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豆包、百度文小言與Kimi的PC版,誰能讓傳統瀏覽器 “下崗”?

0 評論 160 瀏覽 1 收藏 13 分鐘

在抖音和小紅書想“干掉”百度搜索的時候,居然還有不少大模型產品想用自己來替代瀏覽器。

去年11月,據The Information報道,OpenAI打算親自下場開發一款名為Browser的瀏覽器,用于替代谷歌旗下的Chrome瀏覽器。

其實,OpenAI有這樣的想法不難理解,畢竟作為大模型領域絕對的龍頭企業,手里握著的ChatGPT和ChatGPT Search,可都是當下最火熱的入口,憑借這么大的流量,想要掀翻當前的瀏覽器格局也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止是OpenAI有這樣的心思,在國內,大模型企業也都沒有停下在PC端的探索,紛紛推出了獨立應用,更是喊出了“你的瀏覽器可以不再只是瀏覽器”的口號。

那么,就一起來看看月訪問量超千萬的豆包、Kimi和文小言的PC端使用體驗如何吧,是否真的能像大家說的那樣可以完全替代瀏覽器呢?

一、繼承了大而全功能的豆包PC版,可以勝任瀏覽器?

不過,雖然大家都是大模型的PC端產品、打著的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瀏覽器進行替代的小算盤,但受制于各自的技術水平與風格,真正落地后還是有了不少的差距。具體來說,豆包PC版像是一個大包大攬、包羅萬物的集合體,Kimi PC版則是倒向了“工具人”那一卦,而文小言PC版則像取了兩者中值的產物。作為流量最大、功能最全的豆包PC版,從初始界面這一欄來看同網頁版的UI排布沒有任何的差別,這也意味著網頁端的所有功能在PC版上全量供應,而其特色功能,實際上主要是內置于了“新增網頁”之中。

左:豆包網頁版 右:豆包PC版

打開一個全新的網頁之后,除了豆包的logo十分顯眼之外,與其他的瀏覽器并無兩樣,最核心的位置同樣是一個搜索框。這樣的排布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絕大多數用戶使用瀏覽器都是用于搜索信息,把搜索功能最前置也毫無問題。

在使用上,我最開始幾天不太習慣太過空白的初始頁,但在用了幾個月之后,卻發現相比于其他瀏覽器里那些被“塞”進你視野的營銷號文章與廣告,這樣簡潔的設計真的讓人很舒服的;而在搜索上,上傳文件、截圖、語音通話、語音輸入這種文圖音多模態輸入的方法,也很有大模型產品的特點。而在搜索頁面,豆包AI搜索則同百度搜索幾乎是一個模子里摳出來的產品,都是把AI整合的回答放在搜索的最上端,然后在下方再提供其他第三方發出的信息。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豆包AI搜索和百度沒有什么差別?從內容上來說的確如此,豆包和百度在使用AI整合信息的能力上沒有讓我感受到有差距,但面對一些不那么難的問題,百度搜索的AI智能回答會突然“神隱”,而豆包的AI搜索則時時刻刻都能提供全量的AI搜索服務。但是,如果只有這一點增量的話,豆包也不可能瞄上瀏覽器的生意,在搜索之外,AI看視頻與AI總結是我使用時感到相對有用的功能。

譬如,在B站豆包就可以使用AI看視頻的功能,右側可以根據視頻內容進行分點分段,用戶可以根據給出的概要進行速覽,也可以直接跳到感興趣的地方,還可以將整個視頻的內容繪制成為腦圖下載,這對于那些學術或工作群體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很有實用性的功能了。

在文字閱讀能力中,豆包的逐行翻譯、總結并提取要點雖然是大模型應用都擁有的能力,但使用豆包瀏覽器后才讓我有了“如指臂使”的感覺,比某些瀏覽器僵硬的機翻要好用太多。而AI幫助翻譯、閱讀PDF的能力,也對WPS的某些會員服務形成了完美的替代。此外,在生產力場景中,只要安裝了豆包PC版并置于后臺,在編輯文字的時候都可以快速調用豆包的能力。

總結一下,豆包的PC版功能其實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網頁版豆包功能的全量供應,第二部分就是針對瀏覽器場景下AI化的適配,讓用戶可以在舉手投足之間無感完成對AI的使用,完全具備了替代當前瀏覽器的實力。

二、百度與Kimi無意充當瀏覽器,豆包Kimi推輕量版插件

在大而全且已經進軍瀏覽器場景的豆包的襯托之下,好像并不想涉足瀏覽器業務的Kimi和文小言的PC版本,就顯得有些太過簡陋了。其中,Kimi或是由于自己本來就是主攻長文本與邏輯的原因,PC版并沒有在圖片、視頻、音頻上有任何更多的功能,妥妥就是一個網頁版 ctrl c 再 ctrl v 出來的玩意。而其中雖然提供了全量的智能體服務,但在具體使用中,類似于PPT制作的智能體工作,也得跳轉到網頁端才能進行,讓人感到有些汗顏。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那就是“Kimi的PC版毫無增量”。而文小言PC版也同Kimi PC版相同,沒有任何更多的功能。如果說Kimi沒有更多功能的原因是月之暗面本就沒有推出的話,那么文小言甚至不愿意把文心一言網頁端的功能端上來,智能體也只有學習強國這一個智能體獨苗,并且無法在PC端添加更多其他的智能體。

也就是說,相比于Kimi PC版的毫無增量來說,文小言PC版甚至還大大地減配了,遠遠不如文心一言網頁版。但是,功能少一些也并不全是缺點,在使用Kimi PC版和文小言PC版的過程中,或是受益于功能少內存占用少的緣故,過程就先顯得絲滑無比,體驗感拉滿,而豆包則顯得實在有些拖沓,尤其是對于那些拿著公司發下來的已經飽經風霜的老ThinkPad來說,不說是艱難無比,體驗也絕不會有多好。

或是考慮到這類人的緣故,豆包與Kimi也貼心地拿出了瀏覽器插件。

其中,豆包幾乎把PC版的增量全都放到了插件之上。隨時可以調用的AI搜索、音樂生成、總結頁面、多鏈接總結、學術搜索功能全量絲滑供應,在編輯文字上還有修正語法、調整語氣等超級好用的小功能。

但是,在PC端可以被稱作神器的AI看視頻功能,插件卻啞了火。雖然提供了相關服務,但在B站這種常用的視頻網站里面,卻會告知由于沒有獨立字幕所以無法總結,而經過實測,不說全部,起碼有八成以上的視頻網站均無法使用。

總的來說,豆包的插件功能相對豐富且好用,但或是受制于插件本身的影響,給使用者的體驗實際上是沒有豆包PC版那么好的,而這或許也是在傳播度和實用性之間做出平衡的原因吧。而Kimi的插件,也繼承了Kimi一貫簡潔的傳統,僅在AI對話的基礎上更新了一些提高效率的小功能。

在使用鼠標光標勾選后,會站在勾選處右上角出現一個Kimi的logo,點擊即可獲得勾選字詞句段的具體解釋,而針對這些解釋也可以進行多輪對話,省去了傳統復制黏貼搜索的功夫,讓工作流程更加簡便。除了勾選之外,Kimi還可以進行截圖提問與多輪回答,使用效果也與上述相似。

此外,還可以主動調用Kimi插件,完成一些總結網站內容或解答屏幕的工作,但也僅限于這些簡單的功能了,相比于豆包插件的全能還是有著不小的距離。

三、寫在最后

豆包,在應用側憑借豐富的功能和較好的質量,已經成為了國內大模型2C領域的絕對龍頭,而這份強勢也被帶到了PC端。相比于其他大模型應用PC端的毫無增量甚至大幅閹割,豆包在瀏覽器場景中給到了用戶很多驚喜。在大多數人所使用的非專業場景,相比當前的edge、百度瀏覽器等已經有了明顯的超越,而只要輔以一定的宣傳,就算不說豆包PC版替代瀏覽器,最起碼也能拿下很大比例的C端非重度用戶。

而在插件端也同樣如此,雖然有不小的進步空間,但豆包的表現屬于大模型企業里斷檔的存在。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在各類插件完成互通、AI能力也進一步成熟后,瀏覽器的名字,真的要歸某家大模型企業所有了。

作者:楊啟隆 編輯:鐘響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新識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新識研究所】,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