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 AI 輔助閱讀書籍?

0 評論 1093 瀏覽 2 收藏 11 分鐘

在知識的海洋中,書籍是指引我們航行的燈塔。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已成為我們閱讀旅程中的得力助手。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言:“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從基礎閱讀到主題閱讀,AI不僅能夠解答我們的疑惑,還能幫助我們構建知識體系,讓閱讀成為一種更加豐富和互動的體驗。讓我們一起開啟這場由AI輔助的閱讀革命。

你好,我是林驥。

閱讀書籍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如今有了 AI 這個神通廣大的幫手,我們可以更加高效地閱讀書籍。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把閱讀分成 4 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并鼓勵閱讀者主動提出 4 個基本問題:這本書在說些什么?具體是怎么說的?說的有道理嗎?跟我有什么關系?

當你準備開始閱讀一本書時,不妨先讓 AI 來回答這些基本問題。

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累積式的,高層次的閱讀通常包含了較低層次的特性,基礎閱讀包含在檢視閱讀中,檢視閱讀又包含在分析閱讀中,而分析閱讀則包含在主題閱讀中。

一、用 AI 輔助基礎閱讀

閱讀的第 1 層次:基礎閱讀,就是我們從小在學校學習時的閱讀方式。

對于一個陌生的領域,我們往往需要逐字逐句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問一下 AI,讓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下。

例如,給 AI 發送如下提示詞: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基礎閱讀是指什么?

Kimi 的回答如下:

秘塔 AI 搜索的功能比較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置不同的范圍和強度,還有來源鏈接和思維導圖,結果相對比較可靠:

二、用 AI 輔助檢視閱讀

閱讀的第 2 層次:檢視閱讀,就是快速瀏覽、系統化略讀書中的重點內容。

拿到一本書,先看書名和副標題,然后看序言和目錄,再把全書快速翻一遍,尋找主要論點,可以重點看看最后的兩三頁內容。

作者在寫書時,通常是先寫目錄大綱,然后再寫正文,最后總結重要的內容。

我們檢視閱讀的時候,不妨運用逆向思維,反過來讓 AI 把書的重點內容總結成一個目錄大綱。

例如,給 AI 發送如下提示詞:請簡要總結《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重點內容,并生成一張思維導圖。

用秘塔 AI 全網深入搜索得到的思維導圖如下:

聰明的閱讀者,不會拿到一本書就從頭到尾讀完,他們往往會「抽樣閱讀」,也就是對書中的內容去進行抽樣調查。

「抽樣」是個統計學術語,意思是抽取一部分樣本,從中推測整體的情況。

因此,統計學積累的大量經驗和方法,就能為我們所用了。例如:隨機抽樣、整群抽樣、分層抽樣、等距抽樣、配額抽樣等。

如果你不清楚這些抽樣的方法,可以問一問 AI,讓它給你詳細解釋,并指導你應用到閱讀中。

三、用 AI 輔助分析閱讀

閱讀的第 3 層次:分析閱讀,就是完整地閱讀、咀嚼、消化一本書。

弗蘭西斯·培根曾經說過:

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我們分析閱讀的時候,可以運用溯源思維,多問幾個為什么。

例如,給 AI 發送如下提示詞: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二章中,作者強調說: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到分析閱讀。這是為什么呢?

Kimi 的回答如下: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追問 AI:如果我想深入了解某個資訊的背景信息,是不是需要運用分析閱讀的方法?為什么?

Kimi 的回答如下:

以此類推,通過不斷分析、深挖和總結,就能不斷進步。

在分析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運用相關思維,讓 AI 扮演相關人物,例如:書籍的作者、批評者、運用知識的高手等,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對話,從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另一個相關的知識點,從而形成知識的網絡,進而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用 AI 輔助主題閱讀

閱讀的第 4 層次:主題閱讀,簡單來說就是「按圖索驥」,從書的主題出發,同時閱讀多本相關的書籍。

主題閱讀是最主動、最費力的方法,同時也是最有收獲、最有效果的方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我們可以讓 AI 給我們推薦一些相關的書籍,但需要注意讓 AI 不要胡編亂造,而要推薦真實存在的好書。

例如,給 AI 發送如下提示詞:你是一個博覽群書的專家,特別擅長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請推薦一些與閱讀有關的書,幫我更好地理解閱讀技巧和方法。要求是真實存在的好書,千萬不要瞎編。

下面是文心一言的回答:

不同 AI 的回答可能會不一樣,同一個 AI 每次回答的結果可能也不一樣,這些結果可以相互作為補充,但需要我們自己去驗證 AI 推薦書籍的真實性,因為有些 AI 喜歡胡編亂造或張冠李戴。

有些作者在某個領域擁有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可能寫過多本相關的書,我們可以從中找出作者的成名作、代表作和巔峰作,以便加深對優秀作者及相關知識的認識。

例如,給 AI 發送如下提示詞:《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還寫過什么書?

文心一言的回答如下:

總之,在主題閱讀的時候,我們需要運用目標思維,帶著目的去讀書,不是為了看書而看書,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讀書。

最后的話

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獲取知識變得越來越容易,那我們為什么還要讀書呢?

其實讀書不僅能讓人增進對世界的了解,包括獲得資訊、知識、理解和快樂,而且能讓人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還能讓人更加懂得生命的意義。

知道為什么要讀書之后,接下來還要知道讀什么書,以及如何讀書。

AI 可以給我們推薦合適的書單,也可以教我們學會如何閱讀,但它不能代替我們主動思考。

讀不同類型的書,適合采用不同的讀書方法,有些書可以「速讀」,有些書則需要「精讀」。

對于詩歌散文美感類的書籍,我們閱讀的重點是欣賞語句和修辭的美妙之處,而不是去分析理論模型或尋找故事沖突,否則可能徒勞無功。

對于需要深入理解的專業書籍,我們不能完全依賴 AI 的總結,而要仔細閱讀、認真思考和學以致用,努力越多,效果越好。

記?。弘m然一本書的「骨架」很重要,但「血肉」才給予它生命。

無論你采用什么方法閱讀一本書,都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建立書籍與自己的關系,才能真正從書中受益。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林驥】,微信公眾號:【林驥】,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