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規劃:如何運用優先級與最小顆粒度原則,實現產品規劃的有效落地?

1 評論 244 瀏覽 1 收藏 12 分鐘

本文闡述了從產品路徑到產品規劃,再到確定需求優先級,并輸出可執行的季度/半年規劃的過程,作為抽象能力應用專題的終結篇。

前文確定了產品方向和規劃(如下圖),本文討論如何實施產品規劃,包括確定需求優先級和轉化為系統能力。

產品方向是模糊的產品機會,是在產品定位、產品決勝點、企業戰略綜合考量下的抉擇;產品路徑是對產品方向的具象化表達和選擇,而產品規劃是對產品路徑的最終表現形態。

如果沒有產品路徑,產品方向就是零;如果沒有產品規劃,產品路徑就是零;如果沒有落地執行,產品規劃都是零。

還是以HR Saa為例。

一、如何從已知五條路徑中選擇最優路徑?

前文我們已經輸出了五條產品路徑(見上圖),過多路徑易造成干擾。所以我們需要優先選擇最優路徑。

首先,HR SaaS產品服務于HR、企業決策者、業務管理者和員工。

優秀SaaS產品應最大化滿足這四類角色的需求(就像電商產品的“多快好省”策略一樣),但現實中存在角色利益沖突和企業資源限制,迫使產品需在不同階段作出選擇。

比如產品前期需滿足HR需求,上升期要滿足不同行業HR需求及企業決策者的數據需求,成熟期則面臨產品同質化和競爭力問題。

我們所面臨的現狀就是產品成熟期的問題,即如何擺脫產品同質化而導致的低價競爭策略?

所以,我們需要擺脫路徑依賴,不只是迭代HR需求,而要創造獨特產品價值。如果只解決HR的日常需求,這是一種偷懶式的產品迭代策略,就像脫口秀里的諧音梗一樣,太公式化、太套路化。

其次,HR SaaS產品的第一決勝點就是對不同行業/規??蛻魝€性需求的最大滿足度。所以你必須有針對性地應對策略,無論是PaaS平臺,還是aPaaS低代碼平臺,亦或是插件化應用市場等。

同時,HR在日常使用產品過程中,對你產品的體驗與感受,決定了Ta對你產品的信心指數超出預期的功能感受和想象空間,決定了Ta對你產品的向往感。所以你也必須有針對性的應對方式,可以是自動化的預警提醒,也可以是智能化的AI應用,或者是開放式協同的能力體現。

最后,確定產品路徑是構建滿足用戶價值的基礎,但并不保證用戶目標的直接達成(就像從云南玉溪到北京有多個交通方式,選擇取決于出行的目的)。對于成熟階段的HR SaaS產品,選擇最符合企業戰略目標的路徑至關重要。這意味著:

  • 戰略目標對齊:確保所選路徑與企業的長期愿景和戰略目標一致,支持企業成長和市場地位提升。
  • 用戶價值最大化:選擇能夠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和期望的路徑,確保產品能夠提供獨特的用戶價值。
  • 資源優化利用:考慮企業資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選擇能夠以最經濟高效的方式實現目標的路徑。
  • 市場適應性:選擇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路徑,確保產品能夠持續滿足市場的動態需求。 通常,我們最容易做的規劃和決策,都是從1到N的,它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和復制,是最符合我們的人性的思考模型(即做最不消耗腦力的選擇)。

選擇產品路徑時,保持現有模式服務現有用戶,按現有資源決定需求迭代效率,解決已知需求,可以選擇聚焦行業做系統化解決方案(路徑三),聚焦用戶場景做業務/數據/合規的自動化(路徑一),或聚焦通用化需求解決(路徑五)。

若追求創新和從0到1的創造性選擇,需放棄路徑依賴和思考惰性,選擇新模式,如開放平臺(路徑二)或智能化用戶/客戶場景落地(路徑四)。

面臨既有路徑和新路徑的選擇困境,最終選擇了路徑一和路徑二的組合路徑,即聚焦用戶場景做數據自動化和開放型插件化平臺。這結合了滿足現有用戶需求和創新發展的需要,旨在通過數據自動化提升效率,同時通過開放平臺引入新功能和增強靈活性。

最后,基于需求場景和路徑選擇,則可得出以下產品規劃。

如何把產品規劃有效進行落地?

如果不深入思考和考慮落地實施,產品路徑規劃可能看似清晰,但實際上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 需求解決的實際效果:未深入分析所選路徑是否能真正解決用戶需求,以及解決的程度如何;
  • 需求顆粒度太粗:未拆分至最小可執行需求的顆粒度,無法有效進行落地;
  • 需求優先級的合理性:未根據用戶價值、實施難度和資源情況合理確定需求的優先級;
  • 插件能力的具體規劃:未明確開放哪些插件能力,以及這些能力如何滿足特定需求。 帶著未回答的問題和需求是1,方案是0,而無場景,不需求的方法論,我又回到需求梳理與分析原點。

首先,按需求最小顆粒度原則,對需求場景與需求量梳理。即重新審視和深入理解用戶需求,確保每個需求都與具體場景相關聯,避免抽象和模糊的需求描述,并標識對應需求量。

第二,確定需求優先級。順應產品路徑一跟路徑二,可以從需求量、需求阻塞度和ROI(即投入產出比)三個維度綜合確認需求優先級,可以將需求分為以下類別

  • P0級需求:對新產品簽約或續簽至關重要,或需求量顯著領先,或ROI極高的需求。這些需求對業務影響最大,應優先解決。
  • P1級需求:需求量高頻且ROI高的需求。這些需求對用戶價值和業務增長有顯著貢獻,應作為次優先級處理。
  • P2級需求:需求量中頻且ROI一般的需求。這些需求對用戶有一定重要性,但不如P0和P1級緊急。
  • P3級需求:需求量低頻或ROI不高的需求。這些需求對用戶和業務的影響較小,可在資源充裕時考慮。
  • P4級需求:需求量極少,或ROI極低的需求。這些需求可能不值得投入資源解決,或在長期規劃中考慮。

注意:上述圖片均是節選示意圖,并非全部內容

第三,確認最小可落地需求規劃。即聚集解決P0跟P1級別需求,當做季度產品規劃并逐步落地,而P2跟P3需求,則可當做半年度的產品規劃。

從需求梳理中,確定了路徑一(自動化)和路徑二(插件化開放平臺)具有市場潛力,表現在:

  • 正常迭代需求:這兩條路徑能夠滿足正常的產品迭代需求,保持產品競爭力。
  • 開放平臺能力:通過開放平臺,可以吸引更多研發資源協同合作,拓展產品功能和應用范圍。

同時,需求分析顯示這兩條路徑有足夠的上升空間,至少可以支撐一年以上的迭代發展。因此,堅定選擇這兩條路徑,并快速落地執行,以推動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

總結一下

如何把產品規劃有效落地為系統能力?

第一,基于企業戰略、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的平衡,分析所有可能產品路徑后,選擇最優路徑。

第二,順著最優產品路徑,全面梳理最小顆粒度需求,并明確需求場景。

第三,從需求量、需求阻塞度和ROI(即投入產出比)三個維度綜合確認需求優先級(P0最高,P4最低)

第四,聚集P0/P1需求,確認最小可落地產品規劃并落地。

最后,產品規劃也是靈活的計劃,最少預留約25%的調整空間以應對變化,解決那些突發的阻塞需求。

更多相關內容,請參考:

產品規劃:如何抽象地規劃產品路線圖和功能優先級?

實體設計:如何將復雜系統進行抽象架構設計?

產品架構:如何將復雜系統進行場景化架構設計?

功能設計2:如何將復雜的功能抽象成簡潔易用的設計?

功能設計:如何將復雜的功能抽象成簡潔易用的設計?

需求分析:如何從復雜的需求中抽象出核心問題?

專欄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眾號:邢小作之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枚在線教育的產品,關注互聯網教育,喜歡研究用戶心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章給了我一個新的視角,以后在規劃產品時也許可以從一些想不到的點入手。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