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困在手機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眼鏡作為新興的智能穿戴設備,正逐漸走進公眾視野。盡管AI眼鏡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成為取代手機的下一代智能設備,但目前它似乎仍停留在作為手機附屬品的階段。本文深入探討了AI眼鏡的功能、技術限制以及市場發展現狀,揭示了AI眼鏡在實現其終極目標之前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功能眾多,但只是手機的附屬品。
“百鏡大戰”真的來了。
據不完全統計,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國內外便有近20場關于AI眼鏡的發布會,涉及百度、華為、影目科技、Rokid、閃極科技等互聯網大廠、消費電子企業、AR類硬件科技公司。
一般來說,如果某一賽道競爭越激烈,各家便會爭分奪秒地賣貨,從而占領市場,可AI眼鏡賽道正好相反,顯得十分神秘,大多數AI眼鏡都處在“只發布不發售”狀態?,F在用戶看得見、摸得著、討論度高的只有一款「Ray-Ban Meta」的智能眼鏡(以下簡稱Meta AI眼鏡),而且它還沒有在國內發售,國內用戶的感知僅停留在各大博主的“推薦”上。
在大家的設想中,AI眼鏡的終極形態會是一個超級智能集合體,能取代手機、耳機等各類電子設備,成為用戶與外界交互的最終形態。但目前它還是“小學生”水平,不僅可用的功能很少,也無法離開手機,更像是一款手機助手。
AI眼鏡,真的困在手機里?
一、離開手機,AI眼鏡只能拍照
在分析AI眼鏡對手機的依賴之前,我們先有必要搞清楚AI眼鏡主要有哪些功能,這些功能是否都必須用到手機。
在《狂飆的AI眼鏡,能火多久?》一文中,「定焦One」曾對AI眼鏡形態進行分類,大部分廠商圍繞“音頻”、“攝像頭”、“AR顯示”三種要素進行組合,主要分為三種路線,AI音頻眼鏡(華為智能眼鏡2)、音頻+攝像頭(Meta AI眼鏡、百度的小度AI眼鏡)、音頻+攝像頭+AR(AR眼鏡公司Rokid推出的Rokid Glasses)。
它們的外形都和普通眼鏡差不多,重量在50g左右,具備的硬件越多,能實現的功能便越多。比如用戶想用AI眼鏡拍照,AI音頻眼鏡便無法做到,Meta眼鏡、小度AI眼鏡這類攜帶攝像頭的可以完成,在此基礎上帶有AR功能的AI眼鏡,還能支持看照片預覽。
目前市場上最多的是音頻+攝像頭,和音頻+攝像頭+AR這兩類,后者被AR類廠商認為是新機會,國內AR四小龍都進入了AI眼鏡市場。
本文討論的AI眼鏡,也主要圍繞功能更加豐富、發展潛力更大的這兩類。
先看各家在發布會上展示的功能,已經覆蓋了工作、生活、學習等多個場景。
比如能給打工人提效,直接喊一聲“XX,幫我查某個信息”,AI眼鏡便能在幾秒內搜索到有效信息,還提供語音講解。此外,備忘錄、提詞器等功能也是打工人神器,有些配備AR功能的AI眼鏡,還支持用戶按自身喜好設置題詞播放速度。
AI眼鏡在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性也是廠商們的宣傳點之一,用戶不用掏出手機便能接打電話、聽音樂、以第一視角拍照錄影,還具備導航、翻譯、點餐、支付等功能。
它甚至還延伸到了學習場景,比如部分AI眼鏡提供拍照答疑功能,用戶只需對準題目咔嚓一下,AI眼鏡便能給出答案和解題過程,知識儲備量可以應付中考。這也讓部分網友調侃,買一副AI眼鏡,把學習機的錢都省了。
在各家的宣傳中,AI眼鏡是一個具備高智能化、高性價比、高便捷性的產品。
不過,「定焦One」在和從業者、用戶的溝通中發現,AI眼鏡的功能中,最常用的是接打電話、聽音頻、拍照錄像這三大基礎功能;其次是翻譯、提詞器、導航。至于其他功能,并不好用,使用程度不高。
這些功能中,除拍照、錄像在使用時不需要調用手機外,其他都需要靠手機連接實現,而且拍照、錄像也需要存儲在手機里。
有部分廠商的AI眼鏡搭載了芯片和小模型,支持離線翻譯,不過,該廠商也表示,其絕大多數功能都需要通過手機完成。
從業者橙子解釋,無論是簡單操作還是復雜操作,目前的AI眼鏡都需要通過設備接到手機上實現。
比如最常用的接打電話,是通過Bluetooth連接到手機,整個原理和耳機差不多。翻譯、提詞、導航功能是用戶通過眼鏡識別到圖像或語音信息,然后通過Bluetooth、Wifi等傳遞給手機扔到云端處理,再反饋到眼鏡上。
不難發現,盡管很多用戶想不攜帶手機和耳機,通過一副眼鏡解決所有問題,但現在還做不到。如果手機不在身邊,AI眼鏡就只是一臺低配版相機。這是AI眼鏡的一大痛點,限制著用戶的購買欲。
二、不僅依賴手機,還不如手機方便
AI眼鏡之所以不能完全離開手機,是因為技術發展、便攜度、合規認證等多方面的阻礙。
先來看最直接的技術限制?!癆I眼鏡通常依賴手機作為計算和數據存儲的中樞,目前許多AI眼鏡的硬件計算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獨立執行復雜的計算任務。”XR INNOtopia國際社區主理人、XR產品經理、XR內容設計與制作工作室&Apple Vision Pro游戲自研創業者Brain表示。
Brain覺得,未來的AI眼鏡可能不再依賴手機等外部設備,而是依托云計算或邊緣計算進行處理。通過云端運算,AI眼鏡可以訪問更強大的計算資源,實時處理大規模數據,并通過網絡實現更高效的推理和反饋。
但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挑戰巨大,完全脫離手機并在云端處理的可能性還受到網絡延遲、帶寬限制和隱私安全等問題的制約。Brain認為,短期內AI眼鏡仍要依賴手機作為輔助設備。
橙子進一步從用戶體驗上解釋,想讓AI眼鏡取代手機,要面對兩大難點。
首先其需要具備手機上的所有功能,才能擺脫掉手機配件的定位,這要求AI眼鏡最起碼具備AR顯示模塊,才能操作各種App,此要求直接pass掉了Meta AI這類有攝像頭但不帶AR顯示的眼鏡。
其次是支持獨立運算,意味著要將更多的硬件放進眼鏡里,同時電池的續航力也得跟上,導致眼鏡重量會大幅增加,影響用戶佩戴舒適度?!叭绻脩舸鞯貌皇娣?,就更談不上功能使用了。”橙子表示,目前輕量也是AI眼鏡廠商宣傳的一大賣點。
此外,還有合規問題,想讓眼鏡具備網絡通信功能,需要安裝4G/5G網絡模塊,這需要經過國家認證,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專門針對AI眼鏡的審核標準。
不僅短期內不能脫離手機,AI眼鏡的一些功能,還不如直接用手機方便。
拿聽音頻的功能來說,某AI眼鏡企業從業者黃先生告訴「定焦One」,由于AI眼鏡的揚聲器采用外放式設計,降噪效果肯定不如耳機好,并且有一定漏音情況。
但隨著硬件和軟件技術的發展,黃先生覺得,此類影響肯定會越來越小,比如目前一部分眼鏡采用定向揚聲器技術,解決了漏音的問題。
再看大家這次被熱議的翻譯功能,很多人想像中的AI眼鏡可以自動定位外文路牌,進行實時翻譯,但實際操作為,用戶需先打開眼鏡攝像頭,發送拍照命令,然后再翻譯,整個過程比較麻煩,還可能會出現延時。
橙子表示,AI眼鏡也可以做到實時定位拍照翻譯,需要攝像頭保持打開狀態,但這樣操作很耗電。
橙子在試用了多款AI眼鏡后的感受是,“AI眼鏡和大模型的搭配不夠順暢,有時聽不懂命令、有時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長。AI眼鏡的功能開發都是圍繞著手機,但便捷度還遠比不上手機?!?/p>
三、取代手機為時尚早,先發力設計和渠道
在與「定焦One」的交流中,從業者的一致觀點是,AI眼鏡尚處在發展初期。廠商們對于新功能的研發,也處于摸索中,但仍然都需要借助手機,例如基于AI識物功能,做搜題、搜菜譜等。
Brain認為,AI眼鏡作為智能穿戴設備的未來發展趨勢,雖然前景可行,但要實現普及仍需時日。市場發展、品牌建設、軟硬件技術進步、隱私保護等方面的挑戰,決定了這一行業將在長期內經過不斷的摸索與創新。
他補充,目前各大AI眼鏡廠商主要發力點是使用場景、用戶體驗、社交互動等軟性層面,比如“無論是騎車、跑步、做飯等雙手被占用的場景,還是需要頻繁操作設備的工作場景,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指令或簡單的手勢操作來控制AI眼鏡進行使用”。
換句話說,能不能脫離手機,還不是廠商們現在競爭的重點。他們認為,更急于解決的問題有兩點。
首先,AI眼鏡現階段要解決的重點不是功能開發,而是工業設計。
目前AI眼鏡的發力點在軟件功能,但限制在硬件。如何盡可能降低電池體積和重量,提高眼鏡的續航能力,還要保證散熱功能良好,讓重量(體積)、續航、散熱在一副眼鏡里都達到最佳狀態,是各家突破的重點。
其次,在研發AI眼鏡功能的同時,注重推廣渠道。
不止一位從業者表示,Meta AI眼鏡預計今年超150萬的銷量背后,和眼鏡廠商雷朋的合作十分關鍵,作用甚至超過了AI功能本身。
“雷朋屬于國際知名的中高檔眼鏡品牌,備受明星和時尚人士追捧,一款普通眼鏡的基準定價為199美元,用戶只需要多花100美元,便能多擁有一項AI功能,性價比很高,而且其線下門店滲透率也很高,在美國有257家直營店,這為Meta AI眼鏡的銷量打下了基礎?!背茸诱J為。
據了解,國內打造AI眼鏡的互聯網大廠、手機廠商、AR類公司也在緊鑼密鼓地和暴龍、博士等眼鏡零售品牌合作。
總之,AI眼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盡管在兩三年內不可能脫離和取代手機,但大家對前景還是保持樂觀。
黃先生表示,這兩年火的都是一批AI類軟件產品和公司,大模型需要落地的硬件產品,眼鏡是大家找到的最合適的設備,雖然目前硬件條件有限,但形態上具備很大想象空間,基本所有顯示類內容都可以用眼鏡實現,用戶對AR類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也在增長。
洛圖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AR類設備銷量同比增長了49%,成為整體XR市場增量的主要來源,其還預測,2024年全年AR設備在全渠道的銷量規模將達到28.1萬臺,同比上漲近40%,并指出“AI+AR”將成為產品向前發展的主線。
面對巨大的想象空間,各大廠商們還將繼續探索。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橙子為化名。
編輯 | 魏佳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王璐】,微信公眾號:【定焦One】,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發展,未來AI眼鏡可能會逐漸減少對手機的依賴,但目前階段,它們仍然是手機的輔助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