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er不會考核,管理只會越來越亂??!

0 評論 1465 瀏覽 1 收藏 5 分鐘

在團隊管理中,考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不少同學做了管理后不一定會考核,畢竟可以學習的經驗較少。這篇文章,我們看看作者怎么說的。

??職場boys and girls,你見過拿崗位JD內容考核的嗎?

相信大多職場人一定見過公司、上級拿崗位說明書來對員工進行考核的。(我也遇到過,當然,不是我所在的部門,是兄弟部門)

內心OS:那哪里是考核啊,那叫做不適崗!明明是崗位應該做的,還要冠以考核或者OKR管理、雛鷹成長計劃、北極星計劃蕓蕓的名義來驅動。怎么!現在工作都要哄著干了嗎?到底是干活的犯了傻還是管理者腦子抽了瘋?

沒有具體的指標,只有概括性的崗位要求,沒有明確的對單個的員工,直接是所有這個崗位的要求,這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緣木求魚,刻舟求劍,得不到管理結果,員工也得不到激勵挑戰,妥妥的double kill!

??組織系統里面有幾點基本的底層邏輯,職場人早晚要明白

戰略愿景或市場目標催生組織架構,組織服務于愿景和目標

愿景或目標拆解,落到不同的崗位支撐,崗位對應具象的崗位說明書,崗位說明書是一個崗位存在的職責、權利詳細的描述,崗位說明書對應固定薪資部分。

考核指標要從不同崗位抽象出來關鍵成功動作、優秀能力,這些點是我們想要這個崗位去觸達的標的考核不是對崗位,是對人,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需要提升和改善的方向不同。(考核崗位是很多團隊容易進入誤區的一個關鍵問題,組織的根本是人,不論是kpi還是okr其實都是對單個勞動力單位的管理)

上級想要什么,我們就對員工考核什么

考核指標從崗位說明中提取、從同崗位的關鍵成功動作中提取,考核指標對應的是一個“帶寬”的區間。不同的達到區間,最終觸發不同的考核獎勵,這就是對賭邏輯。

原來的勞動收益假設為 1.0,通過這種方式變為 0.7~1.5的區間,都是可以的。管理者想要什么,想要每個戰士往哪里提高、監控哪里,這都可以作為考核內容,但是前提是考核內容的對標和對齊(可別認為這叫做“針對人”,這叫做定向扶貧)。薪資激勵模型在考核模型之上,考核作為薪資激勵模型的輸入。它們共同為組織這個系統服務。

目標的拆解,除了解構,還必須能夠重新建構,別忘了最終的大目標

這個背后還要加入核算,不同崗位的達標點位自然會帶來總體目標的變動。大目標、中目標、小目標、個人目標,環環相扣,每個人/管理者對自己的目標對賭,同時需要依賴帶動下級目標的達成。

因為團隊目標做了拆解,團隊往往看更大的時間單元(比如:財務年或半年),下鉆的小團隊、小組、成員背負拆解目標(季度目標、月底、周度目標),對于拆解目標還有一種策略,就是抓大放小,比如拆解目標中的季度目標達成了,或許可以彌補某一個月度目標的缺失。(過程中雖然誕生了不同的小目標,其實這些目標不過都是實現最終目標的手段)

如果你正在成為一個leader,或者正是一個leader,不妨也想一下…

本文由 @Kris_3zzz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