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家,正是拼搏好時候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前互聯網企業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強調現在正是他們拼搏的好時機。文章分析了互聯網企業在政策鼓勵和市場規范下的積極變化,指出這些企業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社會價值貢獻來引領行業發展。
從創造用戶價值、貢獻社會價值,到引領技術創新。
還活躍在一線、為互聯網發展鼓與呼的大佬不多了,馬化騰算一個。
今天,馬化騰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叫《推動數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去年7月,馬化騰也曾在央視網發表文章《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當時的背景是中央印發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今年4月,馬化騰還同雷軍、張朝陽、周鴻祎等互聯網企業負責人一同參與了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中國互聯網30周年發展座談會”。
頻頻露臉、保持發聲的馬化騰,今天的文章里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企業的整體合規水平、發展質量、內部管理水平和社會貢獻度有了很大提升。”
為什么印象深刻?因為這段話很好地概括了過去幾年互聯網行業的真實狀態。
互聯網確實在變好,即便總有人懷念野蠻生長的年代。
之前,“變好”的推動力是監管規范;這兩年,“變好”的最大動力來自政策鼓勵。去年7月,《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出臺;今年10月,《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公布;近期,多部委更是發布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形成刺激經濟“組合拳”,釋放出支持民營企業(當然也包括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強烈信號。
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人確實不應該悲觀、躺平。
雖然,“看空”互聯網行業的論調一直都有,理由無非是人口紅利消失、消費互聯網到頂等等。但是,如果跟蹤、研究代表性互聯網企業今年的表現,你會發現:在監管和政策的規范和鼓勵下,它們的業績在增長、發展模式在重塑、科技創新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互聯網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
互聯網人,也正是努力拼搏的好時候。
一、互聯網,正在勢頭上
2024年以來,頭部互聯網公司的股價普遍大幅上漲。受益于近期的一攬子增量政策,這些公司在最近兩個多月的漲幅尤其驚人。
以下是市值最高的10家中國互聯網公司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除了拼多多、百度、快手,其他大型互聯網公司的股價都有較大漲幅——美團、攜程領跑,股價漲幅超過100%;小米漲幅95%;騰訊、京東、阿里的漲勢也十分可觀。
這種普遍上漲,一方面受益于利好政策的帶動,另一方面也是企業經營改善的直接反映。
2024上半年,上述10家公司的凈利潤上漲明顯,其中有7家凈利潤同比增長達到或超過45%。
注:凈利潤指經調整凈利潤或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
這意味著,頭部互聯網公司盈利能力變強,在發展質量、內部管理方面有了較大提升。
回到業務層面,出海、短視頻、AI、新造車,正在成為頭部互聯網公司新的發展引擎:
1.出海。以電商出海為主,受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的拉動,拼多多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速高達105%;專注海外市場的時尚品牌SHEIN這幾年增長迅速,計劃IPO;阿里的國際電商業務表現也還不錯,增速遠超淘天、阿里云等阿里的其他業務。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出海,讓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大顯身手,提升了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2.短視頻。視頻號成為新的破局者,其日活用戶數已經超過快手,且距離抖音越來越近,用戶使用時長也在高速增長。值得特別關注的是視頻號的直播帶貨業務,結合小程序、微信支付等組成的微信生態,正在成為新商業基礎設施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拉動了創新創業氛圍。
3.AI。大模型正熱,百度、阿里、騰訊等企業都發布了基礎大模型,在應用層面,toB和toC都有布局。對于百度、阿里、騰訊這樣的云計算玩家來說,大模型的火熱也加速了其云業務的進展。AI,推動頭部互聯網企業業績向好、擴大了互聯網的想象空間,也在激勵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4.新造車。小米、理想等(互聯網造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初露鋒芒。今年下半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50%,歐美等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在持續擴大。而在這個全新的賽場上,善于把互聯網技術跟汽車工業巧妙結合的中國品牌正在成為全球標桿。
綜上,在政策鼓勵、宏觀環境改善、企業努力的綜合作用下,無論從股價、業績,還是業務層面,互聯網企業的2024年都是充滿機遇的一年?;ヂ摼W企業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推陳出新,也推動了經濟整體回升向好。
二、社會價值,做好新課題
和其他民營經濟相比,互聯網經濟最大的特點是——代表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尤其是頭部互聯網公司,它們以平臺經濟為主要模式,其發展關系著產業升級、市場變革,對擴大消費需求、拓展就業渠道、促進創新創業和增強公共服務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所以,互聯網公司不能以自身經濟價值為單一發展目標,還應該考慮產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可喜的是,經過最近幾年的“重整”,頭部互聯網公司在2024年都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擔當”。
比如,在股東回報方面,騰訊、阿里今年都有著千億級別的股票回購計劃,小米、快手的股票回購規模也達到幾十億級別。其中,騰訊被譽為“回購王”,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回購股票約800億人民幣,貢獻港股回購總額逾四成。而且,回購的股份被騰訊主動注銷,這增加了現有股東的持股比例,提升了股東價值。
可以說,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回購動作,不僅增強了投資者對于公司未來的信心,也改善了投資者對市場整體的預期,有助于股市穩定和上升。
再比如,在互聯互通方面,頭部互聯網公司積極“拆墻”、握手言和。
具體而言,淘寶接入了微信支付和京東物流;京東已開通支付寶付款、支持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美團外賣、美團酒店、團購等已入駐支付寶小程序;微信端,用戶可以點擊微信里的淘寶鏈接,完成下單及支付,全程無需跳轉回淘寶APP,并且微信端也可以訪問淘寶首頁……
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促進了消費,還有助于構建更加開放、合作的互聯網生態,推動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
更多的社會價值,在業務端創造。比如,Temu、SHEIN通過整合中國先進的供應鏈,組織起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商品池,有助于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也有助于提升中國供應鏈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
再比如,視頻號帶動下的微信生態,通過直播助農模式幫助農村地區銷售農產品,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從創業的角度看,微信數字生態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創業創新。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發布的《2023數字生態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顯示,由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構成的數字生態,2022年就業收入機會達到5017萬個,其中視頻號衍生的就業收入機會達到1894萬個,小程序衍生的就業收入機會達到1163萬個。
數字背后,在數字經濟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正在跳出單一、穩定和保守不變的工作框架,成為“斜杠青年”,選擇了更加多元、自由的工作方式。
此外,頭部互聯網企業還在公益、教育、環保、養老、助殘、公共衛生等社會事業上投入重金,積極踐行社會價值。
前后投入1000億元資金,騰訊在2021年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截至目前,騰訊累計申請超過80項無障礙相關專利,助力8500萬殘障人士和2.6億老年人融入數字世界,騰訊出資100億元設立的“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已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公益性科學基金項目之一。截至2023年,104位杰出科學家成為新基石研究員,“科學探索獎”五年來已資助248位青年科學家,成為傳統科研資助體系的有益補充,助力科學家們勇攀科學高峰。
互聯網企業的這些舉動,非常符合政策倡導的方向。去年發布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曾提出:“引導平臺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補齊短板弱項,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頭部互聯網企業積極向“開放、創新、賦能”的要求靠攏,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質量和社會貢獻。
三、技術創新,邁向星辰大海
社會對互聯網企業的期待,不僅于此。
《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鼓勵民營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依法規范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
作為民營企業代表,頭部互聯網企業應該在做好自身業務、貢獻社會價值的前提下,積極推動技術創新,邁向發展的“星辰大?!?。
技術創新需要硬投入,“研發投入”是一個很好的衡量互聯網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整體投入的指標。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在研發投入榜單中,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華為、騰訊、阿里巴巴、比亞迪、吉利控股、百度、美團、螞蟻科技、山東魏橋和小米。
互聯網企業占據了其中半壁江山,騰訊連續兩年蟬聯互聯網行業研發投入第一,其2023年研發投入達到640多億元,自2018年至今其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研發投入在實際用途上,正在從產品創新向基礎研究拓展、前沿技術研發轉移。也就是說,研發投入的“含金量”在不斷上升。
眼下,芯片和人工智能,成為國際技術競爭的焦點領域。
頭部互聯網企業,或自營、或投資,積極布局了國產芯片、大模型、自動駕駛等相關行業。這些企業有技術、流量、數據、資本優勢,能吸引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入生態,促進相關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和英偉達、OpenAI、微軟、蘋果這些國際頂尖科技企業競爭,成為頭部互聯網企業的新使命。
馬化騰去年在《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中有這么一段論述:
“當前,通用人工智能浪潮涌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呼之欲出,我們再次迎來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作為民營科技企業,肩負著推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責任?!?/p>
今天,馬化騰又表態:
“接下來,我們還要在政策鼓勵的方向上加大投資投入,弘揚企業家精神,把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深度連接在一起?!?/p>
確實,身處變革、身擔重任的互聯網企業,應該鼓足干勁、投身技術創新,這不僅僅是響應國家戰略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邁向星辰大海的關鍵。
多年以后回頭望,2024年也許會是中國互聯網邁向新起點的一年,相信在技術創新這條路上努力拼搏的互聯網人,一定會不負青春!
作者 | 賀樹龍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定焦One】,微信公眾號:【定焦One】,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