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關鍵數字,普通人就能看懂Deepseek

0 評論 393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DeepSeek的橫空出世引發了全球科技界的廣泛關注,但其背后的技術細節和突破點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晦澀難懂。本文將通過五個關鍵數字,深入淺出地剖析DeepSeek的核心優勢和創新之處,幫助普通人快速理解這一現象級AI模型如何以低成本實現高性能,并對未來AI技術的發展趨勢提供深刻的洞察。

最近Deepseek熱度一直不減,即使每次使用有80%提示“網絡服務器繁忙,請稍后再試”。也無法掩蓋人們對它的吹捧和熱愛。

上到國家政府,下至環衛工人,都能聊那么幾句,但聊到最后好像什么都說了,又好像什么都沒說明白。

在這個洞察下,我發現了5個關鍵數字,了解它就能徹底走進DeepSeek的世界,看看它是如何突破傳統、顛覆市場,并為未來帶來深遠影響的。

數字1:600萬美元

600萬美元,這個數字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在全球AI研發中卻幾乎是天方夜譚。

傳統意義上,開發一個強大的AI模型往往需要動用數十億甚至更多資金,比如GPT4,Claude 3.5等等。而DeepSeek卻在600萬美元內完成了整個訓練過程。

這意味著什么?

首先,這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思路:不再需要巨額投入,只要方法對路,資源利用得當,也能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AI產品。

對普通人來說,這種低成本創新打開了更多可能,未來更多小團隊和初創企業都有機會參與到AI革命中來,享受技術紅利。

數字2:2,048個

DeepSeek在整個模型訓練過程中只用了2,048個NVIDIA H800 GPU。

可能聽起來很多,但在高端AI項目中,這個數字其實相當精簡。傳統的大型模型需要動用上萬塊GPU,而DeepSeek通過精妙的算法和高效的資源調度,只用2,048個就做到了性能和效率兼具。

這不僅體現了他們對硬件資源的充分利用,也顯示出一種更靈活、更高效的研發方式。對于我們來說,看到這樣一個數字,就能明白未來AI研發可能不再是“越多越好”,而是如何用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可能。

數字3:55天

55天,這個時間跨度可能在普通人眼里并不算短,但對于訓練一個如此龐大的基礎大模型來說,55天已經非常驚人。

想象一下,以前很多頂尖模型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訓練,而DeepSeek僅用55天就將整個流程走通了。這說明他們在數據處理、算法優化以及整個訓練流程上做了大量改進,讓模型能夠快速迭代。

對用戶來說,意味著更快看到新技術成果,體驗到不斷更新、更加智能的服務。而對整個行業來說,55天的成果無疑將推動技術更新的節奏,讓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和多元。

數字4:6710億

6710億個參數,這個數字就像是模型的大腦神經元數量。參數越多,模型在理解和生成語言、解決復雜問題時就越有“智慧”。

DeepSeek的這一數字讓它在處理復雜語義、邏輯推理等方面表現得異常出色。這不僅僅是個技術指標,更代表了DeepSeek在數據挖掘和模型架構設計上的實力。

對普通用戶來說,這意味著無論你提出什么問題,DeepSeek都能給出接近人類水平的回答,甚至在某些任務上遠超過其他比它參數還要大幾倍的AI模型。(如GPT-4,參數為1.76萬億?)

數字5:20至50倍

在使用成本上,DeepSeek的服務費用比一些國際領先的AI服務低20到50倍。

換句話說,你花的錢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卻能享受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智能服務。

低廉的API費用使得更多人有機會將AI技術嵌入到自己的產品中,不必擔心高昂的使用成本。對于整個生態系統來說,這種開放和低成本的模式將推動更多創新應用的誕生,進一步擴大AI技術的普及度,并激發更多創業機會。

最后的話

這5個數字,從600萬美元的低成本,到2,048個GPU的精簡配置,再到55天的極速訓練、6710億個參數的強大實力,以及20至50倍的成本優勢,生動地展示了DeepSeek如何用有限的資源實現高性能輸出。

這5個數字背后的意義,就是未來AI研發將不再只屬于少數巨頭,而會成為一個更具活力、更多元化和更高效率的領域。

DeepSeek正以這種方式,悄然開啟一場技術革命,改變著全球科技格局,也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這一變革的一部分。

希望帶給你一些啟發,加油。

作者:柳星聊產品,公眾號:柳星聊產品

本文由 @柳星聊產品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