤頻率,根據目的可以是每周、每月或者每季度進行。
2)一定要請外部人參加,可以是跨行業朋友,專家,顧問等角色,增加外部視角,提高發現新問題的概率,避免習慣性思維和思維盲區。
3)業務復盤一定要老板或業務的1號位參加。否則,寧可不開,或換個時間。
遇到問題,出門問問,停下來復盤,不是逃避,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專欄作家
晏濤三壽;微信公眾號:晏濤三壽;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數字化營銷專家,私域流量與超級用戶增長方法論首創者。著有《超級用戶增長》、《微博與微信營銷實戰兵法》等。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這個作業得花不少時間吧,業務側沒時間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