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還未到挑戰傳統電商的時候!

1 評論 686 瀏覽 0 收藏 14 分鐘

在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即時零售作為一種新興的購物模式,正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它以快速配送為賣點,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然而,在即時零售的熱潮中,也出現了對其挑戰傳統電商地位的討論。

在當下電商行業的風云變幻中,即時零售無疑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焦點,一時間贊譽有加,諸如“下一個風口就是即時零售”“即時零售無人店模式,月賺 5w +” 等論調不絕于耳,更有觀點認為其不僅是應急購物的衍生,已然蛻變成為一種全新生活方式,甚至具備挑戰傳統電商地位的潛能。

其典型代表是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客座顧問、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老師在其公眾號發表的《即時零售很有機會挑戰電商平臺》。

莊帥老師文章的核心觀點有四部分:

  1. 行業熱度與發展態勢:即時零售近期在社媒平臺引發熱議,再度成為大眾焦點,被視作新“電商掘金熱土”。當下電商市場增長乏力,陷入價格戰等困境,而即時零售以 “小時達” 業務為突破口,猶如鯰魚激活市場,各大電商平臺積極布局,美團、京東、淘寶、抖音等紛紛為其設置醒目專區或獨立入口,商家入駐踴躍,配送時效不斷提升,訂單量和營收增長強勁,如美團多項數據亮眼,京東引入人才后業務成果顯著,行業增速遠超社會消費品零售及網上零售額增速,產業結構漸趨豐富,兩強(美團閃購與京東秒送)并立格局初顯。
  2. 與傳統電商關系:一方面認為與傳統電商互為補充,能為體量小的品牌在傳統電商外提供新渠道,助其擴銷;另一方面提出有可能挑戰傳統電商地位,雖未詳述挑戰的具體路徑,但凸顯即時零售影響力不容小覷。
  3. 消費者需求變遷影響:消費者網購習慣向追求更高時效性、可得性轉變,致使即時零售受熱捧,消費場景不斷拓展,不再局限于應急購物,已融入戶外、差旅、就醫等日常多元場景,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品類也從生鮮逐步涵蓋3C 數碼、家電等非食類產品,背后得益于前置倉模式平衡復購率、毛利率與履約成本。
  4. 前置倉優勢及產業帶動:前置倉有三大顯著優勢,一是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打破消費距離與時間限制,反哺線下門店;二是借助大數據實現店鋪精細化運營,精準配置商品、靈活補貨;三是為品牌開拓低風險增量渠道,提升銷量與影響力。

受即時零售發展大勢驅動,諸多品牌商和零售商如名創優品、永輝超市、山姆超市等積極投身前置倉業務布局,行業前景預期樂觀,如美團前置倉數量規劃雄心勃勃,交易規模目標宏大。同時強調零售業持久發展仍需回歸產品力打造與供應鏈優化本質,不能僅依賴配送速度等外在模式創新。

一、即時零售有著天然局限性

對于莊帥老師,劉老實我個人是非常敬仰和尊敬的,對于莊帥老師的這篇文章的觀點,我個人也是70%贊同的,而唯一不認同的地方,就是我認為:即時零售要挑戰傳統電商的地位,起碼在未來十年內是不可能的。

不可否認,即時零售當前正處于高速增長的快車道。從數據維度審視,2024 年 1 – 8 月,國內即時零售規模增速 26.2%,遠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網上零售額增速,美團、京東等巨頭在該領域亦是動作頻頻,成果斐然。

美團憑借本地生活根基,閃購業務訂單量與交易用戶數飆升;京東引入 “美團系” 人才后,秒送業務呈井噴式增長。各大平臺紛紛為即時零售開辟專屬流量入口,賦能商家,拓展業務邊界,從生鮮蔬果到 3C 數碼,品類日益多元,場景不斷延伸,似乎正在重塑零售版圖。

但斷言其能動搖傳統電商的統治根基,卻為時尚早。本地化與全國性電商模式,天然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傳統電商憑借大規模集采、超大型中心倉儲以及高效的干線物流網絡,構建起堅不可摧的成本優勢堡壘。

以服飾產業為例,眾多品牌商選擇將海量貨品集中囤放在產業帶周邊的巨型倉庫之中,依托規模效應,批量采購大幅壓低進價,集中倉儲降低單位倉儲成本,借助干線物流實現遠距離低成本運輸,面向全國市場發貨時,分攤到每件商品上的成本微乎其微。

反觀即時零售,為兌現極速送達的承諾,不得不采用本地化運營策略,在城市各個區域星羅棋布地布局前置倉。這些前置倉規模較小且分散,單個倉儲成本因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而居高不下;再者,即時訂單催生高頻次、零散化配送需求,配送車輛與人員頻繁穿梭于城市街巷,人力成本、車輛調度費用以及燃油損耗等履約成本急劇攀升,相較傳統電商一單到底、批量運輸的物流模式,成本劣勢一目了然。

這也直接導致除生鮮、日用百貨這類對時效性極度敏感、消費者愿意為即時性支付溢價的品類外,在諸如耐用品、小眾特色商品領域,消費者面對即時零售因成本轉嫁而抬高的價格標簽時,往往會出于理性考量,毅然回歸傳統電商的懷抱,畢竟在購物決策天平上,性價比始終占據關鍵權重。

深入消費場景核心,即時零售主打“快” 的特性,精準鎖定 “宅急送” 式即時需求,如同外賣行業在餐飲領域滿足消費者即時就餐訴求。然而,類比餐飲行業全景,外賣雖風靡一時,可到店就餐依舊占據餐飲消費的半壁江山,究其根源,在于到店消費蘊含豐富多元價值,諸如社交聚會氛圍營造、現場菜品體驗、餐廳獨特環境感受等,這些都是外賣難以完整復刻的。

同理,傳統電商購物過程蘊含著獨特的 “逛” 的樂趣,消費者能夠沉浸于海量商品海洋之中,盡情比對篩選,跨越地域界限淘覓心儀好物,收獲新奇體驗,這些深層次消費價值是即時零售因本地化局限難以企及的。

比如消費者計劃購置大件家具,滿心期望能夠縱覽全網各式風格款式,細致權衡性價比優劣,此時即時零售受限于本地商家有限庫存,無法呈上這般琳瑯滿目的豐富選擇;又如消費者癡迷于尋覓特色文創產品,追求小眾設計師源產地直郵的獨特韻味,即時零售的本地化供應模式則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滿足此類個性化、跨區域需求。

切換至 “多、好、省” 關鍵維度審視,即時零售短板暴露無遺。

先說 “多”,受困于本地庫存容量與深度,前置倉存儲空間仿若局促的方寸之地,難以承載傳統電商動輒百萬級的龐大 SKU 體量,諸如小眾潮玩、專業學術書籍等長尾商品,在即時零售體系中往往難覓蹤跡,稀缺成為常態。

聚焦 “好” 字層面,即時零售追求極速配送,倉促之間易在商品保護、品質管控關鍵環節出現疏漏,水果運輸途中磕碰致損、易碎品因包裝簡陋而破碎變形等現象屢見不鮮,與傳統電商專業化倉儲設施、嚴謹物流管控保障下的產品優質品相形成鮮明反差。

談及 “省”,鑒于前述高昂運營成本枷鎖,即時零售在價格優惠層面舉步維艱,滿減活動力度、折扣幅度難以望傳統電商大促項背,會員權益體系亦因利潤掣肘,無法為消費者呈上如傳統電商那般豐厚誘人的回饋禮包,在價格與權益博弈場中黯然失色。

上述即時零售的天然缺陷,如同“阿喀琉斯之踵”,決定了其注定只是零售大潮里的補充,現在也遠遠未到即時零售挑戰傳統電商的時候,畢竟雖然雙位數增長,雖然有著萬億市場,但真正實現盈利的商家比例還不夠多。

二、即時零售與傳統電商協同共贏

雖然即時零售存在諸多局限,但其存在價值與發展潛力同樣不容小覷,它絕非傳統電商的終結者,而是攜手共進的同行者,共同編織多元零售生態網絡。

即時零售精準錨定本地生活高頻、即時需求場景,恰似靈動紐帶緊密銜接日常生活瑣碎縫隙。

比如:清晨時分,上班族匆忙間可通過即時零售平臺迅速獲取新鮮早餐食材,開啟活力一天;夜幕降臨,突感身體不適,即時零售配送的應急藥品如及時雨般送達,解燃眉之急;周末宅家突發奇想烹飪大餐,缺食材調料,一鍵下單,半小時內食材上門,烹飪計劃無縫推進。

這些日常片段淋漓盡致展現即時零售獨特魅力,成為本地生活不可或缺潤滑劑,深度嵌入日常肌理,為消費者呈上觸手可及便利,拓展零售服務邊界,重塑本地消費節奏。

傳統電商則像是參天巨擘,伸展覆蓋全國遼闊版圖的繁茂脈絡,匯聚海量商品資源,編織品類齊全、物美價廉購物天堂。消費者購置當季時尚服飾,能縱覽全球潮流款式,足不出戶暢享國際風尚;選購電子產品,可比對不同品牌、型號參數與用戶評價,優中選優;海淘異國特色好物,跨越千山萬水直郵到家,滿足多元個性化需求。其大規模集采、高效物流運轉鑄就價格優勢,定期大促釋放巨量優惠,會員體系回饋豐厚,是消費者計劃性、多樣化購物首選圣地。

所以說即時零售與傳統電商絕非零和博弈對手,而是共生共榮伙伴。二者將在競爭協作交織旋律中,找準生態位,差異化發展。

傳統電商持續拓展品類深度廣度,攻堅供應鏈技術革新,降本增效;即時零售聚焦本地精細化運營,深挖即時場景潛力,雕琢服務品質。二者數據互通、資源共享,線上線下融合成勢,如實體門店聯動即時配送,線上選購線下自提;營銷協同共振,大促節點聯合推廣,為消費者勾勒出更加便捷、豐富、高效的購物藍圖!

作者:即時劉說 公眾號:即時劉說

本文由 @即時劉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即時零售精準錨定本地生活高頻、即時需求場景,而傳統電商則覆蓋全國市場,提供更廣泛的商品選擇和價格優勢。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