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代銀發青年的消費力不可小視?
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銀發經濟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深入分析了“銀發青年”這一特殊群體的消費潛力,探討了其龐大的人口基數、穩定的財富能力、報復性消費特征以及社會消費引領意識,供大家參考。
有觀點認為:中國社會發展正在經歷由前幾年的人口紅利期轉向銀發紅利期。
據有關預測:到2035年,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9.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9.6%;到2050年,將分別增至49.9萬億元和12.5%。
總體看,中國社會正在經歷新的人口結構變革期。這一代銀發青年由于處于特殊的人生時期、特殊的人生經歷,具有特殊的消費能力。
未來一段時間,銀發客群的市場潛力巨大。
為什么這一代銀發青年的消費力不容小視?
—-人口基數大:
銀發青年一般指60–70歲的年齡群體,或者指50–70歲的年齡群體。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末,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31031萬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至69歲低齡老年人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人數的55.83%。
按照我國建國以來人口出生變化數據看,60、70后正處于我國人口出生的最高峰期。
據有關統計數據:
- 50年代:我國年均人口增長約1300萬。
- 60年代:我國年均人口增長約2000萬。
- 70年代:我國年均人口增長約1500萬。
- 80年代:我國年均人口增長約1400萬。
- 90年代:我國年均人口增長約1200萬。
- 2000年代:我國年均人口增長約700萬。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60、70年代是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最大的一個時期,人口基數規模最大。
隨著這一代人年齡的增長,未來一段時間,這一代人都將步入退休年齡,成為社會的“銀發青年、銀發中年”一族。僅60、70后人口規模就將達到3.5億人左右,成為銀發青年一族最大的歷史時期。
這可能是“以前從沒有過、以后也可能不會再出現”的特殊人口階段。
—-具有一定的財富能力且收入穩定:
從個人、家庭財富的角度分析,這一代人趕上了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紅利期,也趕上了中國資產快速增值的紅利期,大多人都具備一定的“財富”能力。包括擁有一套或多套住房、一定的儲蓄、甚至具有個人一定的產業能力。
據有關調查:大多數60-70歲人群至少擁有一套住房,城市居民的自有住房率較高。部分人擁有多套住房,尤其是在房價較低時購置或通過繼承獲得。
這一部分人的存款通常在幾十萬到幾百萬元人民幣之間,具體取決于退休金、投資收益等因素。
一線城市居民資產通常多于二三線城市。公務員、教師、國企員工等退休金較高,儲蓄較多。
這一輩人,大多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年輕時省吃儉用,以備養老。所以大多都在年輕時形成了個人一定的財富積累和儲蓄。
即便是進入退休階段,總體看,這一群體目前也是收入穩定,且屬于較高收入水平的一群人。由于這一代人經歷的是“充分就業”時期,大多人的養老金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較長,許多人達到40年以上,因此退休后相對收入較高。
根據2024年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年人均收入為32027.4元。
據有關調研數據:2021年60–70歲老年人平均年收入:47270.8元。
日本人曾感慨道:“社會80%的資產都掌握在50歲以上的銀發一族手里,所有的商業業態都要想辦法靠攏老年人?!?/p>
—-具有報復性消費特征:
目前看,這一代銀發青年具有明顯的“報復性”消費特征。
這一代人經歷了改革開放前生活較為困難的時期。少年時代、青年時期一直為吃不飽而煩惱。
職業時期也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轉型期。包括國企改革、下崗分流、待崗就業等等。經歷了很多的人生磨難。
并且一直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壓力??偹懔说搅送诵莸哪挲g,“對老的責任、對小的義務”都基本完成了,該到了為自己好好生活的時期了。
所以這一代人,有這么復雜的人生經歷,前些年一直面對著各種的“生活、工作、家庭壓力”,到了“放松”一下的時期,目前觀察,報復性消費的特征比較明顯。
很多人要把以往沒有好好享受的生活,在未來的幾十年好好享受一番;特別是趕上了現在的大好環境,該玩的、該吃的、該看的都要去好好的“補上”。
大多這一代人當下主要考慮的是消費,是好好鍛煉好身體,做好養生,去享受未來更好的生活。
—-具備社會消費引領意識:
有專家觀點:老齡化社會,并不是老年人增加了,而是大部分人變成了老年人,這個區別在于,你會因為你老了,就突然切換成上一輩人的生活習慣和愛好嗎?當然不會。
所以,銀發經濟需要思考的,是人的變化。
目前看,這一代銀發青年完全不同于上一代人,不能用傳統的“老年人”來定義。
新時代銀發青年的定義——
“朝氣蓬勃”;
“追求健康、時尚、美好生活”;
由于這一代人大多趕上了恢復高考,大多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他們的思想理念、生活觀念、生活追求完全不同于傳統對老年人的定義。
用“朝氣蓬勃”來定義當下的銀發青年比較恰當。
雖然已經步入退休年齡,但大多人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與希望。
他們可能年齡已“老”,但是對生活的追求并不“老”。
他們很多的消費理念、消費追求并不比年輕人差,甚至還要優于年輕人。譬如,他們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文化品位的生活方式、更養生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方式可能將會是對全社會帶來重要引領的生活方式。
這一代人經歷了互聯網的誕生與發展過程,他們對互聯網非常熟悉與習慣。他們具有非常好的網絡生活方式。
總的講,這一代人可能成為引領未來消費的重要力量。
當下,消費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內需,提振消費是核心。刺激消費、鼓勵消費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微觀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為70.1%,同期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的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分別為89.0%、89.2%、93.2%、85.1%,比中國要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
在當下的環境下,面對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產生的新銀發青年大軍,如何重視研究推動銀發青年的消費力提升是拉動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對企業來講,更要特別重視這一新的市場結構變化,重視這一新的潛力消費市場的研究。把握住當前消費市場已經形成的新藍海。
“每個行業都值得為銀發青年群體細分一次”。
對于提振消費為重點的當下,銀發市場的研究與開發可謂意義重大而深遠。
專欄作家
鮑躍忠,公眾號:鮑躍忠新零售論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煜沸铝闶蹖<?,專注于新零售領域。
本文由@鮑躍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