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接觸了上百人后,發現零基礎人群對于AI普遍存在的5個誤解
大模型發展這么久了,每天都有各種消息更新,這也就導致不少人對AI類產品還是有著不小的誤解。本文作者梳理了5個比較常見的誤解,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理解是什么。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為朋友們通過“以史為鏡”的方式,探討了人工智能時代都存在哪些發展機遇。對比起之前計算機時代、互聯網時代更多地是惠及行業人群,人工智能時代則是能夠讓普羅大眾都能夠參與其中,抓住時代機遇。從“以史為鏡”的角度來看,其實在移動互聯網后半程的短視頻,就已經讓眾多普通人實現新的發展,到了人工智能時代,覆蓋范圍只會更廣泛。
以史為鏡,AI時代有哪些發展機遇(1/3):人工智能之前的時代機遇
以史為鏡,AI時代有哪些發展機遇(2/3):人工智能當前的發展機遇
以史為鏡,AI時代有哪些發展機遇(3/3):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
我本人親身投入到AI大浪潮也已有近兩年時間。這段時間以來,無論是在飛書與客戶面對面服務,還是在各類分享場合與聽眾交流,我所接觸到的對AI感興趣的用戶,應該也有上百人了。在跟不同的人群接觸交流的過程中,我會發現零基礎人群對于學習AI、使用AI,都普遍存在一些誤解,需要反復修正理解。于是乎,我嘗試把它們總結起來,歸結為以下的5個誤解,并一次過講清楚修正理解。
誤解一:使用AI需要懂代碼懂技術,是只有程序員才能使用的高科技
修正理解:
這個誤解非常普遍,很多人認為AI技術只是科技領域高級的專業人士才能掌握和使用。實際上,許多AI應用和服務很簡單易用,并不需要懂得如何編程。大家在使用AI服務的時候,只需要根據APP的操作提示,用日常交代任務的自然語言來給AI下達指令即可(事實上AI發展方向之一就是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即越來越聽得懂人話)。
誤解二:AI匯總了這么多資料,給出的回答一定是準確的
修正理解:
雖然AI很智能,也匯總了很多資料,但是其生成結果會受訓練集、模型算法等多種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AI幻覺”問題。因此,當AI給出回答的時候,作為使用者,我們需要對其保持判斷,要自行判斷結果的合理性。在實際使用中,可行的做法包括嘗試通過從不同的角度讓AI回答,或者讓AI提供原始出處,對結果反復確認。(關于AI“幻覺”,我之前專門的系列文章進行介紹,可以通過我的個人主頁進行查看。)
誤解三:AI非常聰明,只需要一個指令簡單幾句話,就可以給出優質滿意的結果
修正理解:
如果給出的指令不夠明確,AI也無法生成優質的結果。這一點可以類比我們日常給實習生同事交代工作,但是如果事情沒有講明確,那么最后交上來的成果大概率也不會特別好。其實二者的情況是很類似的。想要AI生成“好的結果”,首先要求使用者自身具備對“好的結果”的判斷能力,其次是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要求。關于這一點,我們會在后續介紹如何寫好Prompt會有進一步論述。
誤解四:學習AI的要學的知識很多也很專業,只有專門報名培訓課程才能學會
修正理解:
如果是為了學習AI入門,那我非常不建議花錢報名培訓課程。如今的AI使用門檻其實很低,我更加提倡的做法,是“學中做做中學”。只有從實際應用出發,學習掌握AI才能事半功倍。現在互聯網上有很多關于AI的開源教程和資源,完全可以選擇從零開始,自學AI知識。通過使用與AI結合的各種應用,先建立初步的AI認知。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需要深入學習的AI知識。
誤解五:AI可以取代很多人的工作,造成失業
修正理解:
在沒有實現強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前,AI確實可以替代人完成一些低標準的、重復性的“低ROI”工作,但是AI并不能完全替代人。AI無法進行創新性的思考,也不能理解復雜的概念關聯。而這兩者都是人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AI時代,提升自我依然是保持競爭力的不二法則。而且,隨著AI技術的發展,會催生出一些全新的就業機會,比如AI系統的運維、AI技術的研發等。(關于AI對于工作的替代,我們后續還會有專門的文章進行論述。)
總的來說,AI技術確實強大,能把一些復雜的、重復性的事情變得簡單,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那些需要人類特色的事情。AI也并非只有專業人士才能使用,零基礎的普通人完全可以通過自學,掌握AI的使用,體驗AI的便利。
所以,請放寬心,學習AI不要有任何畏難的情緒。我接下來的輸出重心,也會放在如何一步步學習掌握AI的研究心得,以供朋友們作為參考,逐步掌握對AI的使用。
作者:產品經理崇生,公眾號:崇生的黑板報
本文由 @產品經理崇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