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撕裂到重生:一個“假深圳人”的職場逃亡手記

0 評論 163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這是一個關于自我認知、抗爭與重生的故事,獻給所有在身份夾縫中尋找坐標的人。講述了一個在深圳長大的“假深圳人”的成長與職場逃亡故事。主人公從童年時期的身份撕裂,到成年后在職場上被“需求池”淹沒,再到最終的覺醒與自我救贖,展現了深圳這座城市對個人身份、職業與自由的深刻影響。

一、撕裂的歸屬感:不會說方言的“假深圳人”

2000年,我出生在深圳南山一家煙酒店閣樓。父親每天蹲在玻璃柜臺后數著軟中華的庫存,母親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教客人掃碼付款。我的童年混雜著煙草味和電子支付提示音:六歲會辨香煙真偽,十歲能算整條批發的折扣,卻在小學作文里把“故鄉”寫成店里進貨單上的地名。

父母常說:“在深圳,會賺錢比會讀書實在?!敝钡礁咭荒悄晡一氐竭b遠的老家,參加爺爺的葬禮,那一刻,我才突然被身份割裂刺穿——當親戚們圍坐一起,用我完全陌生的方言討論著財產的分配,我仿佛置身于一個我完全無法理解的世界。他們的言語如同密語,我試圖捕捉每一個詞匯,卻只能感受到深深的隔閡。我的一舉一動,在他們眼中都顯得那么不合時宜,甚至有人因此戲謔地說我是“外地人”,不懂這里的規矩和習俗。

返深的高鐵上,父親盯著窗外說:“別學那些虛頭巴腦的文化,握緊手里的錢才是真的?!笨僧斖瑢W家長談論“學區房”、“國際學?!?、“補習班與興趣班”時,我低頭盯著自己洗變形的校服——在深圳,沒有戶口的人假裝扎根,就像某些煙酒店里過期的“茅臺鎮”,包裝再像也變不成真酒。

二、職場毒打:在像素流水線當“人肉縫合怪”

凌晨1點48分,我癱在工位上啃冷掉的三明治,電腦屏幕同時開著Figma界面、PR時間軸和30個微信對接群。入職這家“XX醫療”創業公司時,HR說:“我們需要復合型人才。”后來才明白,在深圳,“復合型”等于“把三個人塞進一具軀體”。

工牌上印著“UI設計師”,但真實一周工作清單是:

  • 撰寫香港合作方的中英文產品說明書
  • 拍攝公司體態儀器產品視頻(需體現“科技溫度”)
  • 設計公司前臺墻上發光字LOGO(老板要求“像輝瑞但要有中國風”)
  • 對接LOGO物料
  • 給B端后臺系統畫20個界面
  • 繪制B端后臺可視化大屏
  • 每日提交《工作顆粒度日報》(今日本人完成:B端界面5個/剪輯體態儀器視頻2條/替產品經理買美式咖啡1杯)

父親視頻通話總在深夜11點后,鏡頭掃過煙酒店貨架上積灰的“健康大禮包”,他嘟囔:“幫醫院干活多吉利。”母親把降壓藥擺在柜臺最顯眼處,仿佛我的工作能帶來某種神秘庇護。

三、崩潰臨界點:當醫療白月光淪為KPI耗材

黑色星期四記事:

  • 07:30 擠地鐵時收到產品經理語音:“香港那邊視頻要加粵語字幕,今天下班前給?!?/li>
  • 09:00 周會宣布新需求:給投資人設計3米寬的可視化大屏,“要讓人一進門就腿軟”。
  • 11:30 拍攝體態儀器宣傳片,老板盯著鏡頭罵:“不夠溫情!參考《人間世》懂嗎?”
  • 14:00 發現文案里的“微創介入”被寫成“微創介入(參數待確認)”,產品經理攤手:“你先按這個做PPT?!?/li>
  • 18:00 前臺LOGO物料送錯成玫紅色,老板拍桌:“這是醫療公司不是夜總會!”
  • 22:00 被行政部通知:“你昨天忘寫日報,扣50元成長基金。”

真正壓碎脊椎的是周五的“需求回旋鏢”。當我把熬了三個通宵的醫療艙界面投屏時,CTO突然起身:“投資方女兒是XX設計學院的,這套全部推翻,按她發的參考圖改?!蔽募A里躺著十張手機拍攝的草稿紙,潦草寫著:“要粉紫色/多加點云朵/按鈕做成貓爪形”。

我在消防通道里抽完半包薄荷糖,聽見清潔阿姨用收音機放《大悲咒》。那一刻突然頓悟:在深圳,打工人的宿命就是人爐中鍛造——咽下所有混亂,吐出規整的屎山方案。

四、廢墟覺醒:把自己從需求池里打撈上岸

辭職后,我做了三件“大逆不道”的事:

1)把被否的醫療界面打包成《B端美學陰間圖鑒》,發在站酷嘲諷“領導審美就是賽博跳大神”

2)用公司廢棄素材剪了條《深圳打工人器官衰竭模擬器》:

  • 眼睛:PR時間軸綠幕扣像特寫
  • 頸椎:監控錄像里機械點頭的開會畫面
  • 胃部:工位垃圾桶里的冷掉的外賣粥

3)開發《職場黑話翻譯器》:

  • “賦能”=讓你免費加班
  • “閉環”=鍋傳鍋游戲
  • “抓手”=專抓你這種老實人

意外的是,那條發瘋視頻被13家代運營公司盜用,有獵頭私信問:“您對“抗壓能力強”的崗位感興趣嗎?”

五、野狗生存法則

1)學會給需求摻沙子

接到“高大上”要求時,故意在角落藏個BUG彩蛋(比如可視化大屏用0.5px虛線勾出“SOS”圖騰)

2)建立反PUA抗體庫

當領導說“年輕人要多擔當”,立刻打開手機計算器:“按深圳法定時薪折算,我的擔當價值250元/小時”

3)在系統漏洞里種植自由

用公司打印機批量生產《離職倒計時海報》,混在物料送審文件里

結語:在深圳,斷線才是重連的開始

如今,我在深圳的晝夜交替中找到了新的呼吸節奏。父親仍守著煙酒店,只是貨架上多了幾盒我寄回去的“護肝片”。某天視頻時,他忽然舉起一包陳皮梅說:“酸苦的東西,讓別人替你咽,你只管收錢?!?/p>

現在的我,不再被釘死在某個工位——寫文章、做電商、雇人打包發貨,花錢買別人的時間,換自己的自由。那些曾經讓我窒息的KPI、日報、改稿會,如今成了筆下嘲諷的素材。

上周路過前公司,保安大叔沖我比了個手勢。玻璃門內,新一批年輕人正對著屏幕機械點頭,像極了當年困在像素流水線上的自己。而此刻,我坐在咖啡館敲下這些字,耳機里放著《大悲咒》,訂單提示音偶爾穿插——這聲音比老板的咆哮動聽百倍。

父親說得對,深圳的生存法則,不過是把別人的腰疼,換成自己的糖

作者:AL丶冷心,公眾號:冷心寫作筆記

本文由 @AL丶冷心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