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閱讀的

0 評論 7462 瀏覽 1 收藏 16 分鐘

導讀:這是Jason Santa Maria的新書《On Web Typography》中第一章節的節選,作者很好地分析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以及文字排版所帶來的體驗。閱讀這一行為值得進行深度地挖掘,也借由這篇文章,來啟發大家更多的思考

來,想想看,你現在在干嗎?我要你告訴我你的真實所想。當你的雙眼滑過這一行行文字,這些信息仿佛有個漏斗般被灌入了你的腦中,你正在參與到這段我起頭的對話中。這種對話就是靠你閱讀這篇文章而傳輸的,不過,你同時也在依靠你自身的經驗和過去的對話,過濾出這段對話中有用的信息。你會把這些文字帶入相應的語境來思考。并且,無論你是在紙質書、還是移動設備上閱讀,你的周圍環境也能影響你的閱讀體驗?;蛟S有的人讀這些文字時會使用同樣的動作,但他們所作出的詮釋與你的并不會一樣,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是與排版印刷有關的最有趣的事:它像催化劑一樣,讓你在時間和空間上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段文字所表達的意圖取決于它的展現方式,但這需要你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它的意思。

如果我們并不需要傳遞和記錄信息,字體和排版就不會出現。確實,我們有其他選擇來替代,比如演講、意象,但打字相較之下多了有效、靈活、方便、可被詮釋的特性。這也就使得字體編排不僅僅是一種溝通的藝術,更是一種有著細微差別的精妙工藝。因為,它和所有的溝通方式一樣,它的價值可以帶來成功,也可以導致失敗。

閱讀這一行為是美觀而又復雜的,并且我們知道,這是一種肌肉記憶(我們很少想到)。但又因為閱讀和排字在其他方面產生近乎本能的聯系,所以這本書是最適合讓我們一起談論這些話題的載體。我們都有過分享東西讓他人閱讀的經歷,但你是否想過,他人的閱讀體驗如何?

就像你是本書的讀者一樣,我想讓你觀察觀察你的讀者。設計的功能之一是吸引人們的注意,讓人們變得愉悅,我們得邀請我們的讀者進來,說服他們跟我們坐在一起。不過,到底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影響著閱讀的體驗呢?

可讀性

易讀的東西并不代表它可讀。易讀性,即該文字可以被口頭描述出來,就像樹皮能被食用一樣,我們的要求可不能僅限于此;可讀性,把設計帶來的情感化影響與閱讀可能需要投入的精力結合起來。你或許聽過TL;DR(太長了,懶得看——too long;Didn’t read)的意思吧?文字的長短并非唯一一個能被挑刺的點,糟糕的排版同樣也能帶來糟糕的閱讀感受。根據Stephen Coles(推特)的看法,可讀性這一術語并不是簡單地代表著“能讀出來嗎?”,而是“你想讀下去嗎?”。

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潛移默化地妨礙讀者的閱讀行為,讓他們寧愿選擇中途放棄閱讀,轉而打開Facebook更新狀態去了。別讓你的設計把你的讀者們關在門外,或者成為他們閱讀路上的絆腳石。

一旦我們把讀者帶入我們的書里,我們還能做點什么,讓他們保持注意力、幫助他們理解我們的寫作?我們來簡要地看看,閱讀體驗是怎樣的,以及設計是如何影響它的。

閱讀這一行為

當我剛開始設計網站的時候,我以為所有人都像我一樣看懂我的設計。我把了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調整布局和字體編排上,同時,把自己對字體排版方面的貼心考慮融入了所做的每一個作品:親切的開頭,足夠的空格,排字的節奏感(下圖),我以為其他每一個人都會看到這中間的用心之處。

這是一段不起眼的文字,但其他人讀出來會有什么感受?

它吸引了你的目光,讓你認為就是如此,但閱讀體驗實際上跟這種感覺有著細微的差別:我們周圍的環境(在喧鬧的咖啡店?或者有別的讓你分心的東西?)、現在是否空閑(現在忙嗎?)、我們當前的需要(我在尋找什么特別的東西嗎?)等等因素塑造了它。閱讀并不僅僅被現在所發生的事情所影響,它還由我們的眼睛和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所支配。當你閱讀這些文字時,你所看見的和感受到的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當我們的眼睛在文字中穿梭時,我們的思維也同時獲取了這些字體的實質——字母和單詞中里外、正負空間的總和。我們的注意力并不會徘徊在這些空間和細節里,相反,我們的大腦花很大功夫去解析這些文字的意思,整合成心里的一幅意象畫——我們的眼睛只看到了字符本身,而我們的大腦早已想象出堂吉訶德在追逐風車的畫面。

或許,最后這點才是我們所希望的。這只是個理想化的場景,不過,這得依靠我們在設計做出的選擇來實現。你有過完全沉浸入一本書中、甚至忘記已經讀過多少頁的經歷嗎?我也有。好的寫作能讓讀者沉浸,而好的排字版式能促進這一過程。換個不那么科學化的方式,來看看我們閱讀這一行為的物理過程吧。

掃視和定位

閱讀并不是個單方向線性的過程,相反,我們的雙眼會進行一系列地來回瀏覽(我們叫它掃視),或者快速地在一行文字中跳躍(下圖),跳躍的幅度或大或小。掃視能讓雙眼在多次獲取大量的信息,這可能也就花了幾秒鐘的時間;而一次掃視文字段落的長度,取決于我們的閱讀熟練程度,以及我們對這段文字的所述話題的熟悉程度。如果我是個科學家,正在閱讀一些科學文章,我應該會比那些不是科學家的讀者讀得更快——因為我經常和這些科學詞匯打交道,對它們太熟悉了。當然,告訴你個事——我猜你看不出來,我并不是真的科學家。

我們的眼睛在幾秒內跳躍滑過一行文字,這種過程即是掃視。

每次掃視時,雙眼會停止掃視,注意力會停留在某一處,我們管它叫定位(下圖)。在這個簡短的停頓過程中,我們只能關注到某幾個字符,而其他文字都被我們的眼睛模糊處理掉了,如同池塘中的漣漪一般。大腦把這些定位的字符信息收集起來,并以很快地速度分析處理它們。當然,所有這些過程都是大腦的神經反射,很厲害吧?

掃視文字過程中,我們會稍作停留,快速定位在某些字符上

字母和字母所構成單詞或句子的形狀,對人們如何去解讀文段有重要的影響。當我們把一段文字中每一行的上半部分遮住,只看下半部分,我們會很難辨認出來;而如果遮住的是下半部分,讀出這段文字并不難。(下圖)

遮住下半部分,文段依然能被認出來,因為文段的大部分信息都藏在了字母的上半部分中

原因是這樣的:一般來說,字母的上半部分帶有很多獨特辨識性的特征,而每個字母組合起來構成單詞的形狀,這些形狀也就促使我們能夠把它們讀出來。

一旦我們的潛意識里認出某些字母,或者一些常用的詞匯,我們就能更快地讀過去。以后再碰上類似的文字,我們就能更熟練地讀下去,就像字體設計師Zuzana Licko所認為的那樣:“讀的越多,也就越會閱讀”。

這并不是一條嚴格的規則,不過也沒差到哪里去。字體形狀或是其中包含的信息對我們來說越是陌生,那么我們識別出它的速度也就越慢。如果我們乘時光機回到中世紀,還隨身帶著本有著很贊的科幻字體的書籍,當地的民眾應該沒辦法讀懂這本書。但是,如果在未來,身邊到處飛翔著滑翔機,那時的我們應該已經適應了閱讀這些字體,讀懂這種書籍也就是很簡單的事。

基于同樣的理由,我們會很難辨認別人的手寫體:那些字母形態和特點對我們來說并不常見。但是,我們卻能很快地分辨出自己的手寫體(下圖)。

當你習慣了自己的手寫體之后,再看別人的(看,這是我的!)得花一陣子工夫才能適應

很多人研究過閱讀這一過程,但很少能達成一致見解的。閱讀的敏銳度【譯者:Reading Acuity,求學名】取決于好幾個因素,而首先就是看這個讀者到底想不想往下讀。一些研究表明,我們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讀入的是一個個的字母,相反的是,進入我們腦海的是詞語的形狀(想象下拿根粉筆在單詞外畫一圈輪廓線)。大多數實驗結果告訴我們,閱讀過程的舒適度依賴于文段的視覺感觀、字母間精確的區分度,以及讀者自身的熟練程度。

我們來想想,假設現在有一段字母全部用大寫的文段(下圖1),你可能平時適應了讀正常字母格式的文段,大概會比較難以接受這種全大寫的。相較正常的字母格式,全大寫的字母顯得更塊狀,字母間很少產生對比,周圍也沒什么空格。每個詞語的形狀也就成了一個個沒有起伏的矩形(下圖2),因此,這樣的文段也就更容易讓人費解。

(1)當我們習慣了正常格式的文段后,全大寫字母的文段很難讓人快速地讀下去

(2)單詞的形狀影響我們對其的識別能力:全大寫格式意味著字母都是塊狀,且區分度低;而我們習慣的大小寫結合的格式則有凹有凸,這樣起伏的輪廓也讓我們更容易區別每個單詞

要知道,我們對于字體和字符樣式的選擇會對前來閱讀的讀者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一些小的細節(比如字號、字距等)能積少成多,讓讀者更舒服地讀下去。等什么時候他們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些,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我們要幫他們掃除閱讀過程中的障礙,讓他們離知識更進一步。

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屏幕上的排版和印刷排版有一定的差別,因此,我們的讀者也由閱讀環境不同分為了兩種:在真實環境(及其光源)中閱讀,或使用電子設備閱讀。讀者們可能在一個晴朗的日子坐在公園里用手機看書,也可能在昏暗的房間里坐在離電視機10英尺處讀著上面的字幕。作為設計師,我們并不能控制讀者所處的閱讀環境,這點的確讓人有點沮喪。每當此時,我很想沖到讀者的電腦面前,把對比度和明度調節到最佳,這也是我們能夠做到的事。

當然,對于那些我們無法預測其所處閱讀環境的讀者,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我們的文字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可讀性。不管讀者那邊屏幕大小如何、網絡連接狀態是否順暢、甚至晚上是否有月蝕【譯者:大概是指月蝕時光線很暗】,都能流暢地閱讀。后面的章節中,我將提到一些讓排字更加穩定的方法。

讀者的閱讀體驗是否出現障礙,全取決于我們的設計是否合適。排字效果好不好,得有我們的觀眾、讀者說了算。當你使用了一堆的方框字母【譯者:即前文所指的過多的大寫字母】,你要想想,讀者們看著會有怎樣的感受?閱讀是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一部分,那么思考如何通過設計去改善它,也就是理所當然的。眼睛掃過一個個單詞并不保證能獲取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就像雙手劃過一個個琴鍵不見得能編排出好曲子一樣,受眾者的閱讀體驗以及信息的有效性都由我們討論的內容以及討論的方式所決定。因此,對于我們設計者、視覺傳播者而言,字符編排是我們首先應該關注的事。

本文作者:@Jason Santa Maria ? 翻譯:@乖大敏 ? 原文:《How We Rea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