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交互設計領域面臨的挑戰

0 評論 20209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小編注:隨著互聯網行業(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國內的交互設計領域也慢慢被大家重視起來??纯粗蹙W友們是怎么評價當下國內交互領域面臨的挑戰吧~

@楊曦:

機遇與挑戰是共存的,挑戰做好了就是機遇。在我看來,交互設計至少有三個方面:掌握,速度,媒介。

所謂掌握是指學習交互設計的知識與技法,并且把它們應用到中國市場的產品中去。由于歷史與社會發展的原因,無論是交互設計還是廣義的設計,在大部分情況下,迄今為止的中國還是處于學習與跟進的狀態。別人花了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領會的東西,我們可能必須要在幾年內甚至幾個月內做到了如指掌??紤]到當中還有語言障礙,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在反復依樣畫葫蘆之后,才慢慢參悟其中的設計原則。緊接著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本地化。很多實際的例子已經證明,單純的國外的設計未必適合我們的市場,就算是模仿一個國外的設計,也需要做一定部分的本地化,去適應用戶的習慣。這就要求設計師不僅要了如指掌,還要同時做到觸類旁通,能夠給出適合本地的解決方案。

所謂速度是指高質量完成設計的速度。從任何方面看,中國可能都是做產品最快的國家(之一)。其結果就是往往給設計的時間不多,而設計的改動會變的更頻繁。國外的一些經典的方法未必適合中國的節奏,特別是在創業熱潮的當下。在高質量的同時,如何變得更有效率是每一個奮斗在中國的設計師所共同面臨的難題。當然我們的工作方式也在慢慢改變,從原來的Photoshop、Powerpoint、Keynote到現在的Axure、Sketch等,從靜態圖片到動態原型,設計的成果越來越貼近真實的實際效果。這就要求每一個設計師與時俱進,學習不同的工具。單靠Photoshop吃一輩子估計是行不通的,甚至在不久的將來設計師都得掌握類似Swift的開發語言來直接設計界面。

所謂媒介是指設計的材料,設計的環境等。近二十年來,由于技術發展的關系,交互設計比較集中在屏幕里面的部分,即界面。電腦的界面、手機的界面、車載系統的界面、軟件的界面、APP的界面等,所有的這些幾乎都是以視覺為主的。而在智能硬件爆發之后,軟件與硬件的邊界正在消失,越來越多的交互產生在屏幕之外。顯然,只懂得傳統界面設計的技巧在不遠的將來是不夠的。作為設計師,必須需要開始去理解硬件,需要去明白動作的意義、聲音的象征等。說不定5年之后,不會用Ardurino做設計,就不好意思自稱是交互設計師。

@可風

1,交互設計越來越被大家重視,但是并沒有真正的被大家認識。

交互設計非常重要是現在所有人都認同的,大家都開始把產品的交互和用戶體驗放在戰略層面來考慮,所以UE行業也因此發展壯大有了更大的影響力,交互設計師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是事實上真正理解交互的人卻非常少,普遍的幾個誤解現象是:

1)只是重視交互設計,但不知道用什么系統和專業的方法來做交互。大量非專業的人在沒有系統學習和深入思考的情況下做著交互,做事方法簡單粗暴;

2)以為交互設計就是做動態效果的設計;

3)常常以為重視自己的體驗就是做用戶體驗,缺乏用研的思路;這些現象給交互設計領域帶了來一種“雖然知道很重要但是不知道該怎么做”的矛盾,或是覺得交互設計也不過如此做起來很簡單之類的。所以交互設計雖然普及了概念,但是并沒有在大眾中深入。

2,開展交互設計的門檻高

1)企業想開展交互設計的門檻很高,交互設計師很難招,好的交互又少又貴,小公司一般都負擔不起。很多老板有其心而力不足,只能讓很多產品經理或設計師兼職,這樣做產品的交互設計雖然能夠努力達到及格水平,但是很難做到優秀。

2)作為新手想進入交互領域門檻也很高,很少有學校和機構能夠開展真正的交互教育,資料和書籍也不多,尤其是交互設計還很強調經驗和知識廣度。因為招交互的都以大公司偏多,大公司不好進,很多想進入這一塊的新手只能從小公司以其他崗位先自學,但是這樣又很難系統的學習到精髓。

3,交互設計很難做出看得見的成績

交互設計并不是說做的又酷又炫就好,而是要做到自然的符合用戶體驗,又能平衡產品的商業價值,所以往往做到最后變成了“本來就應該是這樣,沒什么亮點”的設計。這樣的結局就是老板或者其他人不理解交互設計師的價值在哪里,感覺招了和沒有一樣,讓交互設計師的工作更加艱辛。

4,交互設計很難融入快速迭代的環境

現在的互聯網企業流行速度快,產品的開發周期要精簡,開發環節也要縮減,這讓傳統的交互設計方法很難適應。傳統的方法是交互設計師前期會開展很多用戶研究,然后通過用戶角色和用戶測試去嚴謹的構思產品的交互結構,但是這會花費很大的時間和成本,是現在強調速度的產品團隊很難接受的。所以我們看到在互聯網大廠交互設計都越來越不好混,各種大UE部門被拆分,交互設計師需要思考如何轉變自己的工作心態和方法,融入到這樣的環境中又要帶來價值。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lulu整理自?知乎問答,轉載請注明并保留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