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和一點點哲學(6000+ 字)

0 評論 994 瀏覽 1 收藏 25 分鐘

在產品設計與創新的道路上,哲學思維可以為我們提供深刻的洞察和啟發。本文將探討如何將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系統論、還原論等哲學概念應用于產品思維,幫助產品人提升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理解和滿足用戶需求。

春節前事情比較少,順著一些疑惑,看了點哲學的東西,發現有很多思想都對做產品有啟發,試著整理一下。

以下涉及: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系統論、還原論、共相之爭、實在論、唯名論、后結構主義、經驗主義、解構主義、虛無主義、懷疑論、不可知論、理性主義、實證主義、可證偽性、范式轉移、闡釋主義、本體論、認知論、現象學……

下文中對哲學概念的簡介采用灰色字體,如已知,可以跳過直接看黑色部分的內容。

一、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存在主義是20世紀初至中期的一種哲學思潮,強調個體的自由、選擇和責任,關注人類主體如何在無意義的世界中賦予自身存在以意義。存在主義認為人類需要在面對荒謬的現實時通過行動和選擇創造價值,而非依賴既定的外部體系。

主流時間: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為主流)。

代表人物: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

我們經常討論什么樣的人,會是一個好的產品苗子,在我看來,存在主義氣質是一個必要條件。

這要求做產品的人有主動性,有想改變世界的意志,認為自己是自由的,有選擇權的,有責任的。然后,Ta會對世界充滿好奇,不喜歡做被動的任務。

如果只從一點上來養成的話,我建議大家開始刻意區分一下“主動時間 vs 被動時間”,盡量提升自己主動安排的時間(也是組成你生命的基本要素)的比例,然后,在主動時間里再增加“主動行為”的占比。

舉個例子,你主動安排的是“看短視頻”,那就幾乎是一個被動行為,如果能有目的的看短視頻,比如“研究下XXX類熱門內容的共性特點”,那就有點主動了。

主動時間里的主動行為,就更像產品人的創造性日?!a行為,而不是消費行為。

到這里,你可能會有個疑問,“滿足用戶需求”需要讓渡自己的主體性么?我的簡單回答是,水平高的話,不會,還是那六個字——用心聽,不照做?!坝眯穆牎笔歉玫貪M足,“不照做”是主體性的發揮。

二、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結構主義是一種強調事物之間關系和系統結構的哲學與方法論,旨在揭示隱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層規則。它認為意義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系統中的差異與關系構成的。結構主義廣泛應用于語言學、人類學、文學理論等領域。

主流時間: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

代表人物: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語言學)、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人類學)、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文學理論)。

存在主義似乎只是一種思維方式,不指導實踐,那么具體怎么做產品呢?我自己琢磨了一句話——存在主義做人,結構主義做事

做產品的人,說話做事總得有個123,不能一團漿糊憑感覺。如果停留在喊口號,覺得人定勝天,那就有點用存在主義做事了,有些大廠就卡在這里,沒有完成存在主義到結構主義的轉向。而五看三定、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看名字就很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可以幫我們守住做事的下限,而存在主義可能提升我們做事的上限。做人的話呢,就不要太結構主義了,那樣AI味兒太濃。

做事要有很多方法、套路、框架,我們常說的系統論、還原論都是方法,都可以用來分析事物。

系統論:系統論(Systems Theory)是研究系統整體行為和結構的跨學科理論,強調系統中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及整體功能,注重從整體的視角理解復雜問題。它強調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比單獨的部分更具意義。

主流時間:20世紀中期,由生物學、工程學和社會科學領域擴展而來。

代表人物:路德維?!ゑT·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提出系統論的核心框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控制論奠基者)。

還原論:還原論(Reductionism)是一種哲學與科學方法,主張將復雜的系統或現象還原為更簡單的基本部分加以解釋,認為整體的性質可以通過理解其各部分來揭示。還原論被廣泛應用于自然科學、心理學和哲學等領域,但也因忽視整體性而受到批評。

主流時間:從古希臘哲學(如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起到19-20世紀的科學發展高峰。

代表人物: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

比如,利益相關方/干系人分析就非常系統論,它特別關注用戶生態里各種用戶角色之間的關系。而把潛在用戶群體按照年齡、城市、收入水平等等細分,尋找細分用戶的突破點,就非常還原論。

當然,系統論、還原論并不是結構主義的子課題,而有其各自的特點和側重,不再展開。

三、共相之爭

共相之爭:共相之爭(Universals Debate)是哲學中圍繞“普遍性是否真實存在”的經典爭論。主要涉及兩個觀點:

實在論(Realism):認為共相是真實存在的,是獨立于個體之外的實體(如柏拉圖的“理念”)。

唯名論(Nominalism):認為共相僅是人類語言和概念的產物,不具有獨立存在性。這一爭論反映了對普遍性和個體性之間關系的不同理解,并對西方哲學的邏輯學、形而上學及科學思想產生深遠影響。

主流時間:中世紀至17世紀(經院哲學時代尤為突出),但其影響貫穿整個哲學史。

代表人物

實在論:柏拉圖(Plato)、圣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唯名論:威廉·奧卡姆(William of Ockham)。

講到方法論,就不得不提“共相之爭”。方法論探索與案例研究,哪個更重要?

我身邊的朋友們,有人覺得方法論更重要,因為那是在諸多案例基礎上提煉出的“共相”,更具普適性,而案例的歸因很可能有其局限性,換個場景就不靠譜了;而有的朋友覺得方法論都是扯蛋,別玩虛的,具體案例才是真的、才是干貨,讓人能學到東西。

如果你喜歡研究方法論,你就偏實在論,如果你喜歡研究案例,你就偏唯名論,哲學領域都爭了幾百年,后來走向融合,所以在產品創新中的應用也必然走向融合,怎么融合?我們也可以從哲學的發展里尋找靈感。

四、后結構主義 vs 經驗主義

后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對結構主義的固定性和普遍性提出批判,強調事物的動態變化、時間性和多樣性。它主張意義是開放的、流動的,不斷受語言、歷史和權力的影響,注重對隱藏規則的質疑和反思。

主流時間: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米歇爾·??拢∕ichel Foucault)、讓-弗朗索瓦·利奧塔(Jean-Fran?ois Lyotard)。

結構主義有個非常明顯的槽點——靜態。守著舊方法去解決新問題,好似刻舟求劍。

簡單的說,動態的結構主義,就是后結構主義。結構主義更注重系統的某個“快照”,強調“共時性”,而后結構主義更強調“歷時性”。系統論其實更接近后結構主義。

注:共時性研究某一系統在特定時間點上的狀態,忽略其歷史變化,只關注此時此刻的關系和結構。歷時性研究系統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關注其發展、演化和歷史進程。

產品都是從最初的版本演化過來的,用戶也在演化,所以對產品的研究,我們無法忽視時間的流動,大環境的動態變化。

比如,iOS里App的圖標,早期的擬物設計是好的,后來的扁平化設計也是好的。又如,我們按時間線梳理某App從V1.0直到最新版本,也是非常后結構主義的。

有了后結構主義的思維,就不會受限于過去的經驗,不會“拿著錘子找釘子”,不會“用前朝的劍斬今朝的臣”,可以幫我們對經驗主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經驗主義:經驗主義是一種哲學立場,主張所有知識的來源是感官經驗,而非先天觀念或純粹理性。經驗主義認為,人類的認知能力建立在觀察、感知和實踐的基礎上,知識需要通過經驗驗證才能獲得可靠性。

主流時間:17世紀至18世紀,隨著科學革命的興起而發展壯大。

代表人物:約翰·洛克(John Locke)、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大衛·休謨(David Hume)。

五、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解構主義是后結構主義的一個分支,由雅克·德里達提出。它認為任何文本或體系中的意義是多元且不穩定的,主張通過對語言和規則的分析來解構既定意義和權威結構。解構并非破壞,而是揭示隱藏的矛盾和多義性。

主流時間: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

解構主義的后結構主義的一個主流分支,用我的話來說,就是——法無常法,隨心所欲不逾矩。就像我們在給一些企業做產品工作坊或者陪跑的時候,經常根據實際情況,臨時拼搭一些引導技術、改造一些方法論框架,以達到最匹配現場的目的。

解構主義不是要摧毀一切結構,而是說要更加注重環境要素、比如商業分析中,利益相關人的權力生態、公司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同樣的問題對不同的人來說,合適的解法也會不同。解構主義要求我們不要有確定的預設結構,哪怕加上時間線,要用如水一樣的靈活身姿達成目的,“心中有釘子,萬物皆可為錘”。

六、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虛無主義否認一切傳統價值、意義和目的,認為人類生活沒有客觀意義。盡管它在哲學史上源遠流長,但現代虛無主義主要受尼采“上帝已死”思想的影響,認為傳統價值體系在現代社會失效。

主流時間:從19世紀后期尼采的著作開始,影響貫穿20世紀。

代表人物:弗里德里?!つ岵桑‵riedrich Nietzsche)、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解構主義,特別是“解構”二字,似乎消解了一切,很容易導向虛無,認為做任何事都無意義。但虛無主義對做產品來說是個死胡同,我承認自己也會時不時受困于此,導致無法行動。

個人的解法,是停留在“懷疑論”,盡量不要往“不可知論”走太遠,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先行動,并保持開放心態。

注:懷疑論(Skepticism)的核心思想是對知識的可能性、真實性或確定性提出質疑。懷疑論者認為人類對事物的認知有限,任何知識或信念都可能是錯誤的,因此需要保持懷疑的態度。不可知論主張某些問題(例如上帝的存在、宇宙的本質或終極實在)本質上是不可知的,即人類無法通過經驗或理性得出確定的答案。

七、理性主義 vs 實證主義

理性主義:理性主義是一種哲學理論,主張知識的主要來源是理性而非感官經驗。它認為通過邏輯推理和內在思維可以獲得可靠的真理,并強調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識(例如數學和邏輯)優于經驗性知識。理性主義通常與經驗主義對立。

主流時間:17世紀至18世紀(啟蒙時代為其高峰時期)。

代表人物: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巴魯赫·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實證主義:實證主義主張所有知識都必須建立在經驗觀察和科學驗證的基礎上,強調客觀性和理性。它認為只有通過經驗和數據得出的知識才有意義,拒絕形而上學和無法驗證的理論。

主流時間: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

代表人物: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創始人)、盧德維?!ぞS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邏輯實證主義)。

數學是典型的理性主義,科學是典型的實證主義。做產品更偏向一種科學過程,更好的做法是理性主義和實證主義的結合。

典型操作如理性主義的“演繹”,結合實證主義的“歸納”,演化出“假說演繹方法”,再落地,叫做MVP,相關話題我已經寫過兩篇,不再展開。

順此展開,這一段討論進入了科學哲學的范疇。

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提出可證偽性原則,對做產品來說也非常重要,迭代的勇氣來自對自己的否定。而產品到底是迭代,還是徹底轉型,其背后的思考,可以在拉卡托斯的“核心假設的保護帶與輔助假設” vs 托馬斯·庫恩的“范式轉移”中獲得啟發。

舉個例子,當我們發現個別用戶不認可產品的時候,可以說——你不是我的目標用戶(保護帶/輔助假設:位于硬核周圍的次級假設,用于解釋和適應新的數據或異常),但大部分用戶都不認可產品的時候,就只能轉型了(范式轉移)。

注:可證偽性、范式轉移、核心假設/輔助假設

可證偽性是波普爾提出的科學理論區分標準。他認為,為了使一個理論具有科學性,必須具備可被經驗或實驗所證偽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一個科學理論應當能夠提出具體的預測,這些預測如果通過觀察或實驗被證明是錯誤的,那么該理論就被證偽。

范式轉移是庫恩在其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描述科學發展的非線性過程??茖W的發展并不是簡單的累積知識,而是在“正??茖W”階段積累過程中,遇到無法通過現有范式解釋的異?,F象,最終引發科學革命,導致舊范式被新范式取代。

拉卡托斯在其研究綱領理論中,提出科學理論由“硬核”(核心假設)和“保護帶”(輔助假設)組成。當面對反證或異?,F象時,科學家通常不會立即放棄核心假設,而是通過調整輔助假設來保護核心假設的穩定性。

八、實證主義 vs 闡釋主義

闡釋主義:闡釋主義是一種強調主觀體驗和意義的哲學方法,主要用于理解人類行為、文化與社會現象。與實證主義不同,闡釋主義認為意義無法通過客觀觀察完全揭示,而是需要深度闡釋。

主流時間:19世紀(從施萊爾馬赫開始)到20世紀,與實證主義并存和對立。

代表人物:弗里德里?!な┤R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

科學可以通過實證主義停留在“是什么”的階段,專注研究“實然”不管“應然”,只解決“真善美”中“真”的問題。但產品人慢慢發現,產品不一樣,“用戶的感覺、用戶認為產品是什么”似乎更重要,于是進入了闡釋主義階段。

注:實然(descriptive)指的是事實,描述事物的狀態,是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實證研究等方式得出并驗證的。應然(normative)指的是規范,涉及道德、價值、應該如何做的問題,通常不是通過實證研究可以得出的,而是基于某種價值體系或規范來判斷。

于是,我們對產品的理解,也經歷了類似哲學從本體論到認識論的過程。

本體論:本體論(Ontology)是形而上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存在的本質和結構,試圖回答“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真實?”等問題。本體論探討事物的基本屬性、種類及其相互關系,是哲學中關于存在和現實的核心領域。

主流時間:自古希臘至今,貫穿整個哲學史,特別在中世紀經院哲學、17世紀形而上學及現象學中得到深入探討。

代表人物: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認識論:認識論(Epistemology)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知識的本質、來源、獲取方式及其可能性。它試圖回答“我們如何知道?”“我們能知道什么?”以及“知識是否可靠?”等問題。認識論在哲學中常被用來討論主觀與客觀、經驗與理性之間的關系。

主流時間:自古希臘至今貫穿哲學史,17世紀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對抗,以及20世紀實證主義的發展是其重要時期。

代表人物:柏拉圖(Plato)、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康德(Immanuel Kant)、波普爾(Karl Popper)、奎因(W.V.O. Quine)。

再從 客觀vs主觀,唯物vs唯心 的二元對立到現象學。

現象學:現象學是一種以“回到事物本身”為目標的哲學方法,關注人類經驗中事物如何顯現于意識之中。它試圖通過摒除先入為主的理論框架和偏見,研究意識與對象之間的關系。現象學強調“現象”作為直接經驗的基礎。

主流時間:20世紀初至中期(從胡塞爾開始,到20世紀中期受廣泛關注)。

代表人物:埃德蒙·胡塞爾(Edmund Husserl,創始人)、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融合存在主義)。

從某個方面(意識中的產品 vs 實在的具體產品)來看,這也是共相之爭的后續。產品相關的話,就是從對產品本身的研究,轉變到“用戶怎么認知產品”的研究,我之前寫過一篇如下。

九、總結一下

以上,更偏西哲范疇,有一種說法,西哲更多地在探索我們與世界的關系,中哲更多地在探索我們與他人的關系,印哲更多地在探索我們與自己的關系,組合起來才更加全面,即所謂“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人的一生,對這三者的理解/興趣也有一定的時間順序,活到四十多,我在這三方面給自己的一句話是——對世界不冷漠、對他人不迎合、對自己不放縱。

枯燥長文一篇,不知對你有什么啟發?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iamsujie】,微信公眾號:【iamsujie】,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