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雜談|尸位的業務簡直惡心

0 評論 568 瀏覽 0 收藏 6 分鐘

在職場的復雜生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那些只關注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同事,他們對工作缺乏整體視角和責任感,這種現象被稱為“尸位”。

職場中你都不知道有些人怎么就變得麻木而推諉,本位而山頭,自大而愚昧,目光之局限僅能看到一平方米,是的,工位的大小。

“他們部門的事情管我什么事情?”

“這個事情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啊,我們到時間就要下班了”

“不行,必須有技術人員支持我們才行,萬一出了意外活動就只好停下來”

“……”

職場中,組織的精細化分工導致的結果就是會出現一堆短視的工具人,不少人被分工、考核的束縛擾亂心神,形成職場管窺視角。資本驅動分工就是為了提高每一個細分環節的效率,可以讓工人聚焦于有限的視野內重復的勞作,降低成本、提升節點的能力。

如此一來,其實管理中的層帶就非常有必要了。大部分的工具人去做重復、沒有創造力的工作,少部分的人來管理這部分人,再有極少部分的負責創造、創新。

組織中人群的分布是一個漏斗形狀,反過來信息、知識密度的分布也是一個大大的漏斗。(盡管互聯網化浪潮席卷很多行業,不少團隊也紛紛推崇扁平化管理,不少一把手也不敢再高高在上脫離業務太遠,但形式上的削減只會體現到組織架構圖上面。對于現實的團隊,你想一想貌似還不是一座座小金字塔嘛)

職場中難免聽到一些說法、甚至自己曾經也是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部門、崗位、人員沒必要知道這些信息,他們聚焦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不知道也不影響協作的開展,知道也沒有什么增益。

但“信息”在組織里面是個奇妙的東西,就像是可以流通的“信任貨幣”,強信息節點一般對應著組織中的節點位置,高信息密度點意味著一個具備廣泛鏈接的組織人,這樣的節點被這張協作網絡依賴。很多管理者,不論是高層、中層、甚至基層的組長/leader們,誰不想成為這樣的點呢?讓自己變得重要、被依賴、有組織價值,得到認可的兌現,難道不是職場人的一個主要目的么。

這樣來看,組織中的尸位似乎必然出現,好吧!

當然,頂層組織者為了避免管窺導致尸位,通常還會設置有專門負責粘合、攪動的崗位,不過組織對崗位的管理方式,又決定這樣的崗位也是基于管窺的前提下產生的。真正的源動力、起心、動念、釋放信號和影響的,最終還是這個組織最核心的幾個或者1個人。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聽到、看到過很多團隊,最終沒有逃脫基因的魔咒,之前看到純銀v分享在taptap的顧問經歷,從一開始的情投意合,到最終的團隊傾向于技術話語權,以及管理者的一意孤行,無不展示著基因的重要性。

基因當然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就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會逐漸形成很多、很難改變的習性,團隊基因就是組織的習性。沒有大換血、大手術,也很難改變組織習性,不剜出毒瘤,他總會有蔓延的可能。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誰又不會在職場中遇到尸位的隊友呢?但總會有人看不下去,總會有人站出來說:“我來,我有辦法”。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就是owner意識。好在社會常常會給予這樣的勇敢者最終的獎賞,算是闖蕩江湖人們的光明。

如果遇到尸位的業務,那么多半也會發生如下情況,業務脫節、協作都是有漏洞且就是做不到MECE的境界,這時候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之前分享的文章,并且敢于站出來成為owner!

??業務上的脫節如何發生的?別罵!多想,多做

本文由 @Kris_3zzz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