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設計的衡量標準

1 評論 819 瀏覽 0 收藏 4 分鐘

架構設計是軟件開發和系統構建中的關鍵環節,它不僅關乎系統的穩定性和性能,更直接影響業務的發展和團隊的協作效率。然而,架構設計并非一味追求復雜和高大上,而是要緊密結合業務實際,實現功能與成本的平衡。

架構設計的核心目的是服務業務,所以我們不需要追求所謂的最厲害的架構設計,而是應該找到符合當前的業務實際情況以及未來發展需求的架構方案。

合理的架構,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評估:

  1. 功能需求視角,當前的架構能否有效支撐當前的業務,以及未來的業務發展。
  2. 非功能需求視角,當前框架下的性能、安全性、可拓展性是否得到保障。
  3. 團隊協作視角,這個架構是否有利于多個團隊之間的相互協作,提升團隊協作效率和開發效率。
  4. 成本效益視角,這個架構對于后續的運維、開發成本、硬件投入等是否有利。

一、功能視角

1.能夠解決當前的業務問題

合理的架構,應該可以應對當前業務的各種變化,不管如何變化,都可以游刃有余的應對。業務的訴求都可以及時響應,并且業務的配置使用等效率也較高,同時能夠支撐業務的增長,帶來銷量的提升。

2.高效完成業務的新需求

業務的需求是多變的,每次功能延展都要重構,那是非常要命的,浪費開發資源,也影響了業務的正常開展。

應對新的業務需求,我們不需要各種打補丁,可以在原先的架構上做一點小的修改就可以很好的支持和應對。

3.前瞻設計

未來的業務有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能不能快速識別出來。當然,這需要我們有非常豐富的業務經驗,能夠知道當前以及未來的業務全貌,爛熟于心。當我們在做一個功能的時候,能夠給未來的功能預留口子。

二、非功能性

功能要保證,非功能方面也要保證。

怎么保證性能方面能夠扛得住高并發,比如大促。

怎么做好風控管理,保證系統的安全和業務的正常開展,避免資金損失。

怎么做好可拓展性,保證微服務的各種架構能夠很好的應對未來功能的延展。

三、復雜度

產品經理最忌諱的就是堆功能,每次來一個新需求就加新功能,這是不對的。

好的產品經理,應該是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一個功能,能夠應對未來各種功能的變化。堆砌功能的后果是會使得功能變得復雜,耦合度增加,業務使用難度加大。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蔡錦?!?,微信公眾號:【錦海說】,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架構設計的衡量標準太重要了!功能、性能、安全、團隊協作、成本,方方面面都要考慮,這樣才能做出好產品呀!

    來自遼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