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他們在這里實現了“搭子”自由
“愛奇藝綜藝成‘搭子’,陪伴青年成長路。” 在 2024 年,年輕人在忙碌生活中尋求慰藉。愛奇藝綜藝如何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2024年不知不覺地步入尾聲,回看這一年,很多被學業、工作占據生活的年輕人,想要迫切地尋找自己的“精神曠野”。
打卡小眾旅游景點,探索“去班味”的最佳方式,忙碌工作之余有了些許松弛,
觀看脫口秀線下演出,讓演員成為自己的“嘴替”,喚回生活中的Passion,努力嘗試改變自己,從單打獨斗到團結協作,獲得開拓人生的勇氣。
雖然他們彼此的經歷不同,但相同的是,愛奇藝的綜藝成為了他們的“生活搭子”。
跟著屏幕里的人,他們短暫地逃離現實,擺脫生活的疲憊和乏味,去成長、去挑戰、去生活。
本期顯微故事聯合愛奇藝“桃綜有Young”欄目與這些樂于表達的年輕人展開一場對話,看看他們和愛奇藝綜藝的真實故事。
1.人生就要”passion“,天崩地裂也要”passion“
“以激情對抗荒誕,我的人生不會完蛋”。距離付航奪冠過去了40多天,“Passion”就在社交媒體上火了40多天,在2024的年尾成為年輕人共同的吶喊。
“淡人”恐怕是對當下年輕人群體最大的誤解。
盡管他們看起來似乎總是無欲無求,吃飯時候習慣放空,躺進沙發短暫癱瘓又或者人聲鼎沸的地方一秒變i。但事實上每個“行為上的淡人”殼子里都裝著一個“思想上的濃人”,表面淡淡地,心里都期盼熱烈地活,缺少的僅僅是一個沖破桎梏的契機。
“激情改變人生”在這個當口撞進了人們的情緒陣地,“Passion”成為那枚正中眉心的子彈。如果說付航的爆火有什么影響,肖思轍半開玩笑地說,”那絕對是,他的現場票更難買到了?!?/p>
肖思轍從很早前就喜歡脫口秀表演,上海小劇場的脫口秀場次很多,演員也很多,一場跟一場,大多都是沒什么名氣卻一直堅持在說的人,付航是其中他最喜歡的一個。
“付航是個瘋子,有一場我記得他演一個直升機,結果演出太投入了,把胳膊給都摔傷了?!?/p>
圖 | 付航在小劇場演出
畢業之后,肖思轍就留在了上海,在一家做光纖制品小外貿公司運營ebay店鋪,并不是工作多有前景,用他的話說單純因為“高不成低不就的英專生,出路有限的跟他爸媽的愛一樣”。
父母常年在廣州做生意,他是實打實的留守兒童,畢業那年帶他的爺爺去世,他好像就和那個稱之為家的東西失去了聯系,自己賺錢自己花,偶爾面對上司各種理由的工資克扣。
沉寂的生活如一潭死水,喜綜成為他百無聊賴中的生活剛需。
從2021年開始,每一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他都是電視機前忠實的觀眾,但今年的愛奇藝喜劇新制作《喜劇之王單口季》依舊超出了他的預期。
“我沒想到我竟然有看綜藝看哭的一天,本來以為付航是對我來說最大的驚喜,沒想到所有人都是。”
劉仁鋮逃不開的學歷梗、黑燈自我調侃的“殘障”、小鹿的“出口轉內銷”、付航的“Passion”、小羅的“是我們組成了這個節目,而不是節目給予我們中某個人冠軍”……
整季節目沒有誰是主角,而更像是一場普通人的群像。小人物的際遇和自嘲引人爆笑的同時,讓人熱淚盈眶。
就是這些具體的“人”,這些真摯的“說”,語言的量級產生了群體的力量。
“以前我認同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但我現在覺得喜劇的內核不是悲劇,是抗爭,是積極,是認識到生活的真相之后依舊熱愛這個世界”
其實回看今年有廣泛影響力的綜藝節目,其共同點都在于直面當下年輕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困境,使得某一類人或者某一群人在自我投射中有所感知,獲得重新再出發的動力。
《喜劇之王單口季》是這樣,《種地吧》也是這樣。
在成為十個勤天的粉絲之前,禾禾沒想過自己會從《種地吧》節目中獲得開拓人生的勇氣。
和很多站在學校與社會交叉地帶的準應屆生一樣,禾禾總覺得自己并沒有做好開啟人生下一場探索的準備,但時間始終一刻不停地往前狂奔。
年終要做的事情一大堆,期末考、論文,壓得禾禾一個頭兩個大,休息之余,就想要找些綜藝來放松放松。
“就那么巧,我刷朋友圈就看到有人在分享十個勤天的演唱會,李昊在唱《外地媳婦本地郎》的主題曲。一下子就很好奇,跟我差不多大的男生為什么演唱會會唱這個,感覺有點莫名的老派,很好玩?!?/p>
沒想到這一看,就看成了“禾伙人”中的一員。
圖 | 禾禾和朋友攢的“種子卡”
不同于當下流行的輕松向大棚綜藝,《種地吧》讓一群長于城市的男孩子去進行農業勞作,這幾乎是場不可能完成的實驗。
農耕會有什么好玩的呢?但就是這場真實地日復一日的農耕記錄,給禾禾帶來了從未想過的勇氣。
“我身體不太好,體測的時候我擔心的不行,很怕自己考不及格。但是考之前我突然就想起李耕耘說的‘不要去想,想了全是問題;去做,做了全是答案’就莫名很有能量?!?/p>
世界是勇敢者的游戲,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勇氣和動力來自一些宏偉敘事,但生活這首詩從來都是平凡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能打動人的必是人的故事,能喚醒人的也應是來自內心的聲音。
“Passion”式綜藝的激勵不僅是打破了年輕人對同質生活的倦怠和沉溺,更是呈現了一種普通人與生活積極交手的新英雄主義。
人生要怎么活,就該Passion地活。
2.去班味,換著法地重新養自己一次
進入2024年下半年之后,周圍很多人都有種感慨:不快樂的生活是失真的。
“天天想離職,月月卻全勤”、“每天靠咖啡奶茶續命”……各種“班味癥狀”明晃晃地頂在人們頭上。
于是他們有了統一的終極目標:成為酷酷的大人。而第一步則是:尋找一切方法去班味,拿回“屬于我的一切”。
魏杰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金融是個節奏很快的行業,每天西裝革履、上班下班,不是在工作的路上就是在工作的地方,每天收盤之后聽歌就成為他最大的樂趣和消遣。
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網羅優秀的音樂作品,豐富自己的歌單,說唱綜藝是他“淘寶”的主陣地。
從《中國有嘻哈》到《新說唱2024》,魏杰幾乎見證了愛奇藝一手把說唱從地下搬到了臺上,而自己也成為說唱文化的愛好者。
謝帝、鄧典果、王以太、艾熱……他種草了很多rapper。而且,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他所在的成都本身就是國內說唱文化起源和發展的重要基地,所以魏杰一有時間就會跑去參加各種音樂節和演唱會,去現場汲取能量。
圖 | 王以太的音樂節現場
說實話普通人辛辛苦苦工作一整天,回到家并不想聽別人“試圖教會我些什么”,只想抓緊時間看點想看的、好玩的,“傻樂”一下,釋放工作的壓力。
張月從18歲就離開家,換工作、搬家,幾經動蕩,和魏杰一樣,綜藝節目成為撫慰她疲憊的良藥。
“現在年輕人這么講究效率,電視周更一集,上下集還聯系緊密,等他更了我都忘了,我還是愛看綜藝,尤其是搞笑綜藝?!?/p>
張月現在每天回到家,最開心的就是打開《哈哈哈哈哈》,和家人一起我在沙發上放空大腦,什么也不用想,只用負責“哈哈哈哈哈”。
她開玩笑說,“都是熟悉的人,在公司和同事閑聊,也沒有門檻。而且大家還會互借會員,有點職場社交的意思”。
對張月而言,如今綜藝不僅是她大笑釋放壓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她生活中的一份子。
尤其是疫情之后,她和家人更愿意走出去看看世界,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的綜藝便成為他們看世界的窗口。
工作間隙,他們就跟著綜藝的視角看祖國大好河山,假期更是直接復刻綜藝路線,收獲全新的旅游體驗?!耙粋€團隊做的攻略,肯定不會差,我們就直接跟著走,踩坑的概率非常小。”
圖 | 張月和家人跟著《五哈》打卡老撾
我們其實可以發現,不管是跟著“熟人大咖”歡樂爆笑還是看著自己喜歡的歌手演員在舞臺類綜藝中發光發熱、嶄露頭角,現在的年輕人們總能在不同的綜藝尋找到精神世界的解藥,重塑失真的現實生活。
用當下網絡流行趨勢來說,與其說年輕人尋找的是特定目標需求的綜藝,不如說他們在找是一個“精神搭子”。
3.生活可以沒有愛情,但不能沒有搭子
“旅游搭子”“飯搭子”“健身搭子”“摸魚搭子”……今年的互聯網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搭子”,它被很多人稱之為親密關系的平替,“可以沒有愛情,不能沒有搭子”,主打一個垂直細分領域的精準陪伴。
社會學的角度看,“搭子文化”的興起是年輕人面對各種壓力時候的一種與“應然”表現。他們不太需要強相關關系,傾向于尋找一種有邊界感的陪伴關系,于是互聯網“搭子”應運而生。
而八年說唱,既是魏杰的精神陪伴,更是無數和他一樣喜愛說唱文化年輕人的長期“興趣搭子”。愛奇藝《中國新說唱2024》從巔峰對決回歸到海選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年輕說唱歌手從愛奇藝的說唱舞臺走出來,寫有內容的歌,做有態度的表達,傳達自己對家鄉、對愛、對美好的期待,無聲地治愈滋養著臺上臺上更多的年輕人。
在追說唱的這幾年,節目一季又一季地更新,魏杰的年齡也逐步增長,從學子、再到職場新人、逐步成為一個行業里的中流砥柱。
可以說,這些節目陪伴著無數和魏杰一樣的觀眾跨過了人生的幾個重要階段,而節目中的選手也在奔赴自己下一個戰場。
某種意義上,“搭子”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的是年輕人追求自我、渴望成長、需要陪伴的內心世界。
對禾禾而言,無論是《種地吧》還是節目中的十個年輕人都是自己的“成長搭子”。
“我看趙小童,就感覺看到了我自己,我的性格很像他,倔強又敏感,即使馬上要畢業走入社會了,但是我其實不擅長人際交流。”
但看著節目中他們磕磕絆絆地相處,從陌生到熟悉,從單打獨斗到團結協作,再到尋求老師傅的經驗幫助,禾禾就像看著自己在一點點邁出禁錮自己的恐懼,升起迎接未來的勇氣。
“禾禾并不是我的本名,但我希望她可以代表千千萬萬喜歡《種地吧》的年輕人?!?/p>
對“禾禾們”來說,《種地吧》不是造星,不是作秀,十個勤天也從來不是偶像,他們是千千萬萬個迷茫、無措的年輕人的化身。他們真實鮮活,是陪伴在“禾禾們”身邊最親密的“電子朋友”。
這個卷情緒價值的種草3.0時代里,很多人早已厭倦了不接地氣的人設,更渴望看到真實、活“人”感更強的內容。在大家眼中節目就分兩種:“與我有關”和“與我何干”。熟人綜藝、群像綜藝、素人綜藝,2024年愛奇藝的每一個爆款節目無一不是從人出發,貼近年輕人當下最真實的需求,持續推動內容輸出,讓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的同類項,實現情感共振,陪伴他們度過日常時光,讓他們認真生活,變成最好的自己。2024的尾聲,新的一年接續,期待看到更多愛奇藝更多的“人文觀察員”。
文 | 李慧穎
編輯 | 萬芳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顯微故事】,微信公眾號:【顯微故事】,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