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牌頂流破產啟示:不追流量紅利的生意怎么做?

1 評論 176 瀏覽 0 收藏 18 分鐘

在流量紅利逐漸消退的當下,曾經的白牌頂流品牌如麥凱萊、吾歡喜的衣櫥、完美日記等紛紛遭遇困境,甚至破產清算。這些品牌的興衰啟示我們,過度依賴流量和短期銷量增長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品牌失敗的原因,分析流量平臺、流量主體和流量主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構建完整的增長路徑、積累品牌資產和用戶信任,實現可持續的商業發展。

一個有流量就能成功的“好時代”,正在快速腐壞坍塌。

抖音白牌頂流麥凱萊破產清算。巔峰時期,麥凱萊一年銷售額8億;網紅張大奕的淘寶女裝店@吾歡喜的衣櫥,坐擁1240萬粉絲、月銷超9萬件的淘寶女裝店,在今年9月份宣布閉店;以一己之力拱起小紅書商業想象力的完美日記,2020年,母公司逸仙電商上市,市值接近161億美元,截止2024年12月30日,公司市值不足10億美元,較最高點蒸發了約960億人民幣。

這一切無一例外指向一個殘酷事實:從貨架電商到內容電商,無論是用低價搶用戶,抑或是用流量換銷量,王炸都成了爛牌。

與平臺拉扯流量價格,與同行博弈商品價格。雙重鏖戰將這場游戲推向失控的邊緣。所謂的“技術中性論”在今天成了“逃避治理”的同義詞,過于內卷的市場生態迫使商家們卷入持續的惡性競爭中。

“流量神話”的隕落讓商家感到恐懼,但更讓人痛苦,是看不到下一步生意怎么增長的迷茫。離開了流量紅利,未來的生意要如何經營?我們又能從昨日紅花的明星品牌中,得到什么啟示?新的趨勢,總是藏在昨日的教訓中。

一、誰該為“短命”生意負責

要探討“如何活下去”這一沉重課題之前,首先需要理清三個關鍵主體:流量平臺、流量主體和流量主。

流量平臺(如淘寶、抖音、快手等):核心目標是留住流量主體,確保平臺規模和用戶粘性。流量主體(平臺用戶):流量分配的原點,是平臺算法和商家的核心服務對象。流量主(商家):作為獨立于平臺和用戶的主體,商家目標是通過平臺實現銷量,但優先級決定了流量主(商家)只能排在平臺考量的第二位,處于生態體系的邊緣。

在這三個主體中,流量主體 > 流量平臺 > 流量主,生存規則很明顯,流量主不過是流量主體的注意力玩物,真正決定商家能否“活下去”的,是用戶是否能夠記住你。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消費者會為了在某個平臺消費而消費。真正讓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的,是商品的價值、品牌的吸引力以及他們對品牌或商品的信任度。

那個真正意義上有話語權定奪“生死”的,始終是消費者。

麥凱萊案例是一個警示。他們為了迎合平臺機制而忽視甚至對抗了品牌本身的長期競爭力。三個月內投入5億元廣告費,換來了一年8億的銷售額和短期的品牌飛躍。

這背后,是平臺廣告和算法 “默契配合”,通過強化用戶對商品的注意力,最終引導消費決策,帶動銷量攀升。

“燒錢換流量”是最常見的營銷方式,表面高效,實際上卻是工具化內容與商品,徹底服從平臺規則,極大弱化了商品實際價值和品牌核心競爭力。同時,強化了平臺生意的極端形式,使商家更難以跳出流量陷阱。

另一個常見的流量玩法是通過跟熱點打賣點來搶流量。

表面看,這樣的策略不僅成本低,還能帶來短期的曝光和銷量,然而拿到的往往只是短暫的流量,與熱點下無數同類商品比價下的低價吸引力。商家就只能陷入“導入流量—銷量沖頂—流量滑坡”的循環,品牌資源無法沉淀,用戶忠誠度更無從談起。

憑借單一營銷方法就能聲名鵲起的黃金年代仍未走遠,有流量即有銷量的購銷機制加劇銷量沖頂的幻覺。

可惜,時代真的過去了。

用戶被“洗”得差不多了,工廠賣家從幕后來到臺前分一杯羹,各平臺的流量成本水漲船高。2018年阿里的獲客成本不到400元,如今,四大主流公域電商平臺的獲客成本平均已達800元左右。

公域流量池逐漸淪為“鹽堿地”,天下都是難做的生意。

平臺依賴型商業模式的想象力天花板,是從巔峰掉落的麥凱萊,也是估值70億美元到市值已不足最高點的2%的完美日記。

從平臺中破繭而出的品牌,本應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二、“耐心耕耘”會帶來什么?

流量問題只是表象,背后隱藏的單一運營邏輯,尤其對平臺的過度依賴,才是核心。

這就導致談及獲客與運營,就是把AARRR(獲取、激活、留存、收入、推薦)奉為圭臬。但到了業務場景中,大部份人卻只做“AA”不要“RRR”。顯然,問題的根源在于增長路徑的不完整。

與其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帶來的壓力,不如直接理解為急功近利。為求 “快點拿到大結果” ,在資源分配上對短期目標的過度傾斜,結果就是忽略了“RRR”所帶來的用戶沉淀、品牌信任與長期價值。

我們都明白,真正的增長在于選擇穩健且可持續的策略。比如專注于品牌資產的積累與用戶信任的構建,用長期價值對沖短期風險。僅靠流量的短期紅利無法走遠。但“爆火”這樣的詞語,實在太過誘惑。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和品牌開始重新提倡定位理論,希望重新通過占領用戶心智來構建長期的商業價值。

只是,現實的真正挑戰在于,每個陣地都有其獨特的生態邏輯與玩法。

“定位理論”的敘事邏輯本沒有錯,但對于庫存壓力下的商家來說,更實際的做法是,首先在平臺內構建完整的增長路徑。

服裝店老板陸姐是一個極佳的案例。作為競爭最激烈賽道中的一員,陸姐的愛麗絲服飾原來只做線下門店,2020年,迫于環境壓力開始布局線上。

目前,@愛麗絲服飾ALICE 全網粉絲超700萬,其中抖音粉絲459萬+,視頻號粉絲110萬+,快手粉絲160萬+(2023年數據)。

愛麗絲服飾抖音、快手、視頻號

從粉絲分布來看,抖音似乎具備更大的商業潛力,但實際銷售數據卻令人意外。在抖音平臺的場均銷售額為75萬~100萬元,看似不錯的成績,卻依然苦于退貨和后續的復購。

區別于抖音,視頻號的單場銷售額卻高達267.93萬元,累計觀看人數達94.2萬,幾乎翻倍。據相關媒體報道,愛麗絲的用戶復購率可以達到60%,退貨率相比抖音大幅下降。

團隊分析,這種差異主要得益于騰訊生態的全面性:

1、視頻號處于微信生態內,以熟人關系的社交推薦更多,用戶是在有信任的基礎下進入直播間,而非單純受流量邏輯驅動的付費推廣或低價吸引,這種信任基礎使品牌在特定圈層內的傳播更精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成交率,甚至客單價,退貨率自然更低;

2、公域用戶可沉淀到私域,通過反復觸達來提升購買率和復購率。在視頻號上利用短視頻獲客,或直播成交后,愛麗絲服飾團隊會以微信為核心載體深度溝通用戶。

團隊負責人介紹,每場直播后可沉淀1萬-2萬付費用戶,其后進行精細化運營和服務。一方面,與用戶建立深層次連接,另一方面,也挖掘用戶的社交關系鏈,將營銷嵌入用戶的社交網絡,以私域撬動公域,帶來新的流量新的價值;

3、多工具互聯,形成生態內的商業閉環。@愛麗絲服飾ALICE 在開播前將視頻號動態、直播預告發布到社群和朋友圈,引導用戶觀看、關注視頻號。后續又會利用企微、社群、公眾號、小程序等工具再次與用戶進行溝通,讓流量不止步于前端流量獲取階段。

愛麗絲服飾客服、小店

愛麗絲服飾團隊認為,騰訊生態的完整提供了建立商業閉環的基礎,讓他們能夠跳出女裝賽道只靠比價、壓榨利潤的困局。而像愛麗絲服飾這樣的有線下門店的商家,還能申請入駐「本地生活」業務類型的視頻號小店,為線下門店賦能。

鯊魚褲品牌SINSIN也有相似的看法。聯合創始人諶洪日給SINSIN的目標是“一個長期主義的品牌”,他非常注重所在生態的可持續性,不希望只是一味追求GMV的增長,而是以產品服務好客戶。

今年,SIINSIIN扎入視頻號這片新的海域,在諶洪日看來,選擇視頻號并非只是因為它有“紅利”,他認為視頻號不應該只是被當作短視頻平臺被使用,而是要結合騰訊生態的力量。

以 SIINSIIN 的一場活動為例——先把活動公布在私域里,私域的高效轉化直接成了銷量的驅動力,再將用戶引導去公域,利用騰訊廣告生態資源(視頻號、朋友圈、小程序等),公域流量最終也引流回到私域,雙向鏈接放大流量轉化率。

SIINSIIN視頻號、公眾號、小程序、客服、小店

要走長期主義的路子,沉淀忠實用戶,最終轉化為復購率是一項極為關鍵的任務。

騰訊生態為品牌提供了一個與消費者直接互動和建立聯系的新渠道。這是SIINSIIN所追求的“健康可持續地實現增長”。

不過,騰訊生態最大的不同,又或者說最具壁壘的能力,應該是他們給商家提供了一個 更自由的環境,在自搭建的鏈路中根據自身的差異化優勢做經營——

比如:短視頻打IP – 私域社群強化信任 – 直播轉化 – 小綠書豐富內容形式;或者:朋友圈廣告引流直播間 – 直播轉化 – 沉淀私域 – 短視頻打IP 強化信任

騰訊生態內的N個工具像樂高積木一樣由商家自由組合,各取所需,又并駕齊驅。

不再只有一條道走到黑的時候,才會有充分的生長空間,允許百花齊放,允許各種商業模式取得本該有的成績。

三、當資源控制者變為價值協作者

騰訊生態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流量場。

在2024年Q2業績電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騰訊將會在微信內建立電商生態系統,與微信的公眾號、小程序、企業微信等所有元素連接。如今看來,字字有回響。

今年5月,微信進行了一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視頻號直播電商團隊正式并入微信開放平臺。這一調整意味著直播電商與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等業務都在架構上并列,成為一級部門;

8月,微信將視頻號小店升級為“微信小店”,從字面理解,也即微信電商業務范圍將從視頻號擴大到整個微信生態。升級后,微信小店不僅支持店鋪及商品信息在視頻號呈現,還可以在公眾號、小程序、搜一搜等多個微信場景內流轉。

萬眾矚目的視頻號,確實是紅利,但騰訊也明說了,視頻號只是其中一環。

從公域到私域,微信內的所有能力模塊——視頻號、微信廣告、微信支付、朋友圈、公眾號、搜一搜、小程序等——它們都是工具,核心使命是組合成一條完善的電商閉環鏈路,為商家的全域經營和增長提供能力。識別并利用平臺生態中的“潛在資源”,是騰訊生態給用戶提供的隱藏玩法。

在騰訊生態的布局中,視頻號的角色遠不止于一個短視頻平臺。它更像是生態內的流量分配樞紐,不同的流量在生態內的各個場景流轉,最終精準匹配到最適合的觸點。

舉個例子,流量可以沉淀至私域,通過優質服務提升復購率和客單價。從另一視角看,流量沉淀至私域,也是品牌資產的積累,是用戶數據的沉淀,是在建立長期競爭壁壘。

又如近期微信小店的「送禮紅包」功能,更是將商品買賣中的“交易邏輯”拓展了更多深度。當你為他人消費時,優惠已經不再是第一優先級的要素,商品能否拿得出手、能否代表自己的心意、能否符合對方的調性與審美… 當商品作為禮物融入到社交關系鏈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貨的關系、人與品牌的關系,似乎都同時融入了更多的想象力。

營銷在此刻終于擺脫“一次性交易”,成為長期關系的起點。

如果說視頻號是商家與生意之間的魚線,生態,就是收緊的線輪。騰訊生態的布局路徑非常清晰。商家應以視頻號提供的紅利點為起點,結合生態內的多種工具,逐步搭建長期競爭壁壘。

只有商家實現可持續增長,整個生態才能保持健康運作。倘若過于依賴某一單一工具,生態本身也可能陷入“作繭自縛”的困境。

事實上,任何工具一旦被濫用,最終都會淪為阿喀琉斯之踵。未來的競爭格局不會因一時的流量爭奪而定勝負。真正的決勝點在于,誰能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壁壘。

這一次,騰訊的態度非常明顯,從資源控制者轉變為價值協作者,不僅成為“鏈接的橋梁”,而是與大家一同成為系統性的“有機生命體”,與時間一同結出果實,鑄就一個欣欣向榮的生態。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運營深度精選】,微信公眾號:【運營深度精選】,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白牌頂流破產提醒我們,做生意不能只追流量紅利,要注重品質和口碑,穩扎穩打才能長久。

    來自遼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