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4,中國原創音樂簡史

0 評論 193 瀏覽 0 收藏 28 分鐘

2014年,一個中國原創音樂史上的轉折點。從《中國好歌曲》的誕生到數字音樂的蓬勃發展,從小眾音樂風格的崛起到大平臺時代的來臨,這篇文章將帶你回顧過去十年中國原創音樂的輝煌歷程。

時針倒轉到2014,你對那一年還有哪些記憶?

那一年,百度移動搜索流量超過了PC端,成為了PC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網的重要節點;《中國好歌曲第一季》開播,走出莫西子詩、謝帝、趙雷、趙照等多位原創歌手;來自香港的“鐵肺公主”鄧紫棋在《我是歌手》第二季的舞臺,以一首《泡沫》一炮而紅;筷子兄弟演唱的《小蘋果》席卷廣場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神曲;互聯網平臺經濟時代悄然啟幕,打車軟件開啟了燒錢大戰,外賣平臺貼身肉搏,共享單車橫空出世,開啟了一陣血雨腥風的廝殺。

十年倏忽,太多故事。

重要的是,同樣在那一年,互聯網音樂開始走到舞臺中央,引領華語樂壇開啟了全新的變革。

以至于十年以后的2024年,我依然很懷念它。

2014年開始,談小眾是一件很大眾的事

2014年元旦后的第三天,一檔前所未有的原創音綜《中國好歌曲》在央視三套播出,此前絕緣于公眾媒體的原創歌手首次站在了主流舞臺。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期播出后便以1.91%的收視率奪得全國網收視冠軍,優質歌曲《卷珠簾》和《當你老了》《從前慢》分別登上2014年、2015年央視春晚。

彼時,還尚青澀的趙雷一人一琴,以一首《畫》征服了導師劉歡,也征服了數以百萬計的觀眾;出世的才子莫西子詩一曲《要死一定要死在你手里》,以前所未有的表達,讓聽眾看到流行音樂的另一種可能。

人民日報社主辦的報紙《京華時報》評論道,“《好歌曲》的門檻比一般選秀節目要高得多,說明內地音樂人不缺乏創造力,缺乏的是給創造者留一條活路。”

另一邊,諸多原創音樂人開始憑借著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在線上音樂平臺闖出一條活路。

2014年,民謠組織麻油葉創始人馬頔發行了單曲《南山南》,作為他第一首正式發行的歌曲很快打開市場,成為當年蝦米獨立音樂人的最受歡迎歌曲。隨后一年,好妹妹通過頗具實驗性的眾籌玩法將演唱會開到了“華語樂壇圣殿”工人體育場,完成了不可能的驚險一躍。

也是在這一年,還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上學的吳佩嶺和王心怡,以房東的貓為名,正式注冊成為網易音樂人,在這個全新上線的平臺,全新發布了第一首原創作品《秋釀》。從收獲999+評論,到一舉斬獲2016年網易云音樂人氣民謠單曲,已開始走紅的兩位女生,這才決定放棄按部就班的人生,真正走向音樂之路。

之后的十年里,獨立音樂迎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我們從今天回看,或許可以說,中國的原創音樂走過了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十年”。

2017年,趙雷的《成都》在網易云音樂平臺已經成為爆款,登上《歌手2017》(即第五季)的舞臺后,“玉林路”的盡頭、成都的街頭,更是成為最熱的旅行目的地。2019年,出生于02年的“要不要買菜”因為翻唱《下山》《火紅的薩日朗》等歌曲在短視頻平臺爆紅,后續還登上《蒙面唱將》《明日創作計劃》,成為職業歌手;2021年,獨立音樂人鄭潤澤《如果呢》在平臺助推下爆紅,次年參加網易云音樂星辰集·詞曲創作營,在原創音樂的路上更進一步,隨后的新歌《瞬》《于是》和《失落盛行》也接連大熱,如今萬人體育館巡演場場爆滿。

可以看到,不同于唱片時代的“歌手”,當下的原創音樂人更為自主、更多獨立表達、也更加風格多樣,唱作一體的“唱作人”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

與此同時,小眾、垂類的音樂風格也在這個十年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民謠、說唱、搖滾、國風、電子、ACG等風格紛紛涌現,成為撬動樂壇未來的新支點。

2017年,一檔現象級的音綜《中國有嘻哈》開播,掀起了全民說唱熱。freestyle、單押、Hook、Beats成為當年的流行熱詞,掀起全民說唱熱;從蝦米和網易云音樂這些平臺上成長起來的Jony J、劉聰、楊和蘇等說唱歌手先后在節目中被關注,嘻哈文化在華語樂壇的土壤中逐漸蓬勃。

也許是看到了這類分眾曲風成長的更多可能,各大平臺也為說唱音樂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相關產品、扶持服務逐漸完善。2021年,時任愛奇藝副總裁的車澈發起推出Beat交易平臺BeatsHome,為說唱音樂人提供Beat交易、版權保障、作品授權等服務。

雖然該平臺好景不長,10個月后就宣布停運,但各大平臺幾乎都已在同一時間開始,逐漸深入完整的產業鏈,為說唱音樂構建起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音樂生態系統。

2022年,網易云音樂上線了一站式Beat交易平臺BeatSoul,致力于便捷B端交易、優化創作環境、減少版權糾紛,為行業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創作交易系統。

2024年1月,網易云音樂將運營了4年的中文說唱年度盤點全面升級、正式推出了「中文說唱音樂獎」,為說唱這個品類建立了一個標準。如今,說唱音樂也成為網易云音樂收聽量僅次于流行的第二大曲風。

在《中國有嘻哈》之后,整個市場都在尋找下一個垂類內容增長點。直到2019年,《樂隊的夏天》第一季開播,讓觀眾看到樂隊的魅力和實力,也推動了搖滾音樂市場的繁榮,以至于在五年后的今天,新褲子、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等樂隊仍是音樂演出市場中的主力軍。

在這股“樂夏”的浪潮之下,棱鏡、橘子海、夏日入侵企畫、蛙池等年輕樂隊也被更多人關注,獨立音樂人愈加成為樂壇的中堅力量。同樣在2019年,網易音樂人這樣的平臺也順勢推出了“石頭計劃”搖滾季,挖掘扶持新生搖滾樂隊。

其中,夏日入侵企畫這支年輕樂隊憑借獨特的熱血風格逐漸脫穎而出,通過積極的宣傳參與,在微博上為自己拉票,也讓越來越多的樂迷關注到他們,在網易云音樂上收獲了自己的第一首999+單曲《極惡都市》,也正是這首歌幫他們摘下了那一季石頭計劃的冠軍,后續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演出機會,開始走上快車道。

從綜藝到互聯網扶持,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人闖出自己的活路。與此同時,小眾與大眾的區隔逐漸消弭,原創音樂的品質也越來越高,成為當下主流的音樂內容和源頭活水。

在這背后,華語樂壇走進了大平臺時代,悄然興起的流媒體平臺,成為華語樂壇最為重要的人才儲備池。

2014年開始,華語樂壇走向大平臺時代

2014年,受移動化趨勢影響,頭部互聯網平臺紛紛開始音樂產業的布局。

艾瑞咨詢統計顯示,從2014年到2015年間,音樂產業領域的投融資數量增長了一倍,并在接下來的數年間穩步增長。在資本入局助推下,音樂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活力,商業化進程開始加速。

2013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收購蝦米音樂,成立音樂事業部,這也成為平臺巨頭們進軍音樂產業的序章;2015年3月,阿里巴巴將旗下蝦米音樂和阿里星球(原天天動聽)組合成立阿里音樂,合并后兩者市場份額累積達到21.9%。同年9月,Apple Music也正式進入為中國市場,率先以訂閱模式開啟了十年的本土化實驗。

而在2016年7月,騰訊以資產置換股權的方式將旗下QQ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合并,次年1月正式更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并于2018年12月美國紐交所上市。三年后,作為原創音樂第一陣地的網易云音樂,也于2021年12月于香港聯交所上市。

只不過,當兩大音樂巨頭上市背后,這十年里,天天動聽、多米音樂、蝦米音樂等多個音樂服務關停,可見在線音樂競爭之殘酷。

有繁榮向上,有抱憾離場,許多故事也就此開始了。

2014年以后,隨著大平臺時代的來臨,一方面優質內容的價值開始凸顯,為音樂版權價值的釋放帶來了長期的驅動力;另一方面,各平臺先后推出了針對獨立音樂人的扶持計劃,降低創作與發行的門檻,持續孵化新人新作,引領原創音樂進入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

2014年7月,蝦米音樂推出了第一張互聯網音樂唱片《尋光集》,并隨后啟動了“尋光計劃”,為獨立音樂人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同年,豆瓣音樂人上線了“金羊毛”計劃,也是國內第一個以直接、透明方式為音樂人的作品在線播放付費的項目。

也是在2014年5月,網易云音樂推出“網易音樂人”,8月開啟線上上傳作品的功能,從而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音樂人”時代,所謂“臥室音樂人”在實踐上成為可能,創作并發布音樂作品的門檻被大大降低。

隨后的數年間,以“網易音樂人”為代表的平臺,圍繞音樂人的創作、傳播、變現、成長等不同階段的核心痛點,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計劃。而他們的目的,當然是瞄準了互聯網音樂時代涌現的新音樂人群體及其作品。這些作品往往展現出更加個性化、多元化以及態度鮮明的特點,不僅打破了傳統唱片時代的框架束縛,涌現出更多新內容,還深刻體現了從過去的唱片時代到新的互聯網音樂時代的生產與遴選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2015年,網易音樂人率先推出獨立招募計劃和理想音樂人扶持計劃;隨后的2016年11月,業內第一個系統性的音樂人扶持計劃“石頭計劃”也正式啟動,從制作到流量,從運營措施到產品功能,為獨立音樂人提供自由生長的土壤?,F如今,石頭計劃已經成功舉辦多季,先后助推棱鏡、Fine樂團、陳婧霏、裘德、夏日入侵企畫等眾多原創音樂人進入大眾視野。

2017年,時隔三年,蝦米音樂也啟動了尋光計劃第二季,采用全新的評選機制,最終選出10位未曝光音樂人,并為他們制作了完整的專輯,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給予扶持。

2019年,為“扶持音樂原創,鼓勵中國創造”,劉歡攜手芒果V基金共同成立了“劉歡原創音樂專項公益金”,每年出資100萬元資助一位未滿30歲、才華出眾的年輕原創獨立音樂人。五年來,秦凡淇、裘德、阿弗婁、吳漢霄、閆澤歡先后獲得這份榮譽,賡續著華語樂壇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而他們的起步身份,則基本都是“網易音樂人”。

在這股風潮的引領下,幾年間,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摩登天空、抖音和快手等平臺、公司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音樂人計劃,有的還在堅持做,有的已經悄然消失,但不管怎么說,都為原創音樂人的成長提供了切實支持,助推了中國原創音樂的發展。

比如在2019年,第31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的角逐中,裘德的名字與周華健、吳青峰、張震岳一同出現在提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他吸引了眾多的注意力,卻像入圍的專輯《頒獎的時候我要缺席》一樣,并未出席頒獎禮。

這位吸引著整個樂壇目光的年輕人,正來自網易音樂人「石頭計劃」第二季。在這個互聯網音樂人最好的時代,他在參與征稿后被網易音樂人團隊發現挖掘,并得到平臺支持成功發行了個人專輯,僅出道一年就斬獲了金曲獎提名。而在持續完善的扶持體系之下,越來越多的“裘德”迎來了自己的“出頭天”。

多首金曲傍身的棱鏡樂隊,憑借著《可能否》席卷全網的木小雅,玩轉多變中國風的葛東琪……這些華語樂壇的新晉潛力音樂人也均是出自「石頭計劃」。

與此同時,隨著音樂市場的日益成熟與多元化,音樂人的商業化變現渠道也日益豐富,從專輯銷售、演唱會門票到廣告代言、品牌合作等,收入來源更加多樣化。

順勢而為,網易音樂人于2018年上線了「云梯計劃」,更深入參與到音樂人收益與流量的扶持中去。比如,其不僅推出平臺播放收益分成比例接近100%的政策,還提高了音樂人的廣告分成,獲得“贊賞”功能收益,不斷為音樂人拓展收益渠道。數據顯示,在去年的「云梯計劃2023」中,共有超13萬音樂人通過現金激勵實現收益提升。

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如今的音樂人扶持計劃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扶持”內核,形成了從創作、傳播到商業化的較完整內容生態,不僅為音樂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也為激活了整個音樂產業的原創力,醞釀出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2014年開始,換一種方式聽音樂

2015年,是業界公認的互聯網音樂正版化元年。

那一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明確開展“劍網2015”專項行動,責令未經授權網絡音樂提供商停止服務,保護正版音樂所享有的合法權益。專項行動關閉了113家侵權網站,16家網絡音樂服務商主動下線了220余萬首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

隨著正版化的推進,數字音樂產業持續獲得政策關注,帶動音樂產業邁向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在政策利好之下,音樂版權價值回歸,互聯網音樂平臺跑步前進,更帶動了國內線上音樂消費的迅速崛起。

2021年,中國音樂平臺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首次突破億人大關,而在短短兩年后的2023年,這一數字已經突破了1.5億。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正版數字消費在華語樂壇中逐漸走向成熟。數字專輯、線上購票、線上演出等新型消費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豐富的音樂消費體驗,不僅滿足了用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也推動了音樂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以數字專輯為例,2017年,趙雷的數字專輯《無法長大》上線發行,首日賣出5萬余張。發行1個月內,在網易云音樂的銷量達到了10萬以上。數字專輯帶動了實體專輯銷售,全網上線25天,各平臺累積售出30萬張,總銷售金額超過400萬人民幣。

然而,趙雷創造的獨立音樂專輯銷售神話,很快又被新的故事取代。在一個欣欣向榮的行業中,每一年都有驚喜在醞釀。

2018年,成軍近20年、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后搖樂隊”惘聞在網易云音樂上線了第一張付費數字專輯《看不見的城市》,三天后便售出8000張,銷售額近10萬。雖然這一數據放眼樂壇談不上亮眼,但卻實實實在在地打響了國內后搖數字專輯第一槍,為無數后搖音樂人提了一股心氣兒。

2020年,蓄勢十年的萬能青年旅店選擇在網易云音樂獨家發行了其第二張專輯《冀西南林路行》,與新興的數字專輯消費大勢撞了個滿懷。數據顯示,這張專輯上線1天銷量突破30萬張,打破了國內獨立音樂數字專輯銷量紀錄,上線三周銷量超過46萬張,銷售額超過1000萬。

毫無疑問,《冀西南林路行》的成功在國內獨立音樂人中無疑是現象級的。網易音樂人在原創音樂的深耕和廣受好評的社區氛圍,成功吸引了大批音樂人和樂迷聚集于此,萬青就是其中的最好案例。更重要的是,大家不再是像十年前那樣等著大公司的大明星們出專輯,獨立音樂人的好作品也有了大批聽眾,并不吝為好內容付費。

之后的三年間,“云端”成為貫穿始終的關鍵詞,線上演出不僅成為療愈大眾的精神安慰劑,也拓展出了全新的消費模式。

而當音樂人們有了發展的空間,好內容不再缺乏陣地,如何進行優質音樂內容的挖掘與放大,則成為了各大音樂平臺的必修課。而以好內容帶動樂迷熱情,也是拓展消費邊界、釋放消費潛力的關鍵。

以硬地原創音樂榜為例,這一榜單不以流量為考核,由專業評審和資深樂迷共同評選,力求作品的新鮮多元,不分大眾小眾,用專業打破數據桎梏,也為音樂市場提供了一份頗具公信力的音樂指南,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聲望的原創音樂榜單。借助于此,蛙池、Matt呂彥良、Jei Cyclist等音樂人也逐漸走進更多歌迷的視野。

好的音樂內容,已經打開了全新的機遇期。無論是深耕細作的音樂人,還是銳意進取的音樂平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音樂的熱愛永遠鮮活。

結語

這就是2014年到2024年的一些縮影,一些人,一些事。

如今,站在2024年的末尾再回看,2014年來最能打動人的,更是持續十年給予行業的動力、回應和驚喜。這十年的變革,重塑了音樂產業的格局,更深刻地影響了華語音樂的創作生態和文化傳播消費模式。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優質的原創音樂人正走到臺前。我們也看到,這十年,正是中國原創音樂的黃金十年。而以“網易音樂人”為代表的平臺在過去十年逐步搭建的互聯網原創音樂生態,實現了更多音樂人創作傳播的“民主和平等”。

這一系統,一方面打破了原有傳統唱片業的藩籬和門檻,為音樂人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推動了華語音樂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并以此構建了健康良性的音樂生態;另一方面,以重構的生產關系,塑造音樂產業的新質生產力,讓互聯網音樂人成為華語音樂的主要力量,原創音樂成為了當下的主要支撐內容。

更為重要的是,這十年的貢獻不僅在于當下,更在于為音樂產業的未來鋪設了一條充滿潛力的道路,構建出一個更加開放、公平、高效的音樂生態系統,更讓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共同向未來。

向原創音樂致敬,向每一位用心助推中國原創音樂的人們,致敬。

作者| 朋朋 編輯 | 范志輝

來源公眾號:音樂先聲(ID:nakedmusic),解讀音樂產業,見證黃金時代。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音樂先聲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