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互聯網產品:產品和運營到底哪個重要?

0 評論 575 瀏覽 1 收藏 10 分鐘

我們都知道產品運營不分家,職場上產品和運營是兩個親密的戰友。即便如此,總有一方的任務會更重一些。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作者從帶孩子思考到兩個職位的差異,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自家孩子已經好幾歲了,目前看來長得還不錯,感謝家人的付出。

在參與帶孩子的過程中,讓我不禁聯想到互聯網一個老話題:對于一款互聯網產品的成功,產品和運營哪個崗位更重要?

孩子的出生,就像互聯網產品團隊孵化一款0-1的產品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孩子的誕生不需要市場調研、需求分析,一旦爹媽對了眼,接下來就是愛情的結晶。

產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產品像爹,父愛如山,一動不動,傾聽孩子成長的聲音,在背后默默支持;運營像媽,陪伴產品整個成長過程,活動推廣,三頭六臂。爹媽團結一心,各自發揮自身才能,就能把產品做好。

此前,互聯網行業流傳著一句話:產品運營不分家。意思是在負責同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過程中,產品和運營發揮的作用和價值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辦法明顯區分開,一款產品的成功到底是誰的功勞。

產品經理在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中,負責前期市場調研、用戶洞察、需求分析,為產品的誕生尋找一塊安全的藍海澤地,當產品不辭辛苦地協調研發團隊將產品開發出來上市后,接下來就是運營介入進行市場預熱、推廣。產品上市后,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一起,繼續為產品的規劃迭代、營銷宣傳、拉新變現努力。

運營會給產品經理提供好的產品反饋和建議,為產品增添具備競爭力的功能。這就好像媽媽們在寶媽群里看到了某些新奇的玩具、科學的教育方式,然后回來反饋給爸爸們,由爸爸們負責陪玩。

偶爾,產品經理也會像爸爸們一樣,在女性同事中了解到某些不錯的育兒方法,回來反饋給媽媽運營,可以帶孩子去干啥,比如童模比賽、素質教育培養等等。運營活動時,產品爸爸們也會熬夜等上線。

孩子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要大概要經歷以下階段:

  1. 開發期:媽媽備孕生育,孩子出生后大概從1歲迭代到3歲;
  2. 引入期:3歲開始接觸早教、幼兒園,開始學習知識技能,一直到受教育階段結束;期間爸媽也許有了新的第二曲線,生了二胎;
  3. 成長期:學校畢業后,步入社會繼續不斷成長;第二曲線也不斷成長,家庭也有了產品矩陣;
  4. 成熟期:社會工作多年后,有了一定的閱歷和能力,也經歷了家庭組合、生兒育女,形成了家庭產品矩陣;
  5. 衰退期:隨著年齡變大,面臨退休直至死亡。

一、產品如何開發?

產品的定位、戰略規劃、運營策略等,可以直接影響產品的走向。但很多時候往往容易忽略產品的開發方式,一系列正確的、適合自身條件的開發方式可以幫助產品更好地迭代。

自建研發團隊,屬于孩子父母親自帶娃,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全職爸媽親自下場,好處是可以隨時關注孩子需求,并且滿足需求。孩子也大概率會在父母的引導和期望中成長,成長為父母希望的樣子;缺點是有可能會因為家庭現金流不穩定,導致孩子在某個階段只能享受更多的精神陪伴,而非物質支持,從而導致規劃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勞務派遣,類似于大多數雙職工家庭,孩子爸媽上班讓家里老人幫忙帶娃,爸爸媽媽則主要負責掙錢和周末陪伴,從成本考慮,這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爸爸媽媽上班維持家庭現金流,上班期間把孩子交給老人,既可監督也比較可靠。

外包駐場,則是將帶孩子的任務交給外來協助人員,比如請保姆,通常是因為爸媽要上班,家里老人又不方便,只能雇傭保姆等。條件好的請一些高質量保姆或者家教,甚至可以提供比自己家庭原本更多的資源給到孩子,同時也能受到爸爸媽媽的監督;缺點是我們大多數情況下無法完全信任外來人員,在人員管理方面需要多費心。

二、產品如何定位?

想要把產品做好,定位很關鍵。面向什么樣的受眾,用戶群體規模有多大,后續能否變現等等,都是最開始就需要有思考的。

那么自己的孩子應該如何定位呢?

孩子將來是走傳統教育方面,讀好大學找好的工作,還是從小發掘興趣特長,將來從事藝術行業等等,可以從爸爸媽媽自身家庭教育背景、興趣以及成長經歷來評估。

學渣父母家庭通常無法給子女提供好的學習思路和方法,自然孩子也大概率在傳統考學方面不會有顯著的成就。但如果自己有其他方面的天分,不妨觀察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相關的基因和天賦,結合自己的家庭條件,運用好長板策略。

現實生活中很多奧運冠軍、演藝明星、個體老板等等,雖然在讀書學習上不是最好的,也沒有扎實的計算機、建筑工程、會計等專業知識,也不懂歷史文化、數理算法,但不妨他們很早就能發現自己的特長,并加以鉆研練習,從而也能成為自己領域的佼佼者。

學霸父母家庭通常具備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成功的學習經驗,可以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思路和建議。但是因為很多學霸父母對孩子有期望,甚至期望過高,導致控制欲太強,從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最后事與愿違。

三、產品如何運營?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理解為另一個本質問題,什么樣的孩子會有好的發展?成長確實沒有一套標準的模板,但是能發展好的孩子都會具備一些好的特質,比如善于理解和表達,情緒管理能力好,有責任心、有好的財商、身體健康。

很慚愧,我自己目前為止也只也沒能做到全部,所以之后我會有意識的引導我的孩子,來培養一些好的特質,不管將來社會環境如何改變,這些通用的能力也能幫助他獲得成功。

具體到落地,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多讓孩子參加課外活動,去嘗試新鮮事物,發掘孩子的興趣;學校期間多參加社交活動,培養孩子的協調能力和情商;盡量給孩子準備大的生活空間,方便孩子可以邀請同學、伙伴來家里做客,鍛煉組織能力。打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哪怕自己不習慣讀書,也可以做一個小書柜,買一些經典書籍擺進去,總比什么都不放會好。

一款產品健康的成長,都是通過團隊各個職責人員共同努力,不斷打磨優化起來的。養育孩子也同樣需要父母家庭的細心關注、投入精力培養。

四、最后的話

產品和運營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在發揮自己的能力,幫助產品快速成長。前者幫助產品明確發展方向,后者推動產品走得更遠,無所謂誰更重要。就像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相互理解和扶持,并將這種美好的狀態影響給孩子,孩子自然就能在家庭的關愛中變得越來越好。反之,一旦某一方缺席,就必然會造成發育不良的表現。

專欄作家

王曙,微信公眾號:曙歐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平平無奇產品人,分享成長中的產品思維、職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