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數據崗位,真相超全剖析
在數字化時代,數據崗位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很多人對這些崗位的真實情況卻知之甚少。數據分析師、商業分析師、數據運營……這些看似相似的崗位,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區別與真相
很多同學希望加入數據之路,很多同學想更上一層樓。可是,你真的知道,企業口中的“數據分析師”是啥玩意嗎?數據分析,商業分析,經營分析,業務分析,策略分析,數據運營,BI分析……到底有啥區別?
今天我們系統解析一下,2025年職場不迷路哦。
一、從數據來源說起
企業數據有四大常見來源:
● 行業數據:行業情況、宏觀數據,一般是第三方提供
●用戶數據:直接發問卷,調研用戶/門店/經銷商情況
●外部系統數據:比如經營天貓店、亞馬遜等平臺,平臺數據
●內部系統數據:企業自身交易系統、ERP、CRM、網站、APP記錄數據
這四種數據來源,對應的是完全不同的四個方向:
▌行業研究線:行業數據→行業研究→戰略/策略方向。一般只有對行業政策敏感的行業,比如銀行、證券,大型集團總部才設專職崗位做這個,對應行業研究線。行業研究線完全不需要開發技能,關鍵是:對行業懂多少。
▌市場調研線:問卷/訪談→市場調查→營銷/設計方向。市場調研在快消、零售、連鎖店、耐用品設計等傳統企業非常流行和成熟。在大的互聯網企業有可能有用研中心,但小互聯網公司估計產品經理和運營自己就稀里糊涂干了。這一條線關鍵是:問卷設計、訪談設計、資料總結這些調研相關的經驗。
▌平臺運營線:使用平臺→整理報表→運營建議。這一類經常叫“淘寶/亞馬遜/電商數據分析”或者叫“銷售分析”“供應鏈分析”之類。這些就是我們俗稱的“表哥表姐”。每天主要的任務就是從電商平臺,導出Excel表二次加工。由于數據是固定報表,業務解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成了純表格搬運工。
▌數據開發線:內部系統→數據倉儲→數據模型/數據中臺→數據產品(BI)。這一條線,也有叫“數據開發”“BI工程師”“大數據工程師”的。這里,數倉開發需要hadoop全家桶相關經驗與數倉建模,有專人負責;BI工具,基于寬表的SQL取數,由另一批專人負責。
▌數據分析線:面向業務提供數據服務,又叫數據BP/業務分析/經營分析/商業分析……是滴,狹義上的數據分析就是這些。這些崗位需要接業務的需求,提供數據解讀,分析報告,看板等,總之是面向業務而不是開發需求的。
以上五類都是和數據有關工作,如果企業區分清晰,就會有五個不同方向崗位出來。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分得很亂。
二、混亂的根源,在這里
理論上,最理想的狀態是:
● 數據開發五條線齊全(數據倉儲、數據建模、數據產品、數據分析、數據治理)并且歸屬IT管理
●市場調研、行業研究統一管理,并且歸屬市場部或戰略發展部,歸業務管理。
●所有業務分析都不該單獨設崗位,做事情的人自己就得有分析能力
這樣分工清晰,各自工作、匯報、晉升,路線很清晰,能最大化發揮作用。理論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樣的架構,對企業有很多要求:
●企業規模夠大●
領導對數據來源、生產、作用非常清楚
●HR對數據來源、生產、作用非常清楚
●企業分工職責很清楚,相互不打架
●IT部門得到足夠尊重,有足夠投入
●業務部門有足夠能力解讀,應用數據
●領導們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領導們對發展目標有清晰認知
你會發現,以上8個條件經常不存在。
初級問題:
● 企業規模不夠大,需要一人干一堆事
●領導自己稀里糊涂:“不就是個數據嗎,一個人不夠?搞倆人?”
● HR小妹稀里糊涂:“需要熟悉Python,R,SPSS,EXCEL工具
是滴,一般招聘時,寫:“需要熟悉Python,R,SPSS,EXCEL工具”的,基本都是只要EXCEL,招聘要求里有SPSS的基本都是HR小妹妹不懂行百度來的用人要求。這樣自然容易把各種崗位混為一談,最后招來的人貨不對板。
中級問題:
●運營/市場/推廣不滿IT工作效率慢,想自己招個人取數
●運營/市場/推廣的人沒能力解讀數據,找個小弟來碼Excel表
●IT內部管理混亂,被人要數要著急了,招個人取數
●IT部門投入不足,反正數據相關的,來個人全干了
這種情況下,經常發現掛著“數據分析師”頭銜,實際上就會打雜的,每天無休無止的碼excel表,無休無止跑sql,各種亂七八糟的IT問題也會塞過來處理,真干了,叫苦不迭的就是這些同學,慘呀。
高級問題:
●業務部門覺得“大數據好厲害”,我要來個懂“大數據”的人幫我解決引流、賣貨、選品、促活等問題●業務部門覺得“我們的IT都不會用數據,我要個用數據的高手!”
● IT部門覺得“老板真喜歡數據中臺”,我要做個數據中臺,管它做了干什么。
這種情況下,經常發現一個小哥/小妹開開心心去面試,結果去了也不知道自己干啥,績效方向不明,業務的領導一直在抱怨自己“沒有有價值的產出”,IT的領導總讓自己做“中臺”“模型”結果到底模了個啥也不知道。最后不了了之,明年被掃地出門。本質上,不是自己不能干,而是老板們自己沒想清楚。
三、清“這個數據分析師在說啥”
以下幾個關鍵問題,可以直接問:
先問:部門歸屬開發、還是業務
如是IT部門,繼續問:● 是否有獨立數據部門
●數倉,ETL有沒有人做?
●是否有明確的數據產品?
●數據中臺/用戶畫像/數據模型,有沒有明確的應用場景?
如是業務部門,繼續問:
●分析的數據是(調研、內部系統、平臺、第三方)
●匯報的領導是(專職的數據領導還是某個業務線領導)
●需要自己提數/有IT支持
●領導口中的:“深度分析”是什么場景(或者自己舉幾個例子,看看對方滿意不滿意)
四、機遇與挑戰,從來都是并存的
我們都希望能入職一個架構齊全,分工合理,目標清晰的公司,所以可以在了解崗位的時候,多做一些工作。但是,崗位不清晰,也不代表著完全沒機會:
● 架構不清晰:自己能做出一片天地
●目標不明確:想辦法結合業務做出成績
●崗位很基礎:平臺大的話能給職業生涯鍍金
●業務領導有期望:做好了就能高升
●或者干脆,自己想先換個行業/換個崗位,只要不太差就先干著
從來風險都是和機會并存的,成功從來都屬于能力強的人,所以也不用因為有風險而膽戰心驚。只是,要做好對應的準備。包括技術上準備,心理上準備。
很多同學是萌萌噠抱著“學習”的心態,結果進了架構不全,職責不清,目標不明的公司,結果自然被虐得出血了。同樣的人,進野外就得兇猛,進廟堂就得謙卑,根據具體場景選擇方法,才能走的最長遠。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的陳老師】,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