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品牌做小紅書種草,要換思路了!

0 評論 231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隨著平臺競爭的加劇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品牌在小紅書上的營銷策略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本文將深入剖析品牌在小紅書種草過程中常見的四個誤區,和 2025 年小紅書的兩大趨勢幫助你在 2025 年的小紅書營銷中脫穎而出。

25年會有更多品牌加碼小紅書做增長,老板們重要的不僅僅是執行的動作,還有對平臺的認知。

尤其是品牌老板,不要覺得做內容,做增長,就是招人,發發文的事情,遇到不少老板,投放效果不好,都把精力放在了優化執行細節,這就是對于電商增長有基礎性的錯誤認知。

今天,總結我們服務過程中常見到的問題,和大家分享容易中招的4個誤區,以及小紅書如此卷的情況下2個趨勢:

01 誤區

90%中小品牌做小紅書種草時,面臨浪費預算的4個認知陷阱。

誤區1:種草=找KOL/KOC投放

很多老板上來就問我,你們投放有效果,找的什么類型達人,怎么找?每個月要投多少個?結合他們自己失敗經驗,甚至覺得小紅書種草也不行,沒效果了。

內容營銷,內容只是一個傳遞形式,不管直播、圖文、短視頻都一樣。

產品的定位、定價、優劣勢、人群、場景、痛點這些決定投放策略的核心,是必須老板要參與的,別指望員工把老板要做的事情都做了。

給老板的忠告:

執行的技巧,其實摸爬滾打一段時間都能學會,重要的是方向、策略、種草一定是做對了一系列的事情,而不是只把找達人、篩選達人、內容審核做好,這些做的再好,定價錯了,可能最后高客單不好賣,或者低客單賺不到錢,都影響增長。

誤區2:堆砌關鍵詞=產品種草?

我們合作某母嬰品牌,他們之前投放大量“蘋果臉 寶寶面霜 敏感肌專用”類筆記,流量并不好。用戶需要的是“解決方案”,而非同質化“產品說明書”。

當“蘋果臉”被過度商業化,平臺會更傾向推薦“新生兒蘋果臉護理經驗”“敏寶媽媽自述避坑”等真實內容。

給老板的忠告:

關鍵詞是藥引,場景和情感才是藥方。

爆款內容要有痛點場景(如“凌晨3點濕疹寶寶哭鬧”)+情緒共鳴(如“二胎媽媽的血淚經驗”)+產品輕植入(如“專家建議XX成分”)。

誤區3:爆文=爆單?流量≠成交

某貓糧新品牌,憑借萌寵內容屢獲爆文,但銷量慘淡,投越多,浪費越多。

底層邏輯:小紅書內容必須與天貓用戶的“購買決策鏈”深度結合。

爆文數據,卻完全沒有通過產品打動用戶,激發購買欲望,這樣的內容再爆,都沒有效果。

給老板的忠告:

內容團隊必須同步看生意參謀數據,用產品轉化的角度看待種草內容,不能只看爆文,否則爆了寂寞。

誤區4:達人矩陣=鋪量投流?

反常識結論:1個精準千粉KOL素人>10個泛流量萬粉KOL!

某高客單,國外護膚品牌曾合作40個腰部達人,結果天貓店人群標簽混亂,筆記內容和平價產品沒啥區別,吸引24-30歲年輕白領,但實際購買人群是30-40歲女性。

給老板的忠告:

一定要內容為導向合作達人,只看數據高低合作,最后流量有了,人群不精準。

02 趨勢

2025年小紅書生態越來越卷,盲目的效果、賣點+人群種草轉化效果只會越來越差。要在紅海,看到藍海機會,至少沒那么卷。

趨勢1:搜索流量進入“精準”時代

場景機會:會有越來越多傳統大詞(如“防曬霜”)被頭部品牌壟斷,但“通勤防曬”“軍訓防曬黑”等場景詞才是中小品牌藍海機會。

給老板的忠告:

建立“三級關鍵詞庫”:

  • 1級詞:品類大詞(防御性布局,如“洗發水”)
  • 2級詞:場景痛點詞(主攻陣地,如“油頭洗發水第二天就油”)
  • 3級詞:長尾需求詞(奇兵突襲,如“哺乳期能用的控油洗發水”)。

趨勢2:內容信任鏈從“種草”到“種心”

內容營銷的本質是“降低用戶決策成本”,而非“提高品牌曝光量”。用戶不再相信“全網爆款”,但會為“可驗證的證據鏈”買單。

給老板的忠告:

構建“鐵三角信任體系”:

  1. 客觀證據(檢測報告/實驗視頻),
  2. 主觀體驗(X天打卡實錄),
  3. 第三方見證(專家解讀/跨界測評)

2025年,祝大家大麥!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營銷老王】,微信公眾號:【營銷老王】,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