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數據分析【建議】,而不是“要搞高”

0 評論 2547 瀏覽 1 收藏 10 分鐘

數據分析不僅僅是數字的游戲,更是一門藝術。在數據的海洋中,如何從繁雜的指標中提煉出有價值的建議,是每個數據分析師都在追求的圣杯。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如何從簡單的數據比較中跳脫出來,通過深入業務、識別標桿、理解過程,最終提出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分析建議。

每到寫分析建議的環節,很多人就急得直撓頭:

數據分析建議到底該咋寫?

我寫了建議,但是被嫌棄,咋辦?

高級的數據分析建議到底長啥樣?

今天系統跟大家講解一下,高質量分析建議該咋提,話不多說,上干貨。

低等的建議,長這樣

典型的低質量建議,形如:

“同比下降3%,要注意”

“業績差5%未達標,要搞高”

“轉化率下降10%,建議提升”

這些都是廢話。業績低了,肯定要搞高啊,難不成要搞低嗎。真正的問題是:到底咋搞?誰來搞?投多少搞?搞到多高合適?一口氣搞太高會不會以后沒得搞?領導很想搞但一線說“這都是大環境不好”該咋搞?……不解決這些具體問題,“要搞高”就是一句空談。

這里涉及的業務細節很多,單靠對著同比、環比、業績達成幾個結果指標拍腦袋,是很難解決細節問題的,并且也很難證明建議的可行性。因此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找標桿。標桿是已經成功的案例,通過拆解標桿的特征和做法,來識別復制標桿的難度,從而推導出可行的業務策略。具體來說,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篩選標桿

樹立標桿是第一步。但注意,并不是把某個指標從高到低排個序,排名在前的就是標桿了。很有可能某個指標很突出的,其他指標有問題。

因此一般建議:找一個衡量數量的指標,加一個衡量質量的指標,至少2指標考量。比如:

考核推廣渠道:轉化數量/每新增成本

考核銷售業績:銷售收入/回款天數

考核產品功能:使用人數/留存時長

這樣能選出更合理的標桿,避免業務為了刷業績指標盲目豬突。有了兩個指標,可以先做矩陣分析法,識別出表現明顯好/明顯差的個體,再在同一類里,按數量/質量某一指標做分層,排除一二三名(如下圖所示):

這里要注意,如果做矩陣分析用的只是一個月的數據,那么需要多看幾個月,驗證一下標桿的穩定性,剔除那些僅僅某一個月做得好的。找表現穩定的標桿。找到以后,可以進行下一步分析。

第二步:識別特征

注意!并非所有標桿都可以復制。比如分析發現,業績做得好的業務員,全都是在圈子里摸爬滾打10多年,有深厚客戶關系的人,那即使再激勵剛入行的人也沒法獲得成績。這時候只能看:怎么優化招聘手段,吸引更多有經驗的人加入。

因此第二步:識別特征很重要。要對業務個體打標簽,把那些難復制的特征標識出來。來鑒別是否這個標桿是可復制的。常見的難復制特征,比如:

對業務員來說,個人外貌、社會關系、從業經驗

對線下門店來說,店鋪位置、周邊環境

對線上推廣來說,特殊取消,垂直領域大V

總之,如果只有具備獨特特征的才能成功,那就采用復制策略,多找具備這種特征的個體。如果不依賴獨特特征,則可以采用激勵策略,激勵個體進步。

有一種特征也屬于不可復制特征,但很特殊,即“特定時間段”。比如創新型產品,某個歷史時期上了,它很先進,因此后續表現很好。比如某個類型店鋪,先于別人開店,吸收足夠多會員,導致后續表現很好。這種特征需要結合具體業務情況去發現,不能只看眼前的數字。

剔除了不可復制的特征以后,剩下的就是進一步分析的機會點。

第三步:了解過程

想要提深入建議,一定要深入到過程指標當中。類似“轉化率低了,要搞高”之所以質量低,就是因為轉化率也只是從業績中拆出來的指標,本質上還是個結果指標。拿結果解釋結果,肯定沒啥新意。要找到”轉化率”是怎么來的才行。

這里本質是要做個漏斗分析。要注意的是,這個轉化漏斗,不能光看轉化指標,更需要多打標簽,比如下圖中:

1、邀約時間、邀約成功率、拜訪次數、體驗產品次數,這些是指標

2、邀約話術、需求類型、體驗的產品類型、主打功能點,這些得打標簽

一般轉化指標,指向的是行動數量的差距。比如“客戶1次不理你,你要約至少3次”“拿到線索在24小時內必須建立聯系”,這種是比較容易彌補的,只要夠勤奮就能做到。

而標簽,則是指向具體業務做法。比如“你要先展示爆款產品,而不是一上來就談優惠”“你要多講行業經驗,不要只說產品”。

這一步想要做得深入,需要數據分析師對業務有足夠了解,才能打出足夠多的,準確的標簽,比如:

1、到底我們的產品有幾類,和同業比,優勢在價格/功能/便利性?

2、到底我們的話術有幾種,主講企業品牌/行業經驗/產品優勢/價格優勢?

3、到底客戶需求有幾類,誰看重行業經驗/誰看重功能/誰純粹圖便宜?

這一步會難倒很多人,因為很多公司的過程數據收集得很爛,特別是toB業務的企業,CRM做得不好,用不起來,大量數據只停在銷售們的腦子里,這是沒法深入分析的。

而這一步恰恰又是不可缺的,所以需要做數據的同學們不斷努力,推動業務多做采集。至少先把自己內部的產品分類、銷售策略、運營策略之類標簽打起來,再慢慢加強客戶信息采集。

第四步:推出建議

有了前三步的準備,第四步提出建議就踏實靠譜得多。因為我們通過對比,已經剔除了不可復制的特征,找到了可以復制的關鍵過程,那么直接給建議就好了。

注意!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拯救,很有可能某些業務就注定吊車尾,就該被淘汰掉。所以在給建議的時候,可以利用第一步分層的結果,區分高中低對象給建議。

比如對銷售業績提改進建議,很有可能頂級的銷售都自帶資源,無法復制。而底層的銷售其實并不具備成為銷售的基本素質,需要淘汰,因此整體建議,可以如下圖所示:

小結

綜上,想提高質量的建議,本質是:深入業務。

只有深入,才能:

1、剔除不穩定個體,找到真正標桿

2、剔除不可復制特征,找到可復制標桿

3、細看業務過程,理解影響因素,找到可復制的點

4、深入觀察業務個體,找到可提升的人,放棄墊底的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的陳老師】,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