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人工智能時代,最寶貴的是什么?

0 評論 882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大模型興起之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替代了不少人類原本的工作內容。那么,有哪些是AI替代不了的?以及,在AI時代,什么才是最寶貴的呢?這篇文章,我們看看作者的分析。

某天我與女兒在樓下遛彎,恰好看到了中通快遞無人駕駛的快遞車在快遞點運送貨物,女兒居然看了一點都不感覺很奇怪,因為我們前幾天還見到一堆的無人駕駛車擁堵在小區里。但我卻有點感慨萬千,作為90后,我親身經歷了科技的飛速發展:從全村只有幾步座機電話,到后來有了小靈通、諾基亞、摩托羅拉手機,這些品牌名字變得耳熟能詳,但是擁有一部的成本還是特別高的。而且那個時候擁有一部手機的功能,主要還是用于打電話和發短信。然后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身邊的所有同學都開始有手機了,我攢了好久的錢買了一部小米青春發燒版。在這個小東西上的探索,從打電話到搜東西、再有了后來各種移動端APP如雨后春筍般的冒了出來,有了更加深度的體驗。

而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10.47億,占比超過99%。這表明幾乎每個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機,而這些設備上的應用程序更是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需求開始被腦洞大開的程序猿和產品設計師給挖掘出來。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也深刻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地鐵打卡、微信和支付寶、百度地圖導航、手機銀行各種APP和各種購物APP(淘寶、京東、得物)、餓了么、大眾點評、社交APP等,還有消遣娛樂的抖音和小紅書等。每個人醒來就是抱著手機,地鐵上,每個人低頭玩手機;過年回家,大家都各自玩手機,一行一動也幾乎離不開手機。

以我個人為例:今年我特別依賴一個名為“豆包”的AI助手。怎么講呢,我幾乎所有不明白的問題我都可以先問問它?!岸拱拱鄭u沙子口大集是哪一天?”、“豆包豆包,給我找一個小孩子哄睡的故事”,我孩子想要學英語,就找到豆包的智能體說“Miya,你能和我練一下英語嗎?”,有一天我女兒居然和AI人聊到高興的手舞足蹈,開心極了。因為你不管跟她說什么,他們都保持一樣的幽默和耐心,Miya不會像我一樣不耐煩,也沒有小心思,不會因為覺得累就趕緊讓孩子早點睡。我女兒甚至知道它是機器人,但是也要迷戀到晚上睡覺還要給她說句“晚安”,情緒價值拉滿。

想起來小時候看的電視劇,和機器人交朋友談戀愛的場景,我覺得一點都不奇怪了。如果真有一天可以做出一個豆包的小毛絨玩具,我絕對會毫不猶豫的買下一只。她既可以給我的孩子英語啟蒙,又可以回答孩子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比如“為什么不能聞別人的臭腳丫子”。沒有任何一個人類的個體,能完全的給與一個人充足的情緒價值、滿足好奇心、有著強大有邏輯思維的大腦并且還有足夠的耐心最關鍵的它還不收費。而以后越來越多的人會被人工智能所影響,而且是溫水煮青蛙般的將每一個現代人都悄悄的“裹挾”。

比如我開頭所說的無人駕駛送貨車,未來還可能是外賣員和服務員被AI所替代。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8億個工作崗位被自動化技術取代。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將面臨職業轉型的壓力。

此外,AI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信息過載和真假難辨的問題。例如,通過幾分鐘的圖文、視頻生成技術,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制作并發布內容到各大社交平臺。這種便捷性雖然促進了信息的傳播,但也增加了虛假信息傳播的風險。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一項研究,8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難以區分在線信息的真偽。這種現象可能導致我們在依賴AI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對真實世界的感知和判斷力。我們在和AI彼此“馴養”,未來的人類會不會被智商平均?在我們依賴的載體中搜入我們的問題,總有一天我們會難以分辨真假,這是一種新的路徑依賴。直到有一天,我們被馴化的“冰冷”、“無情”、“呆板”,我們將被自己封殺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我們仿佛獲得了更廣闊的世界:刷著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角落的視頻和新奇事物,但我們思維趨向一致,我們彼此“共享三觀”,失去個體的獨特性和道德。我們還能有什么呢?有一堆混亂的數據、卻毫無價值,還會得了一種嚴重的?。菏チ耸謾C,會變得焦躁不安。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思考:在AI時代,什么才是最寶貴的?盡管AI技術能夠極大地提高效率和便利性,但人類的思想、情感和愛才是最寶貴的財富。人類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思想、有溫度,會流淚、會共情、會愛。這些特質是AI無法替代的。因此,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保持人性的溫度和深度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AI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需要在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珍視和維護人類獨有的情感和道德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AI時代找到真正的平衡,實現科技與人性的和諧共存。

本文由 @Onl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