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設計工具基礎功能觸發設計探索

0 評論 202 瀏覽 2 收藏 14 分鐘

面對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和多樣化的用戶場景,酷家樂的設計團隊如何突破傳統交互模式的局限,打造出既直觀又高效的新系統?

隨著國內和國際業務的發展,酷家樂客戶群體和行業的多樣化帶來了復雜的使用場景,早期基礎功能交互觸發系統的穩定性和拓展性問題逐漸顯現,無法支撐業務發展和用戶需求,最終導致用戶負反饋不斷增加,為了更好的支撐酷家樂業務的發展,為用戶提供更穩定,拓展性更強,更易學習的工具,對此模塊展開了系統性優化。

01 基礎功能觸發的體驗挑戰

1. 基礎功能觸發的范圍

在酷家樂中,用戶主要的活動集中在查看方案和編輯方案,它們出現在用戶全方案生命周期的任意節點中,用戶可以通過引入模型,調整好合適的視角將模型進行放置;本文討論的范圍是通過【鼠標/觸控板】的交互手勢輸入完成【查看和編輯功能】的觸發:

挑戰1:用戶基礎功能體驗的“失控”

隨著酷家樂業務的迅速擴張,用戶群體和使用場景多樣化,原有基礎功能觸發系統逐漸暴露出體驗問題,具體表現為:

模塊孤島化

各個業務模塊為滿足自身需求,獨立維護觸發邏輯,形成多個不一致的交互體驗,不同模塊之間的觸發方式互相沖突例如,在主環境中,【鼠標左鍵拖動+shift】是正交移動,在其他環境是自由移動,用戶在切換模塊時,需重新熟悉新的操作邏輯,造成操作困惑


兼容性不足

隨著用戶群體的擴展,不同行業的用戶對基礎功能的觸發方式有不同的習慣和需求。

例如,在CAD中,鼠標左鍵拖動默認觸發對象框選,而在酷家樂觸發的是相機旋轉,用戶在使用時感到操作不直觀,需要花費時間適應與行業慣例不符的交互邏輯,增加學習成本

觸發穩定性不足

多個基礎功能依賴同一觸發器,為了保證功能觸發方式的唯一性,通過引入不穩定的條件,構成了不穩定的觸發方式,背離了基礎功能觸發穩定性的原則。

例如:鼠標左鍵拖動觸發相機平移,還可以觸發對象拖動,為了保證功能觸發的唯一性,通過區分交互熱區作為影響條件,當場景內存在大量重疊對象或背景復雜時,熱區判定可能失效或出現用戶意圖的誤判,導致系統響應錯誤功能

挑戰2:無序的差異化設計導致系統擴展性的“鎖死”

在業務發展的早期階段,缺乏系統化的設計思路,團隊為了快速實現目標,過早地切入差異化場景,埋下了深層次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碎片化設計

無系統化的交互規則,導致了差異化場景中設計的隨意性,過度的碎片化設計忽略對擴展性的考慮,導致功能之間缺乏統一性。功能實現依賴硬編碼或臨時方案,缺少標準化接口和模塊化設計,隨著功能的不斷拓展,系統的底層架構逐漸復雜,任何新增功能都需從頭適配,開發維護成本不斷攀升。

例如:在設計相機旋轉能力時,為了服務小白用戶,將鼠標的三個按鍵的鼠標拖動能力都作為了此功能的觸發方式,從而導致在拓展到專業用戶時,其他基礎能力出現觸發方式被占用或者已經通過硬編碼的方式實現


交互高耦合

缺乏分層原則的交互架構,不同功能操作邏輯的互相依賴,觸發方式的共享導致的沖突,以及場景化設計的局部適配造成的特定交互設計非模塊化,直接修改全局交互邏輯,導致其他場景的交互規則受到影響。

例如:鼠標左鍵拖動+shift在對象拖動場景中是正交拖動,在對象選擇中是對象框選

挑戰3:用戶習慣導致優化的“沉沒成本風險”

盡管現有系統在兼容性和擴展性方面問題重重,但長時間的使用已讓用戶逐漸習慣現有交互方式,優化時產生巨大的用戶習慣風險,具體表現如下:

慣性依賴

用戶花費大量時間適應了當前系統的操作方式,即使系統存在明顯問題,通過自身的調整和反復試錯,形成了使用習慣。

沉沒成本顯現

長時間的使用,操作習慣的改變需要重新適應甚至重新培訓,這一套新的習慣的遷移不僅會給用戶帶來學習成本,也加重了公司后端實施工程師的成本,如果新的系統沒有顯著的優越性,用戶可能放棄使用或者轉向競品公司。

優化限制設計空間

為平衡老用戶習慣和新用戶體驗,優化設計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案,導致最終解決方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系統性問題。

02 基礎功能的觸發系統設計探索

探索1:模塊統一和觸發邏輯的重構,回歸系統化,讓失控變得有序

用戶分層及場景抽象歸納

我們盤點了酷家樂業務中所有基礎功能的觸發表現,歸納行業軟件特征及基礎功能的數據表現,明確了以編輯活動為主,查看活動為輔的核心功能矩陣,并圍繞這些功能制定不可破壞的“系統規則”及核心觸發器。

探索2:探索“可熵增”的交互架構,解決系統拓展性的“鎖死”

基于日常的工作實踐和三維工具復雜的特性,探索整理出一種基礎功能觸發的交互架構方式-“可熵增”的交互架構,它是一種允許系統在復雜性增加時保持穩定和靈活,同時能夠自然演化和擴展的設計思路。

強調在交互系統中有序與無序的平衡,即在保證核心功能穩定性的同時,為差異化和復雜需求預留發展空間,而不會對整體架構造成破壞,實現各個模塊之間的低耦合、高內聚。

結構的特點

核心穩定:基礎功能保持低熵狀態,簡單、有序、直觀

可控復雜性:差異化功能被設計為獨立模塊或可擴展組件,允許系統在必要時擴展熵,而不會破壞核心結構

漸進擴展:通過模塊化或分層架構,實現從低熵到高熵的自然過渡,避免一次性復雜化導致系統失控

基礎功能觸發交互架構實踐

基礎層:我們從行業軟件的使用心智和酷家樂系統基礎活動的特征(逐漸向重編輯活動拓展 ),通過功能分離原則將主要活動賦予不同的核心觸發器,編輯活動-鼠標左鍵,查看活動-鼠標右鍵,采用最自然的人機交互手勢完成觸發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的建設。對于同類觸發器存在沖突時,我們通過加入穩定可控的變量,完成同活動不同基礎功能的穩定觸發。

拓展層:明確變量類型,基于漸進擴展的原則對于基礎功能進行高階功能設計,在滿足基礎層的穩定性同時也滿足了差異化功能的觸發。

常見的變量類型有:修飾鍵,上下文,交互熱區等

酷家樂新的基礎功能觸發方案

演變出的基礎功能觸發結構

我們在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基于這套結構可以演化出多種觸發方式的組合,不同的組合交互觸發方式與功能復雜性和用戶工具熟練度呈現了明顯的遞進關系,在日常設計中,也可以參考此表進行功能觸發設計:

探索3:漸進式的優化策略,平衡新老用戶體驗,降低習慣風險

1、漸進式優化:逐步引導用戶適應新交互方式

功能并行:在一定時間內保留舊的操作方式,同時提供新的交互方式,讓用戶自行選擇

引導式過渡:在優化的早期階段,通過提示、教程或動態視覺效果,引導用戶發現并嘗試新的觸發方式功能

2、提供靈活的個性化配置

操作模式切換:提供“經典模式”和“常規模式”供用戶選擇,并在切換模式時提供簡要說明

漸進式提示:當用戶使用舊方式時,系統可提示其切換到新模式,并給出新方式的優勢說明

03 3D軟件觸發方式設計原則

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在觸發設計中需要遵循的必要原則,在進行觸發設計時,遵循以下原則可以很好的避免體驗問題的出現,還能保持基礎功能系統的穩定及拓展性。

04 結語

在3D設計工具中,基礎功能觸發設計不僅是用戶體驗的核心,也是工具產品擴展的基石。3D環境的復雜性和操作的高頻性,使得基礎功能(如對象拖動、相機調整等)的觸發方式必須直觀,穩定,且貼近用戶的心理預期。

工具產品的特性也決定了它需要兼顧多樣化的用戶場景及系統靈活的擴展能力,同時適配不同領域和行業的用戶習慣。因此,基礎觸發設計必須在高效易用和功能拓展性之間找到平衡點。

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可熵增”交互結構,以低熵核心功能確保穩定性,高熵擴展功能支持靈活性,實現從簡單到復雜的漸進性演化。這樣的設計既提高了操作效率,又確保了系統的可擴展性與長期適應性。

我們會不斷探索工具產品設計的最佳實踐,讓復雜變得更少,讓工具變得更加簡單,歡迎感興趣的同學交流學習!

作者:堯川 公眾號:群核科技用戶體驗設計

本文由 @群核科技用戶體驗設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