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動追蹤研究對網站可用性的啟示
眼動追蹤將人視覺獲取信息的行為顯性化,讓我們有機會去觀察用戶是如何從網頁界面上獲取信息的,通過用戶在界面上的注視行為軌跡和時間判斷界面元素被注意的程度。
注意分布會受到界面因素的影響,如按鈕顏色、字體大小、形狀,也會受到來自用戶的內源因素的影響,如用戶使用情境,當前任務、情緒狀態、個人使用經驗等。界面的眼動追蹤測試主要是了解界面的各元素或區塊的注意情況,應盡量避免或平衡內源因素的影響。
l??眼動行為:注視、眼跳
注視 | 眼跳 | |
位置 |
眼睛停留在物體上 | 注視點間的移動 |
持續時間 |
100~500ms | 10~100ms |
視覺信息獲取效率 |
高 | 幾乎沒有 |
?
l??眼動結果的呈現:注視點圖、熱點圖
通過大量的眼動研究我們總結出一些規律和常見的可用性設計建議或者說是驗證了一些可用性設計原則。
l??用戶掃視內容,而不是閱讀
用戶在網站上掃視他們需要的內容,大部分時間不會閱讀網站上內容。從眼動軌跡看,大量注視點散落在各個分離的區域,整個眼動過程帶有一定隨機性,而且速度很快。眼動軌跡可以清楚的顯示用戶閱讀了哪些文本信息,用戶通常用在一兩個注視點就可以決定是否需要此內容或內容是否重要。
那么用戶讀到了什么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可以通過出聲思維或在測試后進行訪談的方法獲得。
l??文案設計——使用用戶語言
不當的文案是很多可用性問題的成因之一。一般來講用戶不會在網頁上花太多的時間。面對他們不理解的鏈接,他們更多的是忽視,而不是探索。文案設計要與用戶期望一致。
不進行可用性任務測試時,單純的眼動追蹤結果不能明確文案問題。用戶注視某個詞的時間或注視點多于其它詞,這不能說明文案有問題,也可能是用戶對此感興趣。
如果用戶的認識是查找具體信息,眼動追蹤的數據是較容易解釋的。如用戶注視了某個鏈接,盡管鏈接是用戶要找的,但是他們并沒有點,這說明用戶的期望與文案想要傳達的信息有出入。
l??使用統一規范
網站設計規范要延續用戶網絡使用習慣,這樣可以減少用戶的學習成本。如很多網站的logo在頁面左上角,對一個初次訪問的網站來說,頁面左上角是用戶期望的logo位置。每個終端有其獨特的優勢,跨終端產品既要利用終端的優勢,也不忘保持統一性,用戶不必去適應新的交互方式。
在設計元素的布局上,使用眼動追蹤可以得到用戶對某個特定元素的位置期望。
例1,了解用戶對主導航的位置期望,給被試呈現網站然后讓用戶說出目前所在頁面,被試通常會頁面的左上角(如圖)。頁面左上角是告訴用戶“我在哪”的重要位置。
例2,一個用戶看一眼左側,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就馬上離開。顯然右側的內容更具吸引力,可能右側的內容更適宜放到左側,這樣用戶一眼就能看到想要的內容。
?
l??有目的的提高功能可見性
功能的外觀設計隱喻其本身功能性,讓用戶能夠很容易發現并使用。如紅色的按鈕吸引人們的點擊,可見性通過這種方式自然而然的引導人們正確的完成任務。缺乏可見性首先會導致可用性問題,用戶找不到或花很費力的找到需要的功能,在此過程中,用戶要浪費多余的注視點、進行多次眼跳去尋找他們需要的功能。
當然錯誤的突出不重要的元素同樣會讓用戶誤入歧途。用戶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某些區域投入的多,那么其余區域肯定會少。交互元素在視覺上的強弱要與其功能在頁面上的優先級相匹配,設計以達成有效用戶目標或完成任務為目的。
?
總之,眼動追蹤是一種手段,用更充足數據資料驅動設計決策,少些拍腦袋的決策,少些“我覺得……”,真正的關注用戶。
?
參考:尼爾森《用眼動提升網站的可用性》
Martina M, Norbert Z. Eye tracking in usability research: What users really see
來源:新浪UED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