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能力決定規模邊界
在商業世界的激烈競爭中,是什么決定了企業的成長邊界?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一個核心觀點:商業能力是決定企業規模邊界的關鍵因素。
這篇分享一個觀點:商業能力決定規模邊界。
我之前在一家中等規模的互聯網公司做產品負責人,我們每年都會做年度規劃,年度規劃的主題就是增長,增長有兩條大路可以走,一種是做好用戶規模,收入呢自然就會增長,一種是現有的用戶規模之下,全力做好變現轉化率的提升,帶來商業規模的增長。
這兩條路呢,其實是殊途同歸的,最終的產出呢,都是產品收入提升了,公司更賺錢了。那么這兩種,到底哪一種更可行呢?這個問題在前幾年的時候答案不是很明確,公司的管理者團隊,包括我在內都是左右搖擺,今年做用戶規模,明年做收入,或者上半年做收入,下半年做用戶規模,反復過好幾次。甚至我們還專門抽出幾天時間,在一個山上的酒店開閉門會討論到底應該采取何種策略。這個就有點像春秋戰國時候,諸侯國君主找大臣商量,應該采取何種治國方略,是王道還是霸道?確實有點像。
互聯網早期的時候,普遍會認為做用戶規模更重要,先搶占市場,獲得龐大的用戶基數,然后再想辦法變現。早期的門戶網站、即時通訊、搜索引擎、電子商務,以及中期的團購網站、打車軟件等等都是這個思路,彼時呢,資本熱錢源源不斷,時間就是生命,大干快上,趕緊到藍海中去搶奪用戶,各類補貼,只要下載就給錢,這套打法曾經是主流玩法,這個商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to VC,從投資者那里拿到錢,而投資者并不看你短期能不能賺錢,只要你有用戶規模,能把故事說大就行,因為投資者希望快速做大,然后IPO,然后套現,反正最終不是TA擁有這家公司,只要能撐起市值就夠了,管TA盈不盈利呢。這套邏輯呢,在行業的上行期,在創業熱情高漲,政府大力支持,尤其是中美關系的蜜月期,是成立的。
但是近些年呢,邏輯變了。一是中美對抗加劇,原來相對比較穩定的IPO退出通道,現在很難了。二是監管也變嚴了,此前針對互聯網金融、在線教育、電商壟斷等領域的監管,讓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大,投資人不太敢拿巨量的資金來賭某個領域未來會不會有強力監管,錢呢還是落袋為安比較好。三是互聯網行業發展進入了深水區,紅利枯竭,可能接入互聯網的用戶基本也都接入了,現有的網絡條件足夠支撐起短視頻的應用,而VR、AR技術,以及AI技術的應用,還在早期,并沒有看到哪些場景能夠馬上被深刻的改革,能有很大規模用戶的創新的產品或者商業模式的機會基本上沒有。更多的就是一個存量的邏輯,把現有的模式效率上去做優化。
這樣帶來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就是不管大小公司,大家紛紛都追求一個詞,叫“降本增效”,想一切辦法提升轉化率,想一切辦法優化成本,包括但不限于減少員工數量等。不管是公司老板,還是企業員工,日子確實沒有以前好過了。
但是,我卻認為,這樣的情況才是商業的正常狀態。大家想想,傳統的商業模式每年能夠有個10%的增長,就已經很不錯了,哪來的動不動100%、50%的增長?之前各種平臺動不動增長100%或者50%,實際上是新的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對舊的商業模式、產品服務所謂的“降維打擊”,是屬于創新者的紅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舊的商業模式、產品服務也會變革,新的玩家也會進入,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環境,不管你選擇哪條賽道,最后都會非常擁擠,競爭者多最后就是把效率優化到極致,效率優化到極致就是大家都只能賺一點點錢,這是正常系統的狀態。
當然也不乏短期內可能爆賺的情況,比如頭部的直播帶貨主播,但我理解這個也是一時的,因為最終權力更大的還是平臺,平臺也是要逐利的,勢必的結果就是免費的流量越來越少,要更多流量就得付費投流,最終的結果是主播帶貨產生的交易GMV,變成了向平臺交的廣告費,平臺再拿出來去補貼中小主播,最終實現“共同富?!薄_@個也是政府的期望,和人民的心聲,也是未來大概率要發生的事情,這個未來可能是3年,也可能是5年。
說回到這期的主題,商業能力決定邊界,看到這里,大家可能還是一整個迷糊,結論到底是什么?
其實前面的篇幅就是在鋪墊,從上面的邏輯來看,產品和公司必然是要回歸到經營效率的層面來,存量競爭時代,誰的經營效率更高,誰就能獲得更多的流量,更多的資源,為啥呢?
因為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商業系統內的不同的玩家都追求增長,如果你是平臺,你肯定要把流量給到能最大效率使用流量的主播、內容,如果你是商家,你和競爭對手在搶流量,100個用戶,對方能變出10塊錢,你能變出12塊錢,那么你大概率會把獲客的成本拉升到對手不敢跟投的水位,而你卻還有盈利,這樣你才能觸達到更多的用戶。
我在前些年的時候,想明白了這個邏輯,如果你的商業轉化效率高,你就會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資源有可能是資本,有可能是平臺的流量,或者其他的東西,你就能拿你有余的部分去打對手不足的部分。你就有更多的錢去做投放或者雇傭更多的人來做推廣,這種推廣也有可能是生產專業的內容。反過來,如果你不賺錢,那么你就很缺少資源去完成觸達。
也許有人會說,不是還有口碑傳播嗎,免費的口碑會更好,大家會愿意分享,流量不就來了嗎?我想說的是,在競爭不激烈的情況下是這樣的,當一個市場供給很多,大家的選擇很多的時候,那么消費者會希望享受到最好的產品和服務,而一個免費的產品或者服務,能夠做到最好嗎?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只有收費,只有盈利,才有余力以及足夠長期的動力去好好打磨產品和服務,才能提供超越競爭對手的體驗。
消費者的時間、精力才是真正稀缺的東西,誰能持續長期幫助消費者節省時間,給予快樂,精力滿滿,誰最終贏得消費者。
賺錢的模式,才能持久,才能不斷地提供更高品質,才能在市場中擴大規模。當我們每天盯著用戶規模的時候,反而無法實現用戶規模的增長,當我們不再盲目地追求用戶規模,轉向怎樣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怎樣獲得消費者用錢投票的支持,用戶規模反而擴大的。
我們之前做一款產品,全部免費的時候用戶規模才X萬,做了商業化之后,用戶規模增長了10倍以上,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升級了好幾檔,便是實例。
上面呢,主要講的是對于產品、公司和業務,但對于個人來說,這個道理依然是成立的。能夠產生商業化價值的人,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回報,更大的舞臺發揮效益。所以,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繼續持續提升我們的商業能力吧。
作者:李明Bright 公眾號:李明Bright
本文由 @李明Bright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