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李子柒歸來仍是頂流?
“李子柒回歸,頂流依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李子柒的歸來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發熱議。她為何能在退網三年后依然保持如此強大的影響力?其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魅力與秘訣?本文將深入剖析,探尋李子柒歸來仍是頂流的原因。
Hello好久不見呀,轉眼斷更又幾個月了。一方面在忙一些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事,另一方也確實是陷入了工作的泥潭,被一個接一個前赴后繼的DDL趕著走。
雖然最近沒有太多系統性的思考,但有個話題還是想聊聊。最近讓我頗受觸動的兩件事,一個是《黑悟空神話》的出圈,作為國產游戲一發布就點燃海內外,還獲得游戲界奧斯卡TGA四項提名。另一個就是李子柒退網三年后的回歸,喜提幾十個熱搜,歸來仍是頂流。
我就在思考他們為何能具備如此大的影響力,在各自的領域創造奇跡。結果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時間,或者說用時間構筑的不可逾越的護城河。
聊聊李子柒,其實在她退網的這幾年,隔段時間就會出來一個所謂的xx版李子柒,但從未有人能替代她的影響力。她內容的主題是通過自己的手工呈現傳統非遺工藝。我也粉過不少類似的博主,比如手工耿和帥農鳥哥,也喜歡看他們鋸木頭、電焊、畫畫,純手工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但看他們的視頻更像吃快餐,不會有像看李子柒視頻那種品味美好的感覺。
細想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素材的拍攝時長,其他博主的視頻素材拍攝周期通常就是幾天,長的可能達到幾個月,但李子柒每個視頻素材的拍攝周期都很長,大幾個月起步,有的甚至長達幾年。其他博主拍攝前要寫腳本,提前考慮到視頻中需要用到的元素,然后按計劃拍攝。而李子柒從來不寫腳本,她更像是一個記錄者,記錄動植物的自然生長,記錄四季更迭,記錄日月星辰,直到某一個主題像果實一樣成熟,她再把它剪成片子,讓人感受這種生命和生活本來的美好。
她是一個真正的長期主義者,不是為了發視頻而學某樣工藝或做某件事,而是單純出自內心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為了傳承和傳播那些古老而燦爛的文化瑰寶。當這種長期主義成為習慣,她就有了一敗涂地也無妨,永遠可以再重頭的勇氣。做漆器的這期視頻,她一度過敏到腫成豬頭,忍著癢,敷上藥,繼續堅持;雕刻水洗了幾個月的漆木只能反光而沒有圖案,哭著磨掉重新做……這樣磨出來的內容,別人怎么超越?拿什么超越?
除了李子柒,做出《黑神話悟空》的馮驥,畫出《哪吒》的餃子,拍出《流浪地球》的郭帆,都是敢于多年磨一劍把每個細節都磨好的人。除了這些做出偉大成就的人們,我想了想身邊厲害的人,幾乎也都是長期主義者。
我有一個在頂級事務所工作的律師哥們,在知識產權領域深耕了近十年,他幾乎沒什么娛樂活動,除了跑步和做家務時放空自己,其他的時間都在做業務或者學習專業知識。我深知他能走到如今光鮮亮麗的這一步,是積跬步而非乘東風而至。
還有我認識的幾乎每一個互聯網大廠的產研老板,也都是在一家大廠的某個業務或產品方向上深耕五年以上的,要知道能在這個充滿變化的行業中的一家公司的一個方向上熬過五年,一定是抵擋過非凡誘惑、經歷過極端煎熬,仍能堅守自己初心的的人。
雖然現在的時代機遇很難給我們機會成為下一個李子柒,但在自己熱愛或者至少不討厭的方向上持續深耕,疊加時間的力量,就一定能在這個社會中創造更稀缺的價值,形成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前面一直在說時間是創造護城河的關鍵,但單純熬時間是沒用的,不僅沒用,還有可能帶來負面效果。時間是用來沉淀經驗和構建認知的,但熬時間會造成效率和幸福感的雙重下降。
當下小紅書上最火的一條賽道是離職博主,除了被優化,也有很多職場人選擇主動離開。大家離職的理由基本都是加班時間太長,生活沒有幸福感。清華寧向東教授在他的管理學課里就提到過一個理論,說一個人如果加班時間過長,身體里會分泌出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會引發人們對工作的厭倦感,導致工作效率下降、思考停滯,乃至產生逃離工作的沖動。
想成為一個真正的長期主義者,不僅需要充分的時間積累,也需要提升單位時間的價值,也就是利用時間獲得沉淀和個人成長的效率。
這里就要聊到一個選擇:失業時的退路,是送快遞還是送外賣更好?劉潤老師對這一話題有精彩的剖析。他的結論是選擇送快遞更好。
送快遞和送外賣都很辛苦,基本都是全年無休,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而送外賣掙錢普遍比送快遞更多。那為什么送快遞是個更優選擇呢?答案是送快遞更容易在時間中沉淀價值,而送外賣則比較難。
舉例來說,快遞員負責的片區是相對固定的,甚至有專門的驛站。每天往返于幾個小區,一來二去就會跟小區的保安、業主熟悉,形成人際關系,這些關系就是快遞員通過時間沉淀下來的資源。當需要寄快遞的時候這些人就會聯系自己熟悉的快遞員。隨著時間的積累,快遞員就能憑借自己的人際關系越來越輕松地獲得越來越高的收入。
而外賣員則不同,他們送餐區域不固定,按單掙錢,跟每個訂單的倒計時賽跑,這個過程中雖然他們能交付更多訂單,掙更多錢,但很難跟特定的顧客形成關系,也就無法沉淀人際資源。隨著時間的積累,他們頂多是對某些區域越來越熟,送得越來越快,但體力也在下降,長此以往可能就慢慢干不動了。
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者,天然就會對職業生涯充滿焦慮,畢竟三十五歲危機就來自于這個行業。如何對抗這種焦慮,我最近思考和總結的一點小收獲就是:找到具有時間積累效應的事和方向,然后埋頭去做,當單位時間內的成長價值發生下降時,就停下來重新尋找方向,讓自己始終在一個可以積累的方向上沉淀價值,包括人脈、經驗、閱歷,這些東西會變成寶貴的財富,讓自己過上富足且幸福的生活。
最后的話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一個原點,這個原點可能是自己喜歡的事,或者擅長的事。當找到這個原點后,就扎根于它,圍繞它去拓展領域,經過時間的積累,就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特別喜歡的一個喜劇演員是劉旸教主,他因為喜歡脫口秀,從新東方老師轉型成一個脫口秀演員,脫口秀是他事業的原點,當他在脫口秀領域深耕多年成為元老后,又主動學習了表演,成為了一個喜劇和脫口秀雙料演員,在這兩個領域內沉淀的能力開始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他的表演和脫口秀都越來越出色,這也成就了今年夏天他的爆火,成為喜劇之王的具象化人物。
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原點,然后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走出一條豐滿的人生道路。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小雨雜談】,微信公眾號:【小雨雜談】,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