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就是非共識
在快速迭代的商業環境中,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核心動力。然而,真正的創新往往始于非共識之中。本文將帶您探討如何在產品管理中抓住創新機遇,從價值發現到非共識的接納,再到構建長期競爭力,為您的創新之路提供實踐指南。
如果要為產品經理尋找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我認為梁寧老師無疑是最佳選擇。她對產品的洞察深刻,尤其是在商業思考層面,能夠直擊本質,發人深省。
01 有價值
梁寧老師最近提到一個觀點:判斷一個項目能否成功,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創造價值。這個價值可以是功能價值、情緒價值,或者貨幣價值。如果三者都沒有,那就該“早死早超生”。
功能價值解決用戶的實際需求,比如快遞行業通過高效物流滿足人們“快速送達”的需求;情緒價值則關乎用戶的心理體驗,比如一部高評分電影能帶來情感上的共鳴或滿足;而貨幣價值則涉及幫助用戶省錢或賺錢,比如投資理財工具。
然而,很多項目往往缺乏深刻的價值思考,最后淪為偽需求。
以“收租APP”為例,這類產品試圖通過一個平臺掌握深圳農民房的收租業務。房東可以一鍵收租,而APP因為流轉大量資金,還可以實現二次變現。然而,這顯然是個偽需求。
首先,房東為什么需要一鍵收租?這真的是他們的痛點嗎?就算有痛點,一個簡單的微信收款二維碼已經足夠解決問題。對于小體量的房東,他們不需要額外的工具;而對于大體量的房東,他們通常有能力自行開發系統,根本不需要依賴外部平臺。那么,產品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又在哪里?
類似的偽需求還有“高端跑步機社交APP”,試圖通過硬件捆綁社交功能。但問題是:用戶使用跑步機的核心需求是健身,而不是社交。強行引入不相關的功能,只會讓用戶感到困惑或多余。這樣的產品缺乏核心價值,即便推向市場,也難以為繼。
02 非共識
發現了價值之后,接下來的關鍵是獲得用戶的認可。只有用戶愿意使用,產品才能生存下去。然而,問題在于,從無到有的產品,用戶往往沒有先例可循,自然會產生抵觸心理:“我用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換你的?”
此外,創新產品在早期可能體驗不佳,這會進一步增加用戶的抗拒。例如,電動汽車剛面世時也遭受質疑:續航短、電池有輻射、貶值快、不安全……但隨著技術不斷迭代,電動汽車的續航越來越長,安全性和舒適性也不斷提升,用戶逐漸意識到電動汽車是未來的趨勢。
這背后折射的是一個關鍵點:創新的產品必須經歷教育市場的過程。這種教育不僅僅是廣告宣傳,而是通過產品持續優化、早期用戶的口碑傳播,甚至是政策的推動來完成。例如,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就離不開國家補貼、充電樁布局等多方面的支持。這種“非共識”的時期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但當技術突破臨界點,市場認知逐漸形成后,產品的成長曲線會變得陡峭。
03 如何抓住價值與非共識
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關鍵在于清楚地判斷兩點:
- 是否具有長遠價值:從未來看,這個項目的潛在價值是否足夠巨大?
- 短期問題能否克服:當前的技術難點或用戶教育成本是否能夠解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盡管前期可能面臨困難,但一旦突破瓶頸,就能迎來曙光。
在這過程中,有幾點尤為重要:
深刻洞察用戶需求:要真正理解用戶的痛點與需求,不只是表面上解決問題,而是找到“超預期”的價值點。例如,Apple Watch最初被認為是“沒有必要的配件”,但后來通過健康功能(如心率監測和跌倒檢測),迅速占領市場,形成了獨特的核心價值。
勇敢擁抱非共識:創新往往源自非共識。最早進入視頻直播領域的公司也曾遭受質疑,但如今短視頻和直播電商已經成為商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構建長期競爭力:好的產品不只是解決眼前問題,更要具備長期壁壘。例如,拼多多通過社交裂變在早期獲得了用戶,但真正讓它持續發展的,是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對下沉市場的深耕。
04 相信才會看見
很多人只有在看見成功時才會相信,而只有少數人,因相信而最終看見成功。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這不僅是一種職業能力的體現,更是一種對未來趨勢的洞察力與執行力。在創新的道路上,找到真正的價值,穿越非共識的周期,才有可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蔡錦?!浚⑿殴娞枺骸惧\海說】,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