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瑞幸的“品運合一”模式,你就是下一個瑞幸
瑞幸咖啡憑借其獨特的“品運合一”模式,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從低谷到高速增長的華麗轉身,成為咖啡市場的現象級品牌。本文將深入剖析瑞幸“品運合一”模式的核心邏輯,探討其如何通過整合品牌營銷與用戶運營,實現降本提效、精準自動化營銷以及精細化用戶服務。
前幾天看楊飛(瑞幸首席增長官)的一個訪談文章,他講到瑞幸一個發展模式,叫做“品運合一”,就是把品牌營銷和用戶運營兩塊工作整合打通起來。
這個模式讓瑞幸在低谷期留存了用戶,并且保持了持續快速的增長,是驅動用戶增長最重要引擎之一。
我一聽,就非常興奮,因為這個模式正是這幾年我幫企業做的“消費者數字化”運營,把品牌營銷和用戶運營打通整合,也是我希望幫助企業達到的目的。
以前企業總講“品效合一”,想法真沒錯,但發現很空很難,因為缺少抓手啊。
而“品運合一”正是這個抓手。
因為品牌廣告,營銷它負責曝光,搞流量,但是流量來了要轉化,一次轉不成功,還得二次轉化,購買一次,還得想辦法讓他買第2次,怎么辦?這就要通過用戶運營。所以實現“品運合一”的模式,效果就非常明顯。
文章中,楊飛他說了3點:
第一,可以降低成本。傳統的市場營銷部是一個花錢部門,而用戶運營是一個賺錢部門,二者結合后,會讓品牌營銷的錢花得更有效率,知道把錢花在哪里更有效果;
第二,能提高流量轉化效率。市場營銷是增加流量,用戶運營是做流量轉化,合在一起后營銷能為運營提供保障,運營能為營銷保障轉化結果,二者形成了流量的閉環;
第三,“品運合一”增加了用戶運營的方式,提高了用戶運營的可控性。
他總結的很精辟和精準。
“品運合一”絕對是一條很高明,很領先的,未來致勝的增長策略。
因為有了”品運合一”,有了用戶數據,就可以深挖用戶需求,分析用戶畫像,就可以給用戶提供好產品,以及個性化精細化服務。同時因為有用戶數據,他們實現了90%的營銷動作自動化,并且是基于用戶喜好的精準的自動化發券,自動化推新品。他們能根據不同城市氣溫和天氣的影響,給用戶推送不同冷熱的咖啡。
這里就不展開講了,總之”品運合一”之后,真正推動實現降本提效,精準自動化營銷,精細化用戶服務等等。
2024年,據估計瑞幸的營收可以突破300億,一家2017年成立,短短7年時間從0干到300億,這是怎么樣的增長速度啊。
星巴克中國在中國深耕30年,2023年才226億啊。難怪瑞幸CEO郭謹一說,“在世界咖啡市場,中國是撿錢的市場”。當然可能“撿錢”也只是瑞幸吧。
這里的成功,“品運合一”模式功不可沒!
講到這里,我想說什么?
我強烈建議老板們,CMO們扔掉什么“品效合一”,“品銷合一”,這些都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拋開用戶運營談品效(銷)就是空談。
企業現在要做的,就是像瑞幸學習,發展“品運合一”模式。
不過說實話,要做到“品運合一”,絕大多數企業會有困難,非常難。
但是你早晚要做,不做,你早晚被對手干死。”品效合一”就是現在講的,難而正確的事情。
我想,瑞幸如果不是楊飛牽頭來做,恐怕也做不成,因為這是一項很大的創新。
它有兩個地方非常難,不是嚇唬大家,是我遇到過,分享給大家早做準備:
第一、組織變革難。
因為一般公司,市場營銷部和用戶運營部(有些叫會員部)是2個老大,兩個山頭啊,各有各的人,各有各的利益啊。你說合并在一起,誰管誰,誰服誰。即便公司強行合并了,也不排除兩個派系,貌合神離,私下各自下絆子。你別以為我瞎說的,陰謀論啊。
我過去做咨詢,服務都是幾十億,百億公司,部門間內斗見的太多了,很多時候還拿我們顧問當”屠龍刀“呢。
我真不是開玩笑,凡是在大公司職場混的,懂得人,都懂我在講什么。
所以,公司想推“品運合一”,不是老板說干就能干好的。要看牽頭的人是誰,否則兩個利益部門,光合并就要拉扯好久,弄不好兩敗俱傷,影響公司發展。所以,組織變革,誰當老大,品牌營銷和用戶運營能順利融合,這就是一大難題。
第二,效果追溯和指標考核難。
兩塊合并了,叫做增長部門。以前搞品牌營銷的人怎么考核,以前是只花錢,不背增長的,現在個人考核指標是什么,這關系工資獎金啊,工作復雜和難度啊。誰不想走老路,少干活輕指標多拿錢,這么一整誰受得了。所以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考核指標重新設計吧。
還有,品牌搞流量,用戶運營轉化流量,請問咋么跟蹤轉化效果。
比如市場營銷策劃了一場活動,用戶領了券,多少直接去門店核銷了,又多少進了了社群,通過社群運營轉到門店核銷了。也許還有一部分,在社群里沒用券,直接消費了。
這每個環節的數據,轉化率,你能不能跟蹤到,如果沒有?這個時候市場營銷和用戶運營的人怎么評估效果,又得撕逼大戰,因為沒有數據來證明他們各自的成績啊。
但是瑞幸可以,它幾乎是全鏈路的數字化消費。對一般企業這又是一大難題。我們還不去談“品運合一”這塊的專業問題,光組織和效果跟蹤就夠難的。
當然,難歸難,只瑞幸的基礎比你好。但是“品運合一”是所有零售品牌的必經之路,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回到瑞幸的“品運合一”,不得不說它在中國是一個創新的增長模式,它也做到了極致。在”品運合一“的模式下,瑞幸的私域也做得非常成功,但是,這種成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我們對私域成功的定義,銷售了多少咖啡,沉淀了多少用戶,發了多少券。而是從戰略層,認知層,系統層,瑞幸如何保持可持續增長 能力的成功。
今天大家先學習瑞幸的“品運合一”增長模式,它本質上也是消費者數字化運營,它一定是更高維的競爭力。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晏濤三壽】,微信公眾號:【晏濤營銷筆記】,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