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開發、指標等數據產品大融合,可能是個坑!

0 評論 389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企業對于數據產品的整合和融合需求日益增長。然而,將BI、開發、指標等數據產品進行大融合,構建一個全鏈路平臺,是否真能帶來預期的效益?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數據產品大融合的潛在風險和挑戰。

最近看有人在寫帆軟的all in產品,正好此前我看過一款數據資產管理產品,感覺有點類似,就是企業把所有的數據產品都集合到一起成為一個全鏈路平臺,當然我覺得鏈路最全的肯定是數據資產管理產品。

其它企業都是按照自身擁有的產品進行打通集成,比如帆軟,他并沒有整個數據產業鏈的所有產品,所以他的all in還不夠完整,但是相對于他們來說,他們把所有產品進行了集成融合已經是最完整的產品了。

這個讓我想起SAP,我們一直說SAP是一個非常重的系統,它集成了FICOMMSDPP等模塊,一家生產制造型企業的所有模塊都有了,當然一般銷售型企業的業務模塊本身比較少肯定是已經覆蓋,我們國內很多國產的系統會拆的很細,比如財務系統,生產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說到這里大家有沒覺得現在國內廠商要走的ALL IN產品的道路像極了SAP,本身都是各自專注各自模塊的產品,要去走大集成之路,是不是產品越做越重了。

當然產品走集成化在一定程度上個人覺得是個趨勢,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對于供應商來說,本身我擁有很多產品,但是一個客戶如果只采購一個產品,那么這個客戶的客單就不高,而且從另一方面說,當客戶拓展到一定程度,比如帆軟國內BI的市場份額已經很高了,它在去拓客更加困難,所以不如從老客戶里去做新產品的拓客,那么單個客戶的客單價就上去了,所以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企業本身具備更多產品的能力的時候,進行大融合賣集成平臺,是一個更優的選擇。

其次,對于甲方企業,我們從底層到前端開始盤,到底有哪些產品,比如埋點、中臺、BI、指標、治理、運營,這是比較全的模塊內容,現在的狀態是不同廠商做一塊,所以導致很多項目參差不齊,這樣給甲方會造成一定的困擾,各種項目銜接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如果所有鏈路的產品全由一家企業提供,那么就比較省事,注意我說的只是省事,而不是順暢,為什么不是順暢,后面會分析。

在數據資產誕生之后,這種集成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看過非常完整的產品了,但是我只能說完整,不能用效果的詞來形容它。

從這2個方面來說,大融合可以說是一種趨勢,因為利潤和客戶優勢決定了這一市場需求。

但是我們重點是要來說這種融合其實是一個坑。

上方我說一家廠商給一家企業提供全鏈路產品服務只能說是省事,而不能說順暢,因為每家企業最初創業的優勢幾乎是他們產品的優勢,后面的產品都是橫向或者縱向拓展的,但是并非他們的優勢產品,每一家廠商它的優勢是局部的,是有限的,所以當他們要融合到一起給企業做全鏈路服務的時候,從產品以及從方案上來說,他們肯定會有一個節點是掉鏈子的。

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不認同,但是我們要知道沒有完美的產品,沒有完美的方案,也沒有所有都是第一的產品,涉及的鏈路多了,對于整體的解決方案要求非常高,這里的解決方案還涉及不同環節銜接的問題,這里說的銜接不是技術的銜接,而是方案的銜接,比如從數據治理到BI,目前市場這兩種企業有著截然不同的工作風格,而且本身這兩個項目也是不同的項目,現在如果讓數據治理的公司做BI,效果不用期待,讓BI的公司去做數據治理,那么他們也是莫名其妙,很難落地的,何況通過我們剛才對于整個鏈路工作節點的盤點,這里面的工作多了去了,比如埋點,比如運營,每一個節點的工作都非常復雜,現在要將這所有的工作都集成到一起,那么對于咨詢顧問的能力要求就非常高。

事實上,市場上非常缺乏這樣的顧問,因為他必須懂技術、懂業務,還得熟悉所有項目的落地需求,現在光是數據指標,bi,這種偏業務效果的項目就經常做得面目全非,何況還要加上其它的項目,從產品融合的角度來說,技術上是可以實現,但是從方案上又顯得不切實際。

所以這樣大的一個平臺給到企業做服務,對于企業來說,一次性支付的費用非常高昂,其次非常容易出現問題,而且一旦出現就會引發蝴蝶效應,最終買單的是企業,而且會發現根本無法甩掉,要么就要全部替換,SAP系統項目的費用有多高,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如果要更換,那么多的費用就付諸水流了。

所以,當廠商整體解決方案能力不足的時候,數據產品大融合,對于企業而言,就是一個大坑,一個甩不掉,會令人痛不欲生的大坑。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風姑娘的數字視角】,微信公眾號:【風姑娘的數字視角】,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